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案例使用说明

一、教学目的与用途

(一)教学目的

本案例以皇城村为例分析传统村落内生式开发与外源性开发相比在投资、决策、管理、调控、创新、环保、惠民等方面表现出的优势,并从它面临的发展困境和挑战,探讨内生式发展的理论拓展及其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主体和模式选择,以及内生式与新内生式发展、旅游地利益相关者、行动者网络理论、乡村多中心治理、旅游地生命周期等理论知识。

(二)适用课程

本案例主要适用于旅游产业经济学、旅游景区管理、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企业管理等MTA旅游管理类课程。

二、启发思考题

①从开发主体来讲,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分为哪几类型?

②查阅有关皇城相府旅游的信息,根据已有认知,你认为它属于以上哪一开发类型?

③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内生式模式有何特点?皇城相府的成功经验有哪些?

④查阅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官网,了解其从初始开发到现在取得了哪些成就。

⑤什么是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怎样通过调整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

⑥作为中国传统村落,皇城村是否面临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与村落社区协调的困境?

⑦你认为皇城相府近几年采取的一系列规划和行动是否属于内生式开发拓展理论的实践案例?

三、教学思路

我国的社会发展和旅游发展阶段决定了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大多是自下而上的,即由村委组织村民自己开发或将资源租赁给外来投资者开发。前者称为内生式开发,后者为外源性开发。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外源性开发可以有效解决开发的资金问题,但也带来较为严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尤其是社区居民和外来投资者之间由于利益分配不均经常产生矛盾。内生式开发注重“自我导向”,通过内生式发展可以确保大部分或全部利益归当地社区所有,有益于农村社会的稳定,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出现发展规模受限或方向迷失的问题,而且其自身也难以彻底走出生命周期的衰退期和低谷期。只有政府伸出援助之手,进行战略协调,促进周边资源整合协调发展,同时结合村落景区内部产品、观念和策略创新,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皇城村作为内生式开发的典型案例,较好地展示了旅游带给当地社区和村民的益处,同时也较好地诠释了旅游发展的一般规律。

授课教师可以灵活应用本案例进行相关课程内容的讲授,以下为教学思路:

四、建议课堂计划

本案例可以作为专门的案例讨论课,时间控制在100分钟内。

(一)课前计划

要求学生从网上查找案例地的相关信息,并阅读相关资料。重点查阅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官网,了解其从初始开发到现在取得了哪些成就。提出启发性思考题,请学生在课前信息查找和资料阅读中进行思考。

(二)课中计划

①就案例的背景信息做进一步阐述,然后对案例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明确主题,进行简要的课堂讲解,阐明观点(10分钟)。

②分组讨论,每组3~5人,告知讨论内容,明确小组发言要求(30~40分钟)。

③小组发言,每组5~8分钟(总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

④引导全班进一步讨论,并进行归纳总结,提炼问题的共性(10~20分钟)。

(三)课后计划

请每位同学选取一个角度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五、相关理论

(一)内生式发展

内生式发展是指以区域内的资源、技术、产业和文化为基础,以区域内企业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本地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最大化区域的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虽然对于内生式发展的描述各有不同,但是仍有一些相通的要点,包括以当地人为开发主体、培养当地的发展能力、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化的多元性和独立性、建立能体现当地人意志的组织、扩大地方自治权力等。内生式发展的内涵应当包括3个方面。

①地区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地方基于内部的生长能力,同时保持和维护本地的生态环境及文化传统。基于内部的生长能力强调的是摆脱地方发展对于外界资本的依赖,使本地人重新回归到主导自身发展的地位,激发源自地方内部的生长能力,这种能力包括积极应对外界挑战的能力、学习创新的能力、组织动员的能力等。

②为培养本地发展的能力,最好的途径是以当地人作为地区开发主体,使当地人成为地区开发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内生式的发展策略不允许外部力量剥削当地的利益,当地人应该成为地区开发的主要受益者。考虑到当地人对于本地的熟悉程度以及对本地利益的维护程度,应该吸收当地人参与到整个地区开发的过程当中。

③必需的措施是建立一个能够体现当地人意志,并且有权干涉地区发展决策制定的有效基层组织。内生式发展不仅是指导理念的变化,还涉及地方组织的变化,传统的由上而下的中央集权式的组织往往因过高的管理成本和低下的效率,已经不能满足地方日益高涨的发展需求。“内生”(Endogeneity)几乎是“自下而上”(Bottom Up)、“基层”(Grassroots)、“参与”(Participation)这些词汇的同义词。由于内生式发展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依靠基层力量推动的发展模式,而不是自上而下依靠行政命令推行的发展模式,显然建立一个有力的基层组织是进行开发的重要前提。在国内,目前这种组织的力量相对较弱,最广泛的基层组织代表为村委会,另外在一些家族观念浓厚的地区还存在着宗族力量。

