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何为美学

1.1.1 美学的诞生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在其博士论文“诗歌的哲学冥想”中首次提出的:希腊哲学家和教父已经仔细区分了可感知的和可理解的。显然,他们并没有将“可理解的”等同于他们的感受,因为他们使用这个名字来表达对那些没有感觉的事物的尊重。因此,可理解为通过作为逻辑对象的高级认知能力来把握“可感知”,通过作为认知科学或美学对象的低级认知能力来感知。1750年,鲍姆加登出版了《美学》一书,并在大学教授美学。一个新的学科“美学”诞生了。

鲍姆加登是大陆的理性主义者哲学家。他提议建立美学学科的原因与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影响有很大关系。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等代表大陆理性主义,培根、洛克等则代表英国经验主义,涉及人们对“如何获得清晰理解”的理解。在讨论能力问题时,两个派别具有完全不同的出发点。

理性主义从抽象的普遍性开始,并认为只有头脑才能获得“清晰”的知识,而数学推理是头脑掌握清晰知识的一种示例方法。感官知觉无法产生清晰的知识,不能指示事物本身的状态,而只能指示事物如何影响我们。如颜色、声音、味道、气味等,都不是物体本质。因此,除了感官赋予对象的属性外,如果想知道真实对象的外观,只能依靠清晰的思维。感官知觉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只有模棱两可和混乱的概念。理性主义发展到了沃尔夫,只稍微承认了感官知觉的认知能力,但仅将其视为低级的知识领域。相反,经验主义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来自经验,思维的所有材料都来自感官知觉,用休谟的话来说就是“印象”(敏锐的感知)和“概念”(不敏锐的感知)。对事实的了解当然也必须依靠推理。这种推理是基于因果关系的,但是因果关系的知识是基于观察和经验的,因此感官和知觉材料之间的联系是由重复产生的。了解聚会不是低层次的认知能力,而是清晰,清晰的知识来源。简而言之,笛卡尔学派及其后裔莱布尼假设为沃尔夫的哲学的普遍而明显的特征是,它坚持宇宙中的理性体系和必要的联系。从培根到休谟的英国经验主义始于个人感觉或感官知觉,并要求现实理论要从这种感觉所宣称的内容中衍生出来。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是相辅相成的,也会争执不休。但是,同样激烈的辩论仍然对双方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大陆理性主义哲学家莱布尼兹倾向于接受经验主义,承认感官知觉和理性与不可分割的单子具有相同的功能。莱布尼兹的和解倾向被他的学生沃尔夫继承并得到发展。沃尔夫认为,“经验事实将符合对推理的推论,理性和感官知识是知识的合法功能。”在这方面,哲学史学家蒂利曾评论道:沃尔夫的哲学已经发展成表格。这种思想的意识形态趋向与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相调和,为唐德的“纯理性批判”铺平了道路。沃尔夫的学生当时倡导美学的建立,随着沃尔夫的发展,大陆理性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之间的争端即将结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人们认识到理性主义者内部的感知状态。在哲学界,鲍姆加登有这样的想法,可以设想专门研究知觉,并进一步设想使知觉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实际上,这个思想仍然与沃尔夫息息相关,沃尔夫将科学分为两种。“认知”科学是理论科学,包括本体论,宇宙论;心理学和神学是应用科学,包括伦理,政治和经济学。逻辑是所有科学的导论。在心理学中,他还发现认知的歧义部分(即,感官知觉是一个音符)具有整套的心理能力,对应于清晰的思维能力。但是,他没有做进一步的划分,这是因为他仍然认为感官知觉仍然没有资格成为科学的对象,并且不可能为此创建一门科学。作为沃尔夫的学生,鲍姆加登非常清楚认知能力的两个方面。学习高级认知能力是逻辑的任务,那么,应该使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剩余的感知作为低水平的认知能力呢?在列出的科学类别中,只有逻辑可以提供相应的方法。但是那些知道我们的逻辑情况的人不知道现在这个领域有多贫乏。这是逻辑上的巨大缺陷,也是沃尔夫科学上的巨大缺陷,这使鲍姆加登感到有必要做进一步的划分。根据美学家鲍桑奎的文献研究,鲍姆加登具有学科划分的区别。他竭尽所能,不断将他的科学研究进一步细分。他写了《哲学百科全书纲要》。因此,他将认知的歧义部分分离为一门新科学,这是对低水平认知能力,美学的感知科学。由于心理学提供了可靠的原理,因此我们毋庸置疑是否存在可以指导低级认知能力并能感知事物的有效科学。到目前为止,审美美学已经被提出并确立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1.1.2 美学的对象

美学的提出是基于古希腊以来哲学中“可感知的事物”和“可理解的事物”之间的区别,即感知和理性。鲍姆加登认为,美学是“感知科学”,因为“自由艺术理论,低级认识论,美丽思维艺术和理性思维艺术是感知知识的科学”。因此,美学的研究对象非常明确,即知觉活动及其客体美与艺术。

在理论讨论中,我们可以简单地研究知觉活动的特征,但实际上,知觉活动不能孤立地存在,它必须指向知觉对象,并且必须依靠某个知觉对象来发生,如图 1.1所示。感知活动的这种意图性使得美学研究中的知觉研究势必会有更具体的局限性。换句话说,如果普通感知和日常感知不涉及诸如美感和艺术之类的对象,那么它们自然就不是美学的对象。因此,美学研究的知觉活动最终被实现为与美学对象具有对接关系的美学活动,并被实现为特定的美学现象,例如美学的产生方式和进行方式。

