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5 虚拟化的优势与误解

虚拟机虚拟化技术所能提供的优势取决于客户的目标、所选择的特殊虚拟技术以及现有的IT基础架构。并非所有的客户都能够从实现某一特殊虚拟化解决方案中获得同样的利益。现在,即使是使用虚拟化进行简单的服务器整合,客户们也经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以下很多利益:更高的资源利用率——虚拟可支持实现物理资源和资源池的动态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特别是针对那些平均需求远低于需要为其提供专用资源的不同负载。

1.5.1 降低管理成本

虚拟可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减少必须进行管理的物理资源的数量;隐藏物理资源的部分复杂性;通过实现自动化、获得更好的信息和实现中央管理来简化公共管理任务;实现负载管理自动化。另外,虚拟还可以支持在多个平台上使用公共的工具。

1.5.2 提高使用灵活性

通过虚拟可实现动态的资源部署和重配置,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1.5.3 提高安全性

虚拟可实现较简单的共享机制无法实现的隔离和划分,这些特性可实现对数据和服务进行可控和安全的访问。

1.5.4 更高的可用性

虚拟可在不影响用户的情况下对物理资源进行删除、升级或改变。

1.5.5 更高的可扩展性

根据不同的产品,资源分区和汇聚可支持实现比个体物理资源小得多或大得多的虚拟资源,这意味着您可以在不改变物理资源配置的情况下进行规模调整。

1.5.6 互操作性和投资保护

虚拟资源可提供底层物理资源无法提供的与各种接口和协议的兼容性。

1.5.7 改进资源供应

与个体物理资源单位相比,虚拟能够以更小的单位进行资源分配。与物理资源相比,虚拟资源因其不存在硬件和操作系统方面的问题而能够在出现崩溃后更快地恢复。

1.5.8 现有虚拟化技术及缺陷

是不是一切都很简单和完美?然而在虚拟化世界并非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最显而易见的就是那么多的副本操作系统同时运行在一台计算机上需要占据很多的资源并导致更昂贵的服务器开销。数据传输在任何情况下都变得更难,因为越多东西被载入,需要的存储器容量也就越多。

是的,真正的杀手就是系统开销。目前在计算机虚拟化方面有几项技术,但它们都伴有不同程度降低系统性能方面的问题。单就CPU而言,其占用率可以从 10%到超过 40%。

很显然,我们需要新的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Intel所要采用的VT技术背后的思想就是降低虚拟化时的系统开销。在深入了解它如何工作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虚拟化技术到底是如何实现不同的操作系统工作在同一CPU上的。

目前主要存在有 3 种类型的虚拟化技术:Paravirtualisation、二元码转译和模拟器。大家最为熟悉可能就是模拟器了。你可以让一个超级任天堂的模拟器在Windows XP的一个窗口中运行,同时还可有另一个PS模拟器。这些都可看作是虚拟化的最基本形式。模拟器需耗费巨大的CPU开销,如果你非要去模拟硬件装置的每一个Bit位,你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好的方法是跳过其中的某些部分,我们使用的模拟器就是这样,它工作得也还过得去。

这个领域的另一端就是目前较流行的并被业界认可的“Paravirtualisation”(以下简称PV)技术。按字面意思理解,是编程序模拟的意思。它让主机操作系统知道它们正工作在一个虚拟化的环境中,通过修改它们以使之工作得更好。因此操作系统需针对这种方法进行修改和调整,它们必须来回于操作系统的编写人员和编写虚拟化软件人员之间。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不是完全的虚拟化,因为存在这种合作的关系。

PV技术在开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中工作得不错,Linux、xBSD都是很合适的PV工作平台的候选者,可在这些系统中任意调整所需调整的地方,使PV能工作得更好。而Windows则不行,这大概能解释最近为什么众多IT巨头吹捧开源虚拟化技术Xen了。

