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忽然想到(五、六)

我生得太早一点,连康有为们“公车上书” [1] 的时候,已经颇有些年纪了。政变之后,有族中的所谓长辈也者教诲我,说:康有为是想篡位,所以他的名字叫有为;有者,“富有天下”,为者,“贵为天子”也。非图谋不轨而何?我想:诚然。可恶得很!

长辈的训诲于我是这样的有力,所以我也很遵从读书人家的家教。屏息低头,毫不敢轻举妄动。两眼下视黄泉,看天就是傲慢,满脸装出死相,说笑就是放肆。我自然以为极应该的,但有时心里也发生一点反抗。心的反抗,那时还不算什么犯罪,似乎诛心之律,倒不及现在之严。

但这心的反抗,也还是大人们引坏的,因为他们自己就常常随便大说大笑,而单是禁止孩子。黔首 [2] 们看见秦始皇那么阔气,捣乱的项羽道:“彼可取而代也!”没出息的刘邦却说:“大丈夫不当如是耶?”我是没出息的一流,因为羡慕他们的随意说笑,就很希望赶忙变成大人,——虽然此外也还有别种的原因。

大丈夫不当如是耶,在我,无非只想不再装死而已,欲望也并不甚奢。

现在,可喜我已经大了,这大概是谁也不能否认的罢,无论用了怎样古怪的“逻辑”。

我于是就抛了死相,放心说笑起来,而不意立刻又碰了正经人的钉子:说是使他们“失望”了。我自然是知道的,先前是老人们的世界,现在是少年们的世界了;但竟不料治世的人们虽异,而其禁止说笑也则同。那么,我的死相也还得装下去,装下去,“死而后已” [3] ,岂不痛哉!

我于是又恨我生得太迟一点。何不早二十年,赶上那大人还准说笑的时候?真是“我生不辰” [4] ,正当可诅咒的时候,活在可诅咒的地方了。

寡头专制与民主(群众)专制。

约翰弥耳 [5] 说: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我们却天下太平,连冷嘲也没有。我想:暴君的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愚民的专制使人们变成死相。大家渐渐死下去,而自己反以为卫道有效,这才渐近于正经的活人。

五四时,“个性解放”成为一个中心口号,不为无因。

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

四月十四日。

外国的考古学者们联翩而至了。

久矣夫,中国的学者们也早已口口声声的叫着“保古!保古!保古!……”

但是不能革新的人种,也不能保古的。

所以,外国的考古学者们便联翩而至了。

长城久成废物,弱水也似乎不过是理想上的东西。老大的国民尽钻在僵硬的传统里,不肯变革,衰朽到毫无精力了,还要自相残杀。于是外面的生力军很容易地进来了,真是“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6] 。至于他们的历史,那自然都没我们的那么古。

可是我们的古也就难保,因为土地先已危险而不安全。土地给了别人,则“国宝”虽多,我觉得实在也无处陈列。

但保古家还在痛骂革新,力保旧物地干:用玻璃板印些宋版书,每部定价几十几百元;“涅槃 [7] !涅槃!涅槃!”佛自汉时已入中国,其古色古香为何如哉!买集些旧书和金石,是劬古 [8] 爱国之士,略作考证,赶印目录,就升为学者或高人。而外国人所得的古董,却每从高人的高尚的袖底里共清风一同流出。即不然,归安陆氏 [9] 的皕宋,潍县陈氏 [10] 的十钟,其子孙尚能世守否?

现在,外国的考古学者们便联翩而至了。

他们活有余力,则以考古,但考古尚可,帮同保古就更可怕了。有些外人,很希望中国永是一个大古董以供他们的赏鉴,这虽然可恶,却还不奇,因为他们究竟是外人。而中国竟也有自己还不够,并且要率领了少年,赤子,共成一个大古董以供他们的赏鉴者,则真不知是生着怎样的心肝。

中国废止读经了,教会学校不是还请腐儒做先生,教学生读“四书”么?民国废去跪拜了,犹太学校 [11] 不是偏请遗老做先生,要学生磕头拜寿么?外国人办给中国人看的报纸,不是最反对五四以来的小改革么?而外国总主笔治下的中国小主笔,则倒是崇拜道学,保存国粹的!

但是,无论如何,不革新,是生存也为难的,而况保古。现状就是铁证,比保古家的万言书有力得多。

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 [12] ,百宋千元 [13] ,天球河图 [14] ,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在这里,“生存”只是一个起点。所谓人权,就不仅仅限于“生存权”,个人的自由发展要求更大的权利空间。

保古家大概总读过古书,“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 [15] ,该不能说是禽兽行为罢。那么,弃赤子而抱千金之璧的是什么?

四月十八日。

注释

[1] “公车上书” 指1895年康有为联合在京应试举人上书光绪皇帝事件。甲午(1894)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当时,康有为正在北京会试,闻讯即集合各省举人一千三百余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要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按,汉代用公家的车子载送应举的士人,故后世以“公车”代称举人入京会试。

[2] 黔首 秦代对百姓的称呼。《史记·秦始皇本纪》:“更名民曰黔首。”又《说文解字》:“秦谓民黔首,谓黑色也。”

[3] “死而后已” 语见诸葛亮《后出师表》。

[4] “我生不辰” 语出《诗经·大雅·桑柔》,生不逢时的意思。

[5] 约翰弥耳 (J.S.Mill,1806—1873) 也有译约翰·穆勒,通译约翰·密尔。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逻辑学家,古典自由主义者。他的哲学思想接近休谟的经验论和孔德的实在论,认为感觉是唯一的实在。他是一个功利主义者,主张通过改革分配关系实现社会改良,有的地方表现得相当激进,被称为“自由主义的精神导师”。在逻辑学方面,重归纳法而轻三段论。主要著作有《逻辑体系》《论自由》《功利主义》等。

[6] “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语出《诗经·周颂·载芟》。意思是:不但现在,其实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7] 涅槃 佛家语,寂灭,圆寂。一般指通过修持断灭生死轮回后获得的一种精神境界,后世也称僧尼的死为涅槃。

[8] 劬古 研究古代文化。劬,勤劳。

[9] 归安陆氏 指陆心源(1834—1894),浙江归安(今吴兴)人,清末藏书家。他收藏的宋版书约两百种,所以,他的藏书处取名为皕宋楼。

[10] 潍县陈氏 指陈介祺(1813—1884),山东潍县人,清代古文物收藏家。他收藏有古代乐器钟十口,所以他的书斋取名为十钟山房。

[11] 犹太学校 指犹太资本家哈同1915年在上海办的仓圣明智大学及附属中小学。哈同雇请王国维等担任教员,教学生读经,习古礼,实行复古主义教育。

[12] 三坟》《五典》 指上古时的典籍。《尚书·序》:“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13] 百宋千元 指清代乾隆、嘉庆时的藏书家黄丕烈和吴骞的藏书。黄藏宋版书一百余部,书室名为“百宋一廛”;吴藏元版书一千部,书室名为“千元十驾”。

[14] 天球河图 天球,相传为古雍州(今陕甘一带)所产的美玉;河图,相传为伏羲时龙马从黄河负出的图。

[15] “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 语出《庄子·山木》,意思是说林回丢弃价值千金的玉璧,也要背负婴儿逃走。 7on5gVAL4HY4peJ1B8wOYCV3foGN7wQArrpRltovFtBoTcBHc6hzYrqUVWPpaf2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