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追随文学的电影

关键在于什么是值得我们阅读的。并不是所有用文字写成的东西都值得阅读、经得起用阅读的专注认真态度审视。值不值得阅读的性质,形成一个光谱,一端是完全不会刺激我们任何主动内在思想与感受的,另一端则好像无论你多么用心不断去挖掘、体会,都总是能在下一次的反复阅读中得到新的、不同的收获。

光谱的一端是像《美国队长》那样的电影,那是没有要你多想多感受,也不可能花时间费力气去看第二次的电影。你只需要,也只能舒服地半靠躺地,被动接受电影画面声音传递来的固定讯息,好人坏人清清楚楚,该紧张还是该放松的剧情清清楚楚,最后的结局没有任何悬念,就这样。

这是现在大家习惯看到的电影,养成了大家看电影理所当然的态度。然而还有一些电影保留了从旧传统里来的旧风格,像是《化妆师》,或是滨口龙介的《偶然与想象》那样的电影。电影《偶然与想象》第一段中,先让我们看到两个女人在出租车上的对话,画面和声音都过去了,然后我们突然理解原来对话中含藏了一段只有其中一个女人理解了的秘密,于是要继续看电影,我们不能让刚刚看过的对话段落就过去了,必须在心中将它重新召唤出来,记忆一番,并且对照接下来要发生的事。这对照不是在眼前的银幕上发生的,只能靠观众自己在心中整理进行。

电影在十九世纪的最后时刻,由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今天去到巴黎,还能在巴黎歌剧院旁边的路上,找到当年他们第一次放映电影的地点。那时候巴黎是全世界的文化、艺术之都,那个时代氛围中,文学尤其占据了最主要的文化、艺术中心位置。电影诞生在那样的环境中,很自然地“认贼作父”,在文学的庞大阴影下成长,将自己视为文学的后裔,以文学为典范、榜样来建构个性。

所以电影也要追求复杂与暧昧的多层意义表达,好的电影不能一眼被观众看穿,要能提供让观众反复思考咀嚼的形式与内容。好的电影给不一样的人看,每个人应该会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感受,得到不同的自我人生投射经验。

电影模仿文学,或说电影套袭了文学的性质与标准。在那几十年间,电影要求观众去“阅读”,能够刺激专注阅读反应的,才被视为好电影,才能成为经典电影。

不过这样的时代在一九九〇年左右结束了。我们可以说在那段时间中电影醒过来了,意识到自己就是电影啊——明明不是用文字写的文学,为什么要模仿文学,追求那种阅读的效果?

电影是声光影视,可以瞒天瞒地将观众包围,强势地主导、控制观众,彻底取消观影过程中的主动思考与感受。电影可以全程操控,让所有的观众在同一个地方笑、同一个地方哭、同一个地方疑惑、同一个地方得到同样的解答。这是电影最独特、最擅长的,也是和文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具备文学做不到的效果。

从此之后,电影讲究的不再是刺激观众主动主观介入,去体会理解,而是让观众被动接受一套固定的情绪引导。电影的标准改变了,于是大部分的主流电影,不再需要被“阅读”,甚至都变得不值得被“阅读”,明显地在光谱上朝那简单的一端挪移了。 j4qG9+OlEw6v65uWNz6yVHkbvML0nHTOMGO99INOK2F+sV52aRB8sVQ5rBSxgVX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