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飘萍在 1918 年向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谈及记者要写“社会新闻”的问题。社会新闻好像无处不在,但是又好像很难清晰地说出什么是社会新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方国家一般都采用“硬新闻” 和“软新闻” 来区分,没有“社会新闻”这个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新闻”的内涵不断扩大,除了“软新闻”外,环境污染、城市规划等硬新闻也被列入“社会新闻”的范畴,这里的“社会”并非“里巷”,多突出“社会性”。
人是社会的产物,“从广泛的意义上说,所有的新闻都具有社会性” ,社会新闻是“以个人的品德行为为重点而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新闻”,如“新社会的新人新事新气象”,“婚姻、家庭、懒汉、刻薄无情、流氓行为、诈骗、自私和愚蠢、腐化堕落、吹牛拍马、投机取巧、趋炎附势……这一类道德风纪方面的世态和事象”,以及“家庭问题、男女关系、人权问题、诈骗、盗窃、贪污”等对社会有较大危害性的犯罪问题 (赵超构,1957)。“火警、抢劫以及有关社会治安、环境卫生、交通事故等。”(徐铸成,1981)。此外,“政治以外的社会新闻,其价值与政治、外交等新闻并重,有时且超越而上”(松本君平、休曼、徐宝璜、邵飘萍著,1987)。 由于“社会新闻是具体地反映一定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新闻,因此这种新闻同其他新闻一样,具有一定的目的性。”“那些单纯为了刺激人们的感情,满足人们‘好奇’‘好色’等欲望的东西,不是我们社会新闻最本质的东西,要使社会新闻发挥新的道德力量 ”。(宫策,1957)
综合以上,本文认为社会新闻是指涉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社会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报道,涵盖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尤以社会道德伦理为基础反映社会新风尚为风向标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