图 1.1感知分布

美和艺术可以表达为具体的客观对象。尽管美与艺术还必须依靠审美观的存在成为审美客体,否则它们与其他客观客体没有什么不同。而要成为审美观的关注范围内的审美客体并完成两者之间的联系,不可能仅仅依靠感知纯净的条件。一个特定的客观对象之所以可以成为审美对象的原因,当然有其独特的条件,可以满足审美观的关注。应该说,每种特定的审美现象都是独特的,并且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美学研究不仅需要关注其特征,还需要探索其共性和规律,以实现审美类型(美、丑、崇高、悲剧、喜剧等)和形式美法则。

在许多美学作品中,美学的对象被定义为“美、美学、艺术”,或者将“审美感觉”替换为“审美活动”、“审美体验”等。实际上,美学、美学活动、美学经验等都取决于感知,并最终表现为特定的美学现象。一些作品提出了看似更广泛的内容,例如李泽厚的三个部分:“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从表面上看,这是对美学的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补充。实际上,美学研究从未与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分开。

在西方美学史上,有人认为鲍姆加登的美学是指代诗学和修辞学的另一个新名称,因为在“诗歌的哲学沉思”中,美学之父主要讨论诗歌,讨论的学术问题包括“诗歌的概念和一些适当的术语”“理解诗歌的问题”“所有诗歌都普遍使用的清晰的诗歌方法”和“诗歌的语言”。爱好诗歌的鲍姆加登意识到“诗歌的外表也含糊而清晰”,并且是感知(情感)的对象,而在“诗歌是一种完美的感性讨论”中,通过这种完美的感性理解,当然,哲学讨论可以“引导知性讨论走向完美”。在后来的《美学》中,鲍姆加登明确地将诗学和修辞学的对象以及其他艺术所共有的对象纳入了美学研究的范围。毕竟,诗歌和艺术属于感知领域,它们的出现来自感官知觉。这样,有人认为美学是艺术哲学。当然,这两种说法都非常狭窄。与“诗歌的哲学思考”相比,“美学”的研究范围有所扩大,但宗旨没有改变。它仍然是“感知知识本身的感知”,而这种完美就是“美”。因此,鲍姆加登的美学实际上就是将感知引导至完美——美的科学。

为了引导人们对完美的理解,欣赏诗歌和艺术当然是最好的方法。经验主义大力提倡通过欣赏艺术来培养人们的品味。艾迪生认为,有一种方法可以精通最优雅的作家的作品。每次阅读出色的作品时,都能发现其中的艺术之美,并被更加强烈地感染。雷诺兹甚至同意批评与他同时代的哈里斯。他认为附庸风雅并假装享受高级艺术是一种必要的方法,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真的很喜欢并且可以关心高级艺术,从高高在上的艺术转变。要提高欣赏度,首先,需要在特殊艺术方面的实践训练,经常观察和沉思特定的美。总体而言,美学的目标是将感知、艺术和美最终实现为特定的内容,例如美学现象、美学类型和形式美,如图 1.2所示。

图 1.2思维感觉的另一面

1.1.3 美学的意义

美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人们感知完美。正如经验主义哲学家强调的那样,在这一过程中,对文学艺术的欣赏,以及对旅途中自然风景和历史遗迹的欣赏,也伴随着一个极其重要的目的——高雅。

感知的完善意味着:

(1)敏锐地发现美的能力。

(2)有理性思考能力,但没有思考和推理能力,是一种直觉性思考。

(3)超越低级的感官知识和愉悦,进入精神上的判断和享受。

感知是思考的另一面。相反,思考过程是理性思考和推理的过程,是根据严格的逻辑要求,分解和组合大量感知材料的过程。感知完美的过程是一个直观的过程,该过程包括情感冲击和理性判断。因此,知觉的完善是对理性思考的极大补充,是思想完善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感知的完美实现了对低级感官识别和愉悦的超越,这意味着美学应该引导人们超越世俗效用、超越物质性并获得更高的精神自由。所有例子都证明,美学具有“启蒙众生愚钝的灵魂”和“唤醒人们的情感良知”的含义。美学作品中现代观念的建构,现代阶级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的建构,与适合该社会秩序的人类主体性的新形式密不可分。出于这个原因,不是因为男人和女人突然意识到绘画或诗歌的终极价值,美学才可以在当代知识的传承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学不是纯粹的‘美学’科学,而是一种以人类解放为主题,以社会乌托邦为参照的诗意政治。各种美学实际上是一种理想,是各种美学主题。它也是主导思想在某些社会和政治领域。”因此,“承认美学的含义实际上不在美学之外,这是胡说八道,这在于揭示我们内在的生活困难和对生活的追求。”特别是当技术文明、商业文明盛行时,超越平凡的美学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将生活分为“谋生”“繁荣”和“幸福生活”三种状态,或者分为“生存”“发展”和“完美”三种状态,那么美学的目的就是指导人们走向“乐声”,走向“完美”,如图 1.3所示。

图 1.3人与物的关系 +jsCR2iEiZAIS4lOwceIYhetr5F7vifooBEx7ASaXdKYFdY+5BdvIHnm0JLqr12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