“内生式”乡村建设应用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全新视角正获得国内外的日益关注,并逐渐形成将该理论视为研究“内生式”乡村建设的理论基础共识。基于①“内生式”乡村建设是一个目标多元、利益关系错杂、物质与非物质环境交织的过程,其综合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创造数个多元协商的动态决策网络,而行动者网络理论根据转译过程处理网络关系的探究范式,适用于具有多主体关系且信息不断反馈的持续性规划,这与“内生式”乡建中的多方合作格局的动态演化过程具有较好的契合性;②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线路跟踪研究范式以意愿目标达成一致为基础,与“内生式”乡建中重视公众参与和地方村民主导开发的目标也是一致的;③行动者网络理论平等对待人类与非人类行动者的思路,与“内生式”乡建关注政策、制度、规划、资本运作等因素的内生、外生属性对乡村建设产生的影响具有相关性。

(二)新内生式发展

新内生式发展是对内生式发展理论的完善,仍然主张依赖于“从下至上”的活动为主,但同时注重结合外部影响从而提升地方发展潜力。这种聚焦地方的发展模式号召以地方知识、地方资源和地方民众参与作为发展中心。由于依赖于地方的自由发展会导致多样化的差异性结果,因此,有必要探索一个新的评估方法以提高对地方发展过程的监控。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内部和外部影响之间的协调,地方行动者不仅可以通过自我认知实现自我赋能,从而开辟出适合于当地发展的灵活途径,而且这种地方赋能可以借鉴“自上而下”的参数趋向更加有效。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前后在西方国家逐步发展起来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其影响迅速扩大,并开始影响美英等国的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促进了企业管理方式的转变。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资本所有者在公司中地位呈逐渐弱化的趋势。与此同时,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政府部门、本地居民、本地社区、媒体、环保主义等的压力集团,甚至包括自然环境、人类后代等受到企业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客体等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他们有的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有的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有的对企业进行监督和制约。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或接受他们的约束。利益相关者管理与传统的管理方式最基本的不同在于,从企业的社会责任出发和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系统地考虑企业行为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利益,并对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强化其道德内涵。

当前,我国众多的旅游目的地已经步入成熟阶段,影响旅游发展的利益相关群体已渐渐浮出水面。此外,国际国内旅游竞争日益加剧,区域间旅游协作合作问题突显,这两方面的问题说明利益相关者问题成为旅游目的地可持续规划和管理中的一个新兴问题。

(四)行动者网络理论

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ANT)又称为转译社会学,最早由以卡龙(M.Callon)、约翰·劳(J.Law)及拉图尔(B.Latour)为代表的巴黎学派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提出,是指一项社会活动由不同角色的“行动者”共同参与来完成,各类行动者为实现参与该活动所赋予的利益而发挥不同的作用或功能,从而形成一个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网络,理论属于科学知识社会学领域。

行动者网络理论最初是作为分析“科学技术与社会如何相互构建”的方法论而被提出来的,科学技术是社会性的构建产物,在建构的过程中,所有的社会资源都会被调动起来,不仅涵盖了人类因素,还包括同样起着积极作用的非人类因素。可以认为,行动者网络理论发展了一种建构主义路径,它认为对一个社会系统或网络而言,人类和非人类的行动能力或参与能力在本质上没有区别,“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没有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每一个行动者就是一个节点,这种承认彼此间平等地位的网络具有去中心化和多中心化的特点。它的这种思维对科学社会学研究起到积极的影响,并引发了哲学、人文地理学、管理学等学科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广泛的应用。

(五)乡村多中心治理

多中心治理理论是以奥斯特罗姆夫妇(Vincent Ostrom and Elinor Ostrom)为核心的一批研究者在对发展中国家农村社区公共池塘资源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最早提出的。多中心治理的基本点是改变政府对于乡村社会的行政性管理和控制,让乡村内部的自主性力量在公共事务领域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这样一来,既可以降低政府直接控制乡村的成本,减少政府管不胜管所带来的失效问题,也使得乡村社会内部充满了活力。这种新的治理范式,基本目标是让乡村问题尽可能地内部化和社会化。构建合理优化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多中心治理结构,实现乡村建设与旅游开发的双赢,成为贡献于城乡统筹以及和谐发展的重大命题。

(六)旅游地生命周期

旅游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旅游地本身的发展又受客观生命周期的局限。一般地,旅游地生命周期包括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复苏阶段。在旅游地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的本质就是旅游地的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旅游地的发展要打破生命周期的“宿命”,必须延续现有主导旅游产品,及更新换代主导旅游产品。 cJYWE2rkUukuSwICQKSkEyqQA0kP7e5oqq5+4MomgVv5ZLECohD0tuZncCLYgrr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