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中国旅游地理学概述

中国人的“诗与远方”

近现代,伴随着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地理学也逐步发展起来。国外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现代旅游地理学形成初步框架。中国地理学家涉足旅游地理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但由于中国近现代旅游业发展落后,中国现代旅游地理曾长期处于停滞沉寂状态。在中国,真正有系统地开展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1.1 旅游休闲活动与地理环境

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明确指出,“任何人都享有休息、消遣的权力”;1989年各国议会旅游大会通过的《海牙旅游宣言》,进一步明确“每个人都享有休息、消遣、周期性带薪休闲日,利用假期进行旅行和在本国或国外旅游中获益的权利”。自此,休闲、旅游已成为一种大众性社会文化活动和以满足体验需求为主的综合性消费活动。

1)休闲活动与旅游活动

休闲活动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所需时间,满足吃饭、睡觉等生理活动所必要的时间,以及家务活动时间之外,在其完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内,不受其他任何条件限制,可凭个人意志,随心所欲所进行的自娱自乐活动。其最大特点是具有自主性、自由性、消遣性、参与性。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何伟还特别强调其文化性。休闲是人们闲情所致,是满足人们各方面需要而处于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构建的生存和生命状态。特别是现代休闲活动,通过人群共同的行为、思想、情感,创造文化氛围,传播文化信息,构建文化意境。

旅游活动是人们为了特定的目的而离开他们常住的环境,前往某些地方并做短暂停留(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其主要目的不是从访问地获取经济收益。旅游活动具有目的性、异地性和暂时性等特征,是一个求新、求异、求美、求知、求乐的过程。从本质上分析,旅游活动是一种新型的物质文化的消费形式,它超出了人们的一般消费水平,尤其重视精神内容,追求愉悅体验;是一种积极而健康的社会交换形式,旅游活动中人们借助自然界的美景和丰富的社会场景,调动了人际交换的主动性,其情感自然、纯洁、融洽、信任、能达到别的交换形式所达不到的效果;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在旅游活动中可以尽情欣赏异域自然风光之美,领略异乡文化之奇妙,在充实和发展美的过程中,达到人生真善美的统一。

休闲活动与旅游活动相互涵盖、互为联系,如图1-1所示。首先,休闲属性是旅游活动的基本属性之一,这是因为旅游活动的时间完全属于旅游者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其活动特征具有与休闲行为相一致的品性;其次,从旅游活动行为结构分析,观光游览、文体活动、与人交往,均属于休闲活动的行为,所不同的是在异地他乡,故而旅游活动的实质是一种异地休闲活动。因此,现代旅游活动往往称之为旅游休闲活动。

图 1-1 休闲活动与旅游活动关系示意图

2)旅游休闲活动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旅游休闲活动是由若干子系统及其要素构成的大系统,一般由旅游休闲活动的功能系统、空间系统、要素系统构成。

(1)旅游休闲活动的功能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旅游休闲活动具有动态性和发展性特点,各构成要素都显示出不同功能而又互为条件,即旅游休闲活动的主体为旅游者,旅游休闲活动就是旅游者的活动;旅游休闲活动的客体是旅游资源和经开发建设的旅游产品,一般称其为旅游吸引要素,是旅游者进行旅游休闲活动的对象物;旅游休闲活动的介体或媒体为旅游业,是为旅游者进行旅游休闲活动所提供各种条件和服务的中介系统。

(2)旅游休闲活动的空间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旅游休闲活动是旅游者从通常居住地通过空间位移到达目的地,然后又回到原居住地的全过程,是由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中间体构成的空间系统。客源地即产生旅游者的地方或旅游者的出发地;目的地即旅游者的到达地,包括目的地在内的各类旅游吸引要素和旅游设施、旅游服务;中间体主要是指交通运输,及由此产生的旅游者的空间位移。

(3)旅游休闲活动的供求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旅游者旅游休闲活动的全过程可概括为行、游、住、食、购、娱等内容,即六大需求要素,作为旅游目的地必须提供其相应设施和服务,谓之六大服务要素。“行”即交通运输条件,要求大交通通达、小交通顺畅,做到舒适、安全、快捷;“游”即游览观光,要求旅游吸引物不仅数量丰富,而且特色性强、品位高、地域组合好;“住”即住宿,不仅要求住宿设施服务规范,而且其建筑风格要有民族风格、地域特色;“食”即饮食,包括酒食、茶饮、菜肴等,要求特色化、精细化、品牌化;“购”即旅游购物,包括工艺美术品、土特产品、日用品等,要求文化内涵深厚及结构性优化;“娱”即娱乐,不仅要求有足够的娱乐场所,而且要求娱乐项目民族化、地方化、民俗化。

谈一谈:

1.赌博、色情、迷信等是否属于休闲活动,怎样才算健康文明的休闲活动?

2.城外郊游是休闲活动还是旅游活动?

