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关东到关西,从明治维新到大正民主

关西腔不只是声音腔调,更是不同的语言使用方式。柔美、间接,带着丰富的暗示与歧异性。

在这方面,日本语言的性格,和中国刚好相反。中国南方的“吴侬软语”是地方话,地位比不上北方官话,然而官话相对比较阳刚,没有什么转折余韵。在日本,带有天皇和古老贵族象征的关西腔,地位高于关东腔,但江户既是实质的权力中心,又有发达的商业经济,远比京都强大。这样复杂、暧昧的关系充分反映在谷崎润一郎人生及其作品上。

关于关东与关西的恩怨情仇,大概没有人能掌握、表现得比谷崎润一郎更好。他在关东出生、成长,壮年之后移居关西,转而彻底认同关西。不过他对关西的认同,毕竟还是在原先的关东出身基础上,是在有意识地比较之后所做的选择,和常规关西人很不一样。

一般出身大阪、京都的人,反而写不出谷崎润一郎这种关西腔和关西风格。战后大阪发展出自身的特殊文学传统,一路到宫本辉为其荣耀高峰,不过这种真正大阪人写的作品中,不会有谷崎润一郎那种强烈要去除、抛弃关东标准来拥抱关西文化的态度。

谷崎润一郎出生于一八八六年,在一九六五年七十九岁时去世。在他那一代人里算是很长寿的。夏目漱石没有活过五十岁,芥川龙之介在一九二七年和谷崎论战,随后就在同一年自杀身亡,当时才三十五岁。

日本近代杰出的作家,有很多是彗星型的:夏目漱石真正创作小说的时间,只有十年左右;太宰治多次自杀,最后一次成功时,也才三十九岁;至于三岛由纪夫,更是在壮年以既惊人又像闹剧般的切腹自杀终结生命,结束他旋风般的明星作家生涯。

相较于这些人,谷崎活了很久,跨越了不同时代。他活过的七十九年,是日本快速变化,简直停不下来的七十九年,以至于他所经历的七十九年,比大部分人的同等时间要更复杂,复杂到近乎错乱。

他出生在明治维新全力开动的时期,接着在青年期亲历了“大正民主”。相较之下,夏目漱石在明治天皇去世后,只多活了四年,是不折不扣的“明治时代国民作家”,谷崎润一郎则在大正时期获得了重要的变化转折动力。

日本的“大正民主”经常被拿来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魏玛共和”相提并论。两者类似之处在于社会陷入巨大的困惑,各种相异甚至冲突的主张以激烈的热情被提出、被试验,导致呈现出让很多人担心害怕的失序状况,转而刺激了法西斯军国主义以“统一新秩序”为号召而兴起。

“魏玛共和”是个神经质的时代,其中重要的代表性人物,如社会学家韦伯,一生中便经历了两次严重的精神崩溃。那样一种集体性的阴郁、神经质,源自现代文化,或说现代性带来的巨大冲击。 vYAOpDMQa+vH6NbKEHw/h20RWaNPtODcZff/I721coDImMVG8Rm+rZsjM3dKV9E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