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草枕》叩问艺术的真谛

《草枕》不是以情节为主的小说,很多地方读来不太像小说,像诗,甚至像论文。作品中描述的重点不在于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描述时间流淌中的观察、体会与心境。不过这部作品却也绝对不是散文或随笔,因为夏目漱石巧妙地让其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我”所经历的和所思索的呼应结合,构成了一个严密的整体。另外他在小说中塑造、刻画了一个时而神秘、时而好笑、时而戏剧化的女性角色。

中文世界译介了许多夏目漱石的作品,但可想而知,没有那么明确具备小说性质、不能理所当然地用一般方式来阅读的《草枕》,几乎是最不受注意的一部。然而从两个方面看,我会郑重建议大家不要错过这部作品。

第一是这部小说和另一部也没那么容易阅读的《虞美人草》,是夏目漱石表达内在深刻思想的作品。他和同时代其他作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不愿意想当然地、人云亦云地写描述明治时代激烈社会变动的自然主义小说,或捡拾自己生活中带有高度私密性,最好还有一点败德忏悔意味的部分构成“私小说”。他要自己重新探测文学、小说的意义,也要离开已经形成的惯例去开拓文学、小说的可能性,这是他最了不起之处,也是他最大成就所在。而《草枕》给予他新的形式自由,让他能将相关的艺术信念挣扎与形塑过程记录在其中,等于是贯串他所有小说的一份深层指南。

第二是《草枕》如诗、如哲学与艺术随笔,书里面含纳了许多关于人生与创作的原生想法,值得细细咀嚼,从中得到特别的智慧。

这本书第一次出版时,书名是用日文假名写的“草枕”(くさまくら),有兴趣的人可以去找二〇〇八年出版的英文译本,书名是“Kusamakura”,也就是纯粹的音译,没有译出意思来。为什么选择这个书名?最主要是在一九六五年曾经有另一个译本,将书名译作“The Three-Cornered World”(三角世界),而且当时的译者阿兰·特尼(Alan Turney)特别解释了为什么不将书名译作“The Grass Pillow”(草枕)。直接翻译“草枕”的字面意思,凸显不出来这个词在日文中特殊的来历、渊源、典故,同时也无法捕捉这部小说特殊的价值。所以他宁可选择书中一段话来代表小说内在的精神:

我想你可以说艺术家是活在本来四个角的世界却被移除了叫作“常识”的那个角,只剩下三个角的情况中的人……

艺术家活在没有常识的世界里。那不只是艺术家自我的选择,而且构成了成为艺术家最核心的条件。当所有人都活在“人情”中,甚至都为“人情”而活时,艺术家离开“人情”进入“非人情”,以“非人情”为其生活与作品的主要精神。

夏目漱石借《草枕》认真探问:艺术到底是什么?怎样的因素、怎样的成分,或怎样的经历使得一个人可以成为艺术家?为什么在社会中有艺术家?还有,艺术家应该和人世间的现实有什么样的关系?

这是致使这部小说容易被译介到西方,相形之下却很难得到中文读者青睐的根本原因。 5KnT022S8fKjSpPi5SwpW6whIbB1kzuniDHPUubgLH+XKyuuwB4pdh+wdTkZB7x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