3)旅游休闲活动系统与地理环境

旅游休闲活动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下进行的,旅游者旅游休闲活动的目的、规模和效果,都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早在1979年,澳大利亚学者N. Leiper就曾提出旅游休闲活动系统受那些对旅游活动产生相互影响的自然、文化、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所构成的外部环境,亦即地理环境的影响,如图1-2所示。

从图1-2可看出,在一个人文环境极为优越的国家和地区,新产生的旅游客源一定丰富;在一个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政治稳定、社会治安条件好、人民生活态度积极而友善、信息和流通状况好、出入境手续简便等良好自然人文地理环境条件下,一定会成为魅力巨大的旅游目的地。

图1-2 旅游休闲活动系统与地理环境关系示意图

(据N. Leiper,转引自Boniface BG & Coopercp,1987,P4)

1.1.2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旅游地理学(Geography of Tourism)是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逐步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国际上,有游憩地理学、闲暇地理学、观光地理学、娱乐地理学或康乐地理学等别称。名称虽有不同,但其研究对象却基本一致,即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闲娱乐、康乐消遣等活动与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按照其学科体系,中国旅游地理属于区域旅游地理学的范畴。其研究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特定地域范围内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以及与社会经济的相互关系。

1)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取决于本学科所研究的对象。因此,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旅游地理学的一般理论、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实践、旅游开发与规划、中国的旅游资源、中国旅游地理区划、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但由于旅游地理学所研究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社会经济性,受政治体制、思想意识等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其研究内容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国国情,参照国内外研究探索的新成果,把中国旅游地理研究内容和任务探索引向既有深度和广度,又有现实作用的轨道。

2)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1)综合性部门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是从地理学角度研究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无疑属于地理科学范畴。从旅游活动的行为性质看,旅游又是一种文化活动,被视为部门人文地理学。由于旅游业是一项经济产业,又可视为部门经济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关系很密切,尤其研究自然旅游资源离不开自然地理学。因此,旅游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部门地理学。

(2)新兴的边缘学科

旅游地理学是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学科,是介于地理学和旅游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同时,旅游地理学研究涉及的范围,除地理学各大分支外,还与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环境学、经济学关系密切。因此,旅游地理学是一门具有综合特点并与上述各门学科有内在联系的新兴边缘学科。

(3)应用性学科

旅游地理学应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而产生并直接服务于旅游业,因此特别注重其应用性研究。欧美一些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一直把旅游地理视为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如研究娱乐土地的利用和规划,国家公园和其他公共场所的开辟与容纳量的估算,度假村的发展和定位等,在中国同样被广泛运用于旅游发展规划等应用方向。

3)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现代中国旅游地理除了运用科学方法论及现代技术和方法外,实践中更多的是运用传统的方法,如实地考察、文献资料分析、旅游地图、比较分类等。

(1)实地考察法

为获取旅游资源、环境、景区景点和旅游线路的第一手资料,实地考察是基本方法之一。实地考察包括全面考察、重点考察、典型考察、抽样考察等形式。通过实地考察能加深对旅游地理的感性认识,并有助于升华为理性认识。

(2)文献资料分析法

文献资料分析法是运用充分掌握的资料进行科学理论分析,以说明各个区域旅游现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区域差异性特点,以制定相应的旅游发展战略和策略的一种方法。文献资料包括考察报告、统计数据、工作总结、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历史文献等。

(3)旅游地图法

旅游地图法是将各类景物、景点及旅游路线、设施等内容,用特定符号表现于地图上的一种方法。旅游地图包括导游图、旅游交通路线图、资源图、综合图、各类专题图等类型,是旅游开发、管理、研究及旅游者的必备工具,从中可以了解旅游资源地域分布规律和差异、旅游资源开发进程、旅游业发展状况等。

(4)分类对比法

分类对比法是运用旅游学观点,把各种风景形态特征进行分析比较,以把握其本质属性及其异同的一种方法。中国旅游地理是一个庞杂的知识系统,只有通过区域对比分析,才能把握区域发展的地位和特色。如按其旅游景观吸引对象可分成综合类、专门类(游泳、登山、狩猎)等。

当然,除上述介绍的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研究方法。总体上,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在方法上已经历了现象描述、定性解释、模型化和计量化三个阶段。而定性描述并未过时,定量分析也需逐步发展和完善,其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1.1.3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1)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初步始于20世纪30年代,系统开展研究是从1979年开始,40余年来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8—1989年)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1982年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设立和1987年我国6项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特殊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旅游资源家底不清、各类地域旅游发展缺乏技术指导等大量实际问题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地理学则致力于从地理学角度为这些问题提供答案,主要探讨旅游资源或景观分布形成规律、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规划布局旅游区等,例如,1982—1989年,在涉及旅游地理的百余篇论文中,区域开发类约占71%。

这个阶段,旅游地理学界通过认真思考和探索,基本明确了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向和路径,为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体的研究议题主要涉及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业发展、旅游区划、旅游目的地等,研究方法侧重定性探讨,提出的观点有较大的实践指导意义,但可验证性比较薄弱。此阶段受国际相关研究的影响,中国旅游地理学者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开始对环境容量测算、旅游者行为规律进行探讨。