而“二元码转译”(以下简称BT)技术可说是较折中的方法了。它所要做的取决于操作系统将要做些什么,并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它。假如操作系统试图去执行指令A,但该指令A会给虚拟化引擎带来某些问题,那么BT将把它转换成某些更合适的指令并伪造指令A应该返回的结果。这是一项欺骗工作,且占用大量CPU资源,另外用许多代码取代一条代码也不会使事情运作得快些。

1.5.9 虚拟化问题

对于X86 系统架构的CPU而言,至少在 32 位领域,有太多让人头痛的条条框框,但作为一条总则,它们都包含有环转换器(Ring Transitions)和有关指令。从概念意义上说,环是一种划分系统特权级别的方法(因此“Ring”也称作特权环)。你可让操作系统运行在一个特权级别上而不会使之被用户程序更改。这样即使你的程序出了问题,它也不会导致系统崩溃,而操作系统能取得控制权,关闭出毛病的程序。这些环强行控制系统的不同部分。

Intel公司的X86 系列CPU(包括 80386、80486、Pentium、Pentium Pro、Pentium Ⅱ、Pentium Ⅲ以及现在的Pentium 4CPU),提供 4 个特权级别R0、R1、R2 和R3。较大的数字表示较低的特权,我们可简单理解为运行在某一级别的程序无法改变运行在较小数字级别上的程序,但较低数字级别上的程序可干扰甚至控制运行在较高数字级别的程序。

在实际运用中,被经常用到的只有R0 和R3,即最高级别和最低级别。操作系统运行在R0 上,而用户程序运行在R3 上。X86 架构在向 64 位扩展时,采用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去掉中间的特权级别——R1 和R2。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它们消失了,除了那些使用虚拟化技术的特定人群。

像VMware这类软件模式的虚拟化机(Virtual Machines,以下简称VM)显然必须运行在R0 级别上,但如它们要想保持完全控制权,就必须使操作系统在这个级别之外。最显而易见的解决办法是强迫主机操作系统运行在一个较低级别的环中,如R1。它们的部分代码原先被设定为从R0 到R3,而不是R1 到R3。虽然在PV环境中,你能修改操作系统从而使它工作得很好,但如果你要找到一个圆满的解决方法,就必须使操作系统工作在R1 级别中。

可如此一来又出现问题了,有些指令只有当它们从R0 级里发出或发往R0 级时才会工作,如果不在正确的环中,这些指令会运作得很古怪。如果你试图这么去做,会有很不好的后果。让代码在正确的环中执行确实能防止操作系统破坏VM,同时也防止运行在主机操作系统上的软件破坏操作系统自身。这就是所谓的“0/1/3”模式。

还有一种模式被称为“0/3”模式。这种模式将VM放入R0 级别中运行,而将操作系统和用户程序都放入R3 级别中。但从本质上而言,它还是像“0/1/3”模式一样去处理其他事情。在R3 级别里,有特权的操作系统能更轻松地执行用户程序,由于不存在环的阻隔,也使它运行得更快一些,但系统稳定性不佳。

另外一个方式去使用“0/3”模式,就是让CPU保有两份运行于R0 级别中的事物的页表。一份为操作系统,另一份为运行在R3 级别中的老程序。这样可拥有一份完整的存储器保护集,用来把用户程序隔离到操作系统空间之外。当然,这同样需要消耗性能,只是以不同的方式罢了。

概括来说,在“0/1/3”模式中,系统安全性更高一些,但从R3 到R1、R3 到R0 或R1到R0 转换时性能会受到一些影响,反过来也是。在“0/3”模式中,只存在R0 与R3 之间的转换,所以它潜在地比一个非主机操作系统运行得更快一些。但如你碰到一个问题,“0/3”模式比“0/1/3”模式更容易出现蓝屏。尽管未来将广泛使用“0/3”模式,主要是因为上文我们提到向在 64 位扩展时已去掉了R1 和R2,所以你必须被迫使用“0/3”模式。对计算机而言,这被称作是进步,同样,毁灭性的崩溃被认为是“古怪”行为。

