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十八

中国人对于异族,历来只有两样称呼:一样是禽兽,一样是圣上。从没有称他朋友,说他也同我们一样的。

古书里的弱水 [1] ,竟是骗了我们:闻所未闻的外国人到了;交手几回,渐知道“子曰诗云”似乎无用,于是乎要维新。

维新以后,中国富强了,用这学来的新,打出外来的新,关上大门,再来守旧。

可惜维新单是皮毛,关门也不过一梦。外国的新事理,却愈来愈多,愈优胜,“子曰诗云”也愈挤愈苦,愈看愈无用。于是从那两样旧称呼以外,别想了一样新号:“西哲”,或曰“西儒”。

所谓“本领要新”,无非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思想要旧”,则是拒绝西方的人文思想。这类“新本领旧思想的新人物”,五四以来,非属少数。

他们的称号虽然新了,我们的意见却照旧。因为“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更要昌明。换几句话,便是学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要新本领旧思想的新人物,驼了旧本领旧思想的旧人物,请他发挥多年经验的老本领。一言以蔽之:前几年谓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几年谓之“因时制宜,折衷至当”。

其实世界上决没有这样如意的事。即使一头牛,连生命都牺牲了,尚且祀了孔便不能耕田,吃了肉便不能搾乳。何况一个人先须自己活着,又要驼了前辈先生活着;活着的时候,又须恭听前辈先生的折衷:早上打拱,晚上握手;上午“声光化电”,下午“子曰诗云”呢?

祖传的“中庸”之道,即折衷主义,往往冒充“辩证法”而大行其道。

社会上最迷信鬼神的人,尚且只能在赛会这一日抬一回神舆。不知那些学“声光化电”的“新进英贤”,能否驼着山野隐逸,海滨遗老,折衷一世?

“西哲”易卜生盖以为不能,以为不可。所以借了Brand 的嘴说:“All or nothing!”

注释

[1] 弱水 古水名。古籍所载弱水甚多,意谓水弱不能胜舟,甚至说是力不胜芥或不胜鸿毛。这里说的“骗了我们”,是说如此不可浮越的弱水竟不能阻挡外国人的到来。 vOZxrtjma6hOwRezHsJebT+bVXBn937rgXiqDqrllk0XkSGu6mE6HkgoLwkEopE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