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阿魏的欧亚大陆之旅(400—1800) [1]

梁其姿 陈明

本文聚焦于阿魏(asafetida)作为药物、香料和植物在全球的流通历程,追踪了从5世纪到19世纪期间阿魏相关知识从生产、转化、变更、传播到不再被重视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所涉及的地区。阿魏漫长的全球史与不同时期各大洲不同地域的人群、金钱、谣言、宗教活动、医疗与烹饪实践以及科学探究的诸般动向都是密不可分的。它作为一种具有延展性的、可流动的物质,沿着时间和空间的轨迹在某些——但并非所有——相关领域内创造并积累价值和意义。它的历史揭示了以这种植材为中心的知识整合或瓦解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和开放性,然而这些过程并不能构成对独立的植材个体的任何直接定义。相反,这些过程展示了阿魏在有关地区如何“反映了世界具有活力的姿态”,阿魏在那里被赋予了作为药物、食物或植物的特殊属性或“文化逻辑”。 [2]

在现代欧洲药典中,阿魏被描述为从伞形花科阿魏属中的几种植物根里提炼出来的干乳胶(树胶脂)。野生的伞形花科植物生长在中亚干燥、多石的山区,包括今天伊朗境内的拉尔(Lar)和亚兹德(Yazd)古城之间、阿富汗东南部的坎大哈地区,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该物产在英语文献中也被广泛地称为“hing”(源于梵语或印度教的hiṅgu)。 [3] 这种带有强烈臭味的胶状树脂在亚洲和欧洲被作为香料和药材使用了上千年。在欧洲,人们将阿魏比作(有时甚至等同于)松香草(silphium)。松香草被认为是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时期从北非传入欧洲的,古希腊医生将其用于制作药膏。这种原料16世纪作为一种植物“重出江湖”之前,在欧洲应该是很稀有的。自那时起,分泌树脂的植物就成了欧洲博物学家们极为感兴趣的对象。 [4] 直到19世纪中叶,阿魏这种树脂在欧洲仍被用作应对“慢性支气管炎、歇斯底里症和中耳炎的兴奋剂和止痉挛剂” [5] 。然而,它在整个中世纪和前现代时期的全球流通情况却鲜为人知,一部分原因在于,西方作品中很少关注这一中亚产物在世界其他地方的历史,尤其是前现代时期在东亚的辉煌过去。

大约在16世纪末,阿魏作为植物“重回”欧洲的时候,中国的李时珍(1518—1593)编写了一部后来被翻译成各种文字而誉满全球的不朽著作《本草纲目》(1596)。这部书对阿魏进行了大量介绍,将它描述为来自中亚或印度的药物。在以“阿魏(awei)”——当时中国人普遍这么叫它——为名的条目下,李时珍列出了一些被认为是指代此同一种食材的不同名称:阿虞、兴渠[瞿]、形虞和哈昔尼。 1915年,劳佛(Berthold Laufer)对这些名称做了考订,认为“阿虞”实际上是转译了波斯语的术语“anguza(d)”,“形虞”是转译了梵语术语中的“hiṅgu”,而“哈昔尼”则是转译了今天阿富汗的一座城市名“Ghazni”。根据劳佛的说法,这些术语都不是“阿魏(awei)”名称的起源,“阿魏”应该是对吐火罗语B方言(Tokharian B)中的一个单词“ankwas(d)”的精准音译。吐火罗语是6世纪至8世纪在塔里木盆地(今新疆北部)使用的一种现已不存在的印欧语系语言。 [6] 这种语音转译出来的称谓表明,将该产品引入中国的贸易商很可能是讲吐火罗语(Tokharian)的人,可能性最高的就是公元7—8世纪活跃于今阿富汗和中国之间的塔里木盆地地区的库车商人。 [7]

李时珍对阿魏的丰富历史记述,汇总了16世纪末之前中国的历史文本中对阿魏树脂的记载,见证了其在全球市场上的巨大流动性,此时它在东亚本草领域已是广为人知。本文主要研究阿魏作为一种物质的流通历程,以及它作为树脂或植物的知识是如何围绕它构建起来的。重点考察了阿魏的三种特征:作为药物、香料和植物的物质性;其典型却无形的恶臭的重要意义;作为一种全球商品和科学探究对象的难以捉摸的真伪和身份(见图1)。

图1 地图中欧亚大陆的主要交通路线,展现出阿魏的旅程

在公元5—9世纪的商贸中心长安,阿魏的中文名称首次出现,第一部提到阿魏的本草学著作出版,对这种植物的描述被写进食谱著作中。在10—12世纪的泉州和杭州,阿魏被大量进口,御制食谱书中有关于阿魏的记载,而阿魏的臭味则助推了新的药物学知识的建构,使“气”说得到了新的诠释。 Raw6HpqXnFbM7jxWtkqurRG/g8IT/oitzKtES5aI4fNlYRfnKwAoCbTsp67ojgW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