理论上,如果你可忍受一点不稳定性,或者在“0/1/3”模式中牺牲一点速度,那么应该说很完美的。可它们在某些方面确实还存在一些缺陷,主要存在以下 4 点。首先是那些检验指令自己所在环的指令,另外是那些处在错误的环中却没有正确保护CPU现场的指令。最后两点是截然相反的,就是那些应引发错误却没有导致错误的指令,以及那些本不该导致错误却引发许多错误的指令。所有这些都让编写VM的天才程序员们活得不轻松。

其中第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你给予操作系统R1 级别的特权,当它检验自己运行所处的环时,它会返回 1 而不是 0。如果此时运行于该系统的一段程序期望自己应该处在R0 环时,那么它会因为得到的是R1 而导致错误。这会导致蓝屏的出现,存储器清除或另一些不理想的后果。二元码转译技术可捕捉到这种错误,并把返回值伪装成 0,但这意味着需要几十上百条指令来完成这一工作,显然速度受到极大影响。

保护现场是一个潜在的更糟糕的问题,有些CPU里的东西在上下文开关程序中并不是很容易被保存的。那些隐藏的段寄存器状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旦它们被载入主存,其中一部分无法被保存,导致内存常驻部分和CPU中实际值间的不同而引起意外中断。当然我们可为它们设立工作区,但这样做极为复杂且需付出很高的代价使之表现得聪明一些。

那些本该引起某些问题却没有导致这些问题的指令也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道难题。如果你期望一条指令应在你后面的设计的中断陷阱中造成错误,但却没有,这一点也不会让人因为没有错误而高兴。与此相反的情况也极为常见,如果不在正确的环中向CR0 和CR4 写入,则会产生错误,导致系统崩溃。虽然这两种错误在你不注意时可被修正,但却造成很多性能损失。

虚拟化技术就是要将操作系统放在一个它本不应该在的地方,不断地运转去尝试解决所有扑来的问题。虚拟化技术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不断地发生,所以性能损失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1.5.10 解决之道

Intel的VT技术能解决这些困扰。VT的目的是在尽可能最小化程序员痛苦的同时尽可能多增加“virtualization holes”(虚拟化孔)。这种解决方案中,VT-X针对X86 而VT-i针对Itanium,分别引入了一种新的模式针对不同的CPU。这里我们主要来看看VT-X,实际上VT-i的功能与VT-X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这种新的模式被称为VMX,并且引入了一个虚拟化机监控器VMM运行于其中。它被设定在R0 级别下,你可以认为是R-1 级或者看成是在环的旁边运行。主机操作系统和所有的程序在VMX模式中运行,与此同时VMM运行在VMX根模式中。

任何一个运行在VMX模式下的操作系统,都拥有所有运行于非VT系统中的一般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性。它也处在R0 级别中,与平常一样有权利处理每一件事情,而且并不知道有什么东西正在它的旁边运行。当情况得到授权,CPU进入VMX根模式,VMM就可以切换到其他一个运行在另一VMX实例的操作系统。这些切换被称为VM登录和VM退出。

VT技术所表现出来的不可思议的地方就在于它将从VMX模式到VMX根模式(或从VMX根模式到VMX模式)的登录和退出处理易于操作。一旦主机操作系统被涉及,那它一定是独自处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你必须保存虚拟化世界的完整状态并当你返回时重新载入它。虽然在VT里还有很多事物要去处理,但它被设计为一项任务,所以客观地说它实际是一个简单而并不费力的进程。

因为每一个操作系统实例都在正确的位置运行,所以前面所提到的 4 个问题也就不存在了。相关联的工作区也不再需要,与此有关的系统开销没有了。这些能有效提高速度。但这些并非免费,只是付出的代价要少很多。

