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罗生门效应”

从我长期的阅读中,我针对日本近代小说整理出一份系谱,其中昂然站立着几位具有标杆作用的作家。接近起点的大家是夏目漱石,接下来有谷崎润一郎和芥川龙之介,两个人差不多同时崛起活跃,却因为一个长寿、一个早逝而有了完全不同的影响。

接下来是另一个大山头:作品既多且精,人生经历了众多复杂转折的川端康成。和川端的幽微沉潜形成强烈对比的,有太宰治和三岛由纪夫,他们几个人撑起了战后日本的荒芜时期,让日本现代文学没有因为败战而彻底沉沦。

然后是大江健三郎和村上春树。大江健三郎是有意识、刻意地对抗之前的日本文学风格,写出一种扭曲挫折与屈辱的反省,可以说是越过努力要从战败中重新站立的前一代,提供迟来的战争反省,直指日本集体心灵内部的战争源头、战争责任。而村上春树却是直接彻底掉过头去,离开日本传统文学,也离开日本近代文学,用一种混合西化的语言,写一种带有高度寓言性质的非写实小说。

以这几位作家为主轴,再将其他作家依照他们和其时代、创作、生活、风格等关系来安排,大致就可以知道该如何阅读、理解这些作家与作品了。这是对我自己极度有用的参考坐标系统。

谈芥川龙之介可以从一个奇特的英文单词——一个学校的英文课不会教,但很多美国人、英国人都知道,也都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单词说起。这个词是“rashomon”(罗生门),网络词典上有这个词,媒体上经常出现这个词,在维基百科上还可以查到相关的“Rashomon Effect”(罗生门效应)。“罗生门效应”指的是针对同一件事,不同人有完全不同、无法调和的矛盾说法;也指同样一件事,在不同人的经验中,出于不同的心理作用,会有不同的感知,产生不同的记忆,每个人都坚持自己记得的、述说的是事实。

针对同一件事,这个人认为事实是这样,那个人完全不同意,提出了彻底不一样的说法,听者无从判断到底哪个人的说法才是对的,那就可以说“it's a rashomon”(这是一个罗生门)。

“rashomon”这个词来自日本导演黑泽明一九五〇年的一部电影,在一九五一年参加威尼斯影展得到了“金狮奖”。这不只是黑泽明在西方电影世界成名的开端,也让国际上注意到了日本电影。靠着黑泽明和他的电影,一九四五年惨败的日本以稍有尊严的方式,重新被世界看到。

如果没有黑泽明,没有这部电影,小津安二郎或沟口健二,更不用说后来的大岛渚,可能都无法受到西方注意,也没机会打入西方电影的视野。“Rashomon”是这部电影的片名,写成汉字是“罗生门”。其实在我们的语言中,也会说“这像是罗生门”“这变成了一场各说各话的罗生门”,这些表达同样来自这部电影惊人的长远影响。 wiMVAr1dkVMX+BUgg3ThddJ5pwBsuwkqgWUzudLF+dj3/706dCwbHFdPOW8AcBJ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