(2)第二阶段(1990—1999年)

1990—1999年,随着国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国内旅游快速兴起,各级政府对旅游业发展也日益重视。由于旅游需求激增,中国掀起旅游资源开发热潮,推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与旅游开发规划研究增多,在大量个案经验的基础上,对区域旅游开发规划理论和模式有了初步总结,完成了大批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规划报告。同时,关于旅游业对环境负面影响、旅游市场的区域性、旅游的发展阶段等问题的研究需求增加,可持续旅游、遗产旅游、城市旅游、事件旅游、旅游者行为、旅游流、旅游地演化等逐渐受到关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也明确要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发展生态旅游。而且,注重系统总结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国内外对比分析,出版了反映当时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的《旅游地学概论》《旅游地理学》等著作。

本阶段旅游地理学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验证和提高,对国外研究的学习借鉴也逐渐加强,例如,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等国外理论分析中国问题。但在方法运用上,仍然以定性描述为主,缺乏深入细致的调研和较适用的定量分析。

(3)第三阶段(2000—2011年)

2000—2011年,中国旅游业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显著提高,旅游资源调查评价、旅游规划和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步入规范化阶段,不少省份首次编制了省级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旅游地理学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较为深入的系统性研究成果。同时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农业文化遗产地等兼具保护与游憩利用的保护地类型开始出现,关于地质旅游、湿地旅游、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逐渐增多,集中在地质、湿地或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利用以及相应地域的建设管理方面,特别是一些较知名的旅游地,同时又是世界遗产地和某类国家级保护地,如丽江古城、张家界、九寨沟和黄山等成为热点研究对象。该阶段快速的旅游需求扩张使得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如旅游资源利用与自然生态保护之间的冲突、城市发展与游憩用地如何配置等,相应地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研究议题,“生态旅游”“低碳旅游”“影响因子”“旅游容量”“社区参与”“空间结构”等成为旅游地理研究高频关键词。

这个阶段一些解释性较强的国外理论模型逐步引入,例如,计划行为理论、地方依恋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生态足迹理论等。而且更加灵活应用定量方法,例如,用于确权的熵权法、德尔菲法等,用于特征描述的各种聚类分析,以及用于影响分析的多种回归模型。同时学界开始注重总结并提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中国本土理论。

(4)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

2012年以来,我国旅游业进入质量提升阶段,通过旅游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任务,而且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交通强国、文化强国等国家战略对中国旅游地理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问题呈现“多元化”特征,全域旅游、旅游扶贫、旅游与遗产保护、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游憩利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文旅融合、高铁旅游、旅游高质量发展与社会福祉等成为热点问题,尤其是对一些典型区域的旅游发展模式开展了重点研究,如一带一路沿线、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黄河流域、边境地区、青藏高原等。相应地,空间生产、社会交换、可持续生计、生态系统服务、生态效率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在旅游地理研究中的应用也逐步增加,并对传统模型进行了调整完善,应用研究不断深入,促进了中国本土化旅游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同时,中国旅游地理学者发表在国际刊物上的成果越来越多,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提升了对全球旅游地理研究的贡献度。

本阶段由于新技术手段的使用,研究方法不断更新与完善。如大数据为旅游时空行为研究提供便利,计量经济模型深化了旅游影响分析,空间分析模型促进了空间相关、空间溢出等旅游地理现象的探索;质性研究的重要性被重新强调;参与式制图、眼动实验等新兴数据搜集方法逐步推广;基于长期监测的旅游景观变化进行了分析等。

2)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的趋向

为适应并解决中国旅游业未来发展中不断出现的各种复杂难题,中国旅游地理学在未来的相当长时期内,应向既顺应世界潮流又具有自己特点的方向发展。

(1)拓展研究内容

中国旅游地理在研究内容上要开拓视野,尤其要从以研究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研究,拓展到对各大子系统全方位、综合性的研究,而且要始终把握住“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理论主线。

(2)把握时代脉搏

中国的旅游业在经历了政治接待、民间外交、旅游创汇、扩大内需、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等发展阶段和发挥其相应功能后,如今已进入到国家发展战略新阶段。对于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能精准应对,及时研究当代旅游发展中所出现的新问题。

(3)理论研究与实用研究相结合

理论研究是学科发展的灵魂和精髓,实用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动力,坚持理论研究与实用研究相结合的宗旨,是学科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中国旅游地理学今后的研究目标是不断努力使之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4)开展跨学科的合作研究

跨学科研究是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现代地理科学的固有特点。旅游地理学也应吸取相关学科的知识营养和研究方法,以提高自己的决断能力。尤其是发展中的现代旅游业,是一个产业联系面广,而本身结构又比较松散的产业,发展中所涌现并需要解决的问题大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点,更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和合作。 G0QLqNW4gNxuqmvj5F8tXPjL14+7J3ZAb0IyaWjmeVw6XunMhZlF21vUYWQglLq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