启动一个新的主机操作系统,你需要为其留出一块 4kB的存储区并将它传递给一个VMPTLRD指令。这块区域将用来存储该系统实例不被激活时的所有状态和重要Bit位。只要该操作系统实例存在,则这块区域一直有效,直到在其上运行一条VMCLEAR指令。这样就设立了一个虚拟化机实例。

如果你想要把控制权交给虚拟化机,你要么登录VMX非根模式或简单一点,运行VMX模式即可。这些提到的VM登录指令就是VMLAUNCH和VMRESUME,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VMRESUME指令只是简单地从刚开始已经初始化的 4kB存储区里载入CPU状态,并把控制权交给主机操作系统。VMLAUNCH做的也是同样的工作,但它会启动一个虚拟化机控制构件VMCS,它包含一些设立VM的现场背后的记录,因为这需花费一些时间,所以人们尽量避免在并发登录时使用VMLAUNCH。

从这一点来看,主机操作系统开始了它的愉快之旅,尽可能地运转,毫无察觉是否有其他东西正在它的一旁运行。正如过去所计划的一样,它存在于自己的世界里,全速运行,或接近全速。唯一的问题是你如何打破这一切美好的景象而将它关闭到一边,以使得机器里的其他操作系统能真正运行。这就是VT技术所体现出来的复杂的一面——VMCS中一些特别的位映像。

这些位映像是一些 32 位的字段,每一个Bit位标志一个事件。如果某个事件被触发,则对应的Bit位被置位,CPU触发一条VM退出指令,并将控制权返还给运行在VMX根模式下的VMM。VMM可做任何想做的事,然后将VMRESUME指令传递给下一个操作系统,或刚离开的那个操作系统。这个被启动的操作系统同样很好地运行着,直到触发另一条VM退出指令。如此这样以每秒上千次的速度重复着。

什么能触发这些指令呢?它们可以是引脚信号、CPU、异常和页面错误这些平台事件,所有这些都会触发VM退出指令。VT技术的完美之处在于它有很强的适应性,另一个与此类似之处就是在调试程序中设置断点,你可在每个事件上都设置一个,或者一个也不设置,这都取决于你自己。

引脚信号事件要做的是当有一个内部中断或一个不可屏蔽中断发生时,则触发退出指令。而CPU事件,则是当你设置任意Bit位在某一字段,当相应的CPU状态接收到它时,则触发退出指令。虽然大多数指令需要去设置,但也有一些指令无条件地引发VM退出指令。这是在一个非常细小的层面上控制VM,允许每当你需要时登录和退出。

异常位映像也是一些 32 位的字段,每个Bit位标志每个 32 位指令地址的异常情况。如果Bit位被设定并有一个异常被抛出,它就会引发VM退出指令。如果Bit位是空的或没有异常,那么主机操作系统则继续它的快乐之旅,与平常一样。这是一种从VMX模式退出而进入VMX根模式的系统开销非常低的方法。

最后还有页面错误退出,它与异常退出十分相像,只不过它用两个 32 位字段来控制。这些字段内的Bit位对每一个可能出问题的页面错误代码进行映像,因此你可细心地从中挑选从哪里退出。同样,它也是基于很细小的层面,系统开销也很低。

在计算机里,VT工作在一个比传统的R0 环更有特权的级别中。任何一个主机操作系统都可在没有改变的旧有架构下运行,并且不知道一个控制程序在控制它们。当遭遇到某些用户设置的触发器,控制权将被转交给运行在更高级别的VMX根模式上的VMM。因为这是一种被动触发事件,而不需被积极监视,因此系统开销降到了最低限。

VT技术使得安装和卸载那些比以往VM模式更稳定的运行环境变得简单。如果你需运行虚拟化系统,没有理由不用一个拥有Vanderpool功能的CPU去实现它,而软件虚拟化机会逐渐不被人关注。 mobLCmZNDJmklZcqelBtlIl3Gib+8vRRCK78bjmAdv9TBdmuT+Rk1VX9GXfJycc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