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

在广州,我觉得纪念和庆祝的盛典似乎特别多。这是当革命的进行和胜利中,一定要有的现象。沪宁的克复 ,在看见电报的那天,我已经一个人私自高兴过两回了。这“别人出力我高兴”的报应之一,是搜索枯肠,硬做文章的苦差使。其实,我于做这等事,是不大合宜的,因为动起笔来,总是离题有千里之远。即如现在,何尝不想写得切题一些呢,然而还是胡思乱想,像样点的好意思总像断线风筝似的收不回来。忽然想到昨天在黄埔 [1] 看见的几个来投学生军的青年,才知道在前线上拼命的原来是这样的人;自己在讲堂上胡说了几句 便骗得听众拍手,真是应该羞愧。忽而想到十六年前也曾克复过南京,还给捐躯的战士立了一块碑 [2] ,民国二年后,便被张勋毁掉了,今年顷又可以重立。忽而又想到香港《循环日报》上所载李守常 [3] 在北京被捕的消息,他的圆圆的脸和中国式的下垂的黑胡子便浮在眼前,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

黑暗的区域里,反革命者的工作也正在默默地进行,虽然留在后方的是呻吟,但也有一部分人们高兴。后方的呻吟与高兴固然大不相同,然而无裨于事是一样的。最后的胜利,不在高兴的人们的多少,而在永远进击的人们的多少,记得一种期刊 [4] 上,曾经引有列宁 [5] 的话:

“永远进击”,是“革命无止境”的观点的合理的延伸,而一贯主张韧战的精神也在这里。

“第一要事是,不要因胜利而使脑筋昏乱,自高自满;第二要事是,要巩固我们的胜利,使他长久是属于我们的;第三要事是,准备消灭敌人,因为现在敌人只是被征服了,而距消灭的程度还远得很。”

俄国究竟是革命的世家,列宁究竟是革命的老手,不是深知道历来革命成败的原因,自己又积有许多经验,是说不出来的。先前,中国革命者的屡屡挫折,我以为就因为忽略了这一点。小有胜利,便陶醉在凯歌中,肌肉松懈,忘却进击了,于是敌人便又乘隙而起。

前年,我作了一篇短文 [6] ,主张“落水狗”还是非打不可,就有老实人以为苛酷,太欠大度和宽容;况且我以此施之人,人又以报诸我,报施将永无了结的时候。但是,外国我不知,在中国,历来的胜利者,有谁不苛酷的呢。取近例,则如清初的几个皇帝,民国二年后的袁世凯 [7] ,对于异己者何尝不赶尽杀绝。只是他嘴上却说着什么大度和宽容,还有什么慈悲和仁厚;也并不像列宁似的简单明了,列宁究竟是俄国人,怎么想便怎么说,比我们中国人直爽得多了。但便是中国,在事实上,到现在为止,凡有大度,宽容,慈悲,仁厚等等美名,也大抵是名实并用者失败,只用其名者成功的。然而竟瞒过了一群大傻子,还会相信他。

论宽容。

庆祝和革命没有什么相干,至多不过是一种点缀。庆祝,讴歌,陶醉着革命的人们多,好自然是好的,但有时也会使革命精神转成浮滑。革命的势力一扩大,革命的人们一定会多起来。统一以后,我恐怕研究系 [8] 也要讲革命。去年年底,《现代评论》 [9] ,不就变了论调了么?和“三一八惨案”时候的议论一比照,我真疑心他们都得了一种仙丹,忽然脱胎换骨。我对于佛教先有一种偏见,以为坚苦的小乘教倒是佛教,待到饮酒食肉的阔人富翁,只要吃一餐素,便可以称为居士 [10] ,算作信徒,虽然美其名曰大乘 ,流播也更广远,然而这教却因为容易信奉,因而变为浮滑,或者竟等于零了。革命也如此的,坚苦的进击者向前进行,遗下广大的已经革命的地方,使我们可以放心歌呼,也显出革命者的色彩,其实是和革命毫不相干。这样的人们一多,革命的精神反而会从浮滑,稀薄,以至于消亡,再下去是复旧。

提出一个革命精神随着革命的发展和队伍的壮大而相反浮滑化(熵过程)的问题,极有创见。

广东是革命的策源地,因此也先成为革命的后方,因此也先有上面所说的危机。

当盛大的庆典的这一天,我敢以这些杂乱无章的话献给在广州的革命民众,我深望不至于因这几句出轨的话而扫兴,因为将来可以补救的日子还很多。倘使因此扫兴了,那就是革命精神已经浮滑的证据。

四月十日。

注释

[1] 黄埔 指黄埔军校,孙中山在国民党改组后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该校成立于1924年5月,校址在广州黄埔。

[2] 一块碑 指辛亥革命时,革命军攻克南京,临时政府在莫愁湖畔建立的“粤军阵亡将士纪念碑”。

[3] 李守常 (1889—1927) 名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13年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1916年回国,1918年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后兼任经济学教授,参加《新青年》杂志编辑部工作,与陈独秀共同创办《每周评论》,次年主编《晨报副刊》,还协助北大学生创办了《国民》和《新潮》。在新文化运动中,他热情宣传俄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所起的作用是十分突出的;其中由他引发的“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在思想界反响强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曾任北方区书记,1924年6月曾代表中共到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1927年4月被军阀张作霖逮捕,同月遇害。先后出版过《守常文集》和《李大钊选集》。

[4] 一种期刊 指《少年先锋》,旬刊,李求实(伟森)主编,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东区委会的机关刊物。

[5] 列宁 (1870—1924) 苏联共产党的创始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大学时代即参加革命活动,曾被流放;后在彼得堡从事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工人斗争团体的组织工作,一度被捕。1900年在国外创办《火星报》。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上制定了国际共运史上第一个具有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党纲,并形成了以他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多数派)。1905年领导了第一次俄国革命,1907年出国;1917年二月革命后回国,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亲自领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主席。1918年8月遇刺受伤,次年主持成立并领导第三国际,1924年1月病逝。

[6] 一篇短文 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后收入《坟》。

[7] 袁世凯 (1859—1916) 字慰亭,河南项城人,北洋军阀首领。李鸿章死后,他继任直隶总督,以后任军机大臣,执掌清政府军政大权。辛亥革命后,他以促使清帝逊位为交换条件,窃取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职位。1915年12月宣布接受中华帝国的皇位,下令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1916年6月病死。

[8] 研究系 1916年袁世凯死后,在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期间,原进步党首领梁启超、汤化龙等组织“宪法研究会”。该会以研究宪法相标榜,依附段祺瑞政府,又勾结西南军阀,进行政治投机活动,被称为“研究系”。

[9] 《现代评论》 综合性周刊,1924年12月在北京创刊,1927年移至上海出版。围绕该刊的人物,在现代文学史上被称作“现代评论派”。

[10] 居士 这里指在家的佛教徒。 2JlTeh9hcf9FmynjBjCOjkHTraH5LXefvh7lzrj8V4TftIzw3ayR+4k9pQzU94K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