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美是什么

美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需要从具体鲜活的审美现象中去找寻。

请仔细地观察地暖春回、晨光熹微,你们必定会观察到美。请侧耳倾听鸟儿鸣啭、枝叶淅簌、小溪淙淙的流水,你们一定会听出美。请你们看看孩子的温顺、青年的活泼、壮年的气力、老人的智慧,你们一定会看到美。请歌颂那水仙花般的明眸,玫瑰花似的脸颊,那被歌颂而引以为荣的就是美。请赞扬身段像嫩枝般的柔软,颈项如象牙似的白皙,长发同夜色一样黑,那受赞扬而感到快乐的正是美。

“忧心忡忡的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经营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独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对这两段话加以对比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1.2.1美在具体的意识对象身上

从第一段话中可以看出,美在具体的对象身上。面对诗人眼中的一片美丽的风景,为什么忧心忡忡的人从中发现不了美?显然,他的注意力被其他的东西所牵扯,致使他对此没有感觉。看来,具体的对象还必须成为感觉意识中的对象。从现象学的观点来看,审美对象的形成,的确需要审美知觉的观照。举例来说,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在搬运的过程中,对于搬运工而言,这幅著名的艺术作品与他经历过的其他物品没有任何区别,甚至更让他觉得讨厌,因为他一再被叮嘱要小心保护。同理,一片风景、一幅风景画,都要依赖审美知觉,成为知觉活动中的意识对象,才能最终成为审美对象。意识活动具有意向性,审美知觉也必然地要指向审美对象,二者实际上是审美意识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所以,柳宗元才会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美学家桑塔耶纳也才会说美“只存在于知觉之中,而不能存在于其他地方”。

1.2.2 美的意义

最美丽的风景之所以引不起忧心忡忡的穷人的注意,是因为最美丽的风景对他而言没有意义,也因此不是对象。马克思认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就是说,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才对我而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来说才有意义,恰好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对忧心忡忡的穷人而言,最美丽的风景是外在于他的东西,是自在的东西,既不能解决他的实际需求,也不能使他确证他自身,不能肯定自己,当然毫无意义。从现象学的观点来看,意义的给予,即意识对象的构成,是一个客体(感觉材料)被激活进而被构造为活生生的对象的过程。在这个构造过程中,意识对象远远大于感觉材料的综合。所以,从“视域”或“边缘域”中突现出来的对象已经被赋予了“意义”。同时,知觉对象既从“视域”中突现出来,又存在于这个“视域”之中,因而知觉对象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隐隐约约存在的“视域”构成了一种张力关系。如果将对象与“边缘域”连在一起,一个涌动着丰富意义的“境域”便油然而生。现象学的这番分析,十分复杂,简要地说,就像贡布里希说画家不是“画所见”,而是“画所知”一样,审美知觉的过程,当然不会是一个简单的“镜照”的过程,而是一个加入“前见”的综合感知的过程,如图 1.4所示。审美对象身上,于是就自然具有了知觉主体所投射所加入的东西。换言之,是知觉主体自身的某种东西(情感、意志等)对象化到了审美对象之上。所谓的“意义”,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对象化的意义”,或者说是一种“境域”,正在于此。

图 1.4荆棘丛兰竹

1.2.3 美是一种价值判断

如果美对于人没有意义,正如美丽的风景对于忧心忡忡的穷人,审美活动也就不会发生。美涉及人的意义,使美进入了价值领域。价值是主体以自身的需要,即“自身内在的尺度”来看待客体属性对于满足主体需要所具有的意义。价值关系就是主体的需要、目的和客体的属性、功能之间的关系。人们的行为选择、物品选择基于人们对不同行为、不同物品的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是关于客体对主体意义的断言。美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判断。它不是功利性的价值判断,而具有更明显的精神性。它不基于人的肉体需要和功利需要,关心的也不是对象的物质功利性和有限的实际用途,而是对象的精神价值。审美对象的价值在于,它以其自身的特殊属性和形式结构成为人类精神的同构物,唤起人的各种精神能力,确证人的本质力量。

1.2.4 美情感体验结果

情感是人们针对外在对象是否符合自己需求、欲望、意愿而产生的态度和情绪反应。情感的产生是建立在人与外在对象发生联系的基础之上的。无论是肯定性的情感,还是否定性的情感,都以客观事物能否满足人的内在需要为中介。因此,价值满足与否必然在情感上反映出来。美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审美对象也必然会引发主体各种不同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如欢快、喜悦、陶醉、迷恋、爱恋、满足、欣慰、同情、共鸣、愤怒、悲哀、厌恶、反感等)。换言之,如果没有情感活动的参与,那么对象对主体而言,就不是对象,没有产生联系,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审美活动的发生。美丽的景色没有引起忧心忡忡的穷人的注意,也就没有情感上的反应,不是对象,没有意义,当然也就不可能引发审美活动。

正如刘勰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不仅情感伴随始终,而且,因情感的参与,实现了主体与客体深度的交流,心“随物宛转”,物“与心徘徊”,极尽流连,连类无穷,由此生发无穷的想象,获得极大的精神自由与愉悦。如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曾经写道:“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外物,便浑忘自己存在,不久你就和外物混成一体了。你注视一棵身材停匀的树在微风中荡漾摇曳,不过顷刻,在诗人心中只是一个很自然的比喻,在你心中就变成一件事实:你开始把你的情感欲望和哀愁一齐假借给树,它的荡漾摇曳也就变成你的荡漾摇曳,你自己也就变成一棵树了。同理,你看到在蔚蓝天空中回旋的飞鸟,你觉得它表现超凡脱俗一个终古不磨的希望,你自己也就变成一个飞鸟了。”一般的情感体验,显然达不到这个高度。商人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也会产生喜爱,也会因此而快乐,产生精神上的愉悦,但这种情感体验,因囿于功利性而不可能获得审美情感体验的那种精神自由与愉悦。有很多的审美情感体验更涉及对人类的境况、命运、前景的深切关注,更加不是狭隘的功利情感所能比拟的。

不过,一般而言,作为情感体验的结果,美时常与爱联系在一起。在古希腊神话里,美神与爱神同是阿佛洛狄忒(即古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在现实生活中,看见美丽的物件,忍不住多看几眼,赞叹不已,恨不得占为己有,那是因美而生爱“情人眼里出西施”,那是因爱而生美。由此,似乎美能转化为爱,爱也能转化为美。但是,众所周知,爱的境界有高低。真正的爱,绝不是功利性的占有的爱,把对象变成私有财产的爱。即便是自己的爱人,虽然不能与旁人分享,但也不能是占有式的爱,而是与对方有交流的自由的爱。 3oMHvlB3bcjdjGWTCS3wDqJySZZDyBe4NNKRBVwg/94zMjppZk0rgjNuYtpiKpB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