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版前言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一书第三版出版不久,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编撰的《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就颁布了,相应的其他一系列新规范也陆续颁布,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混凝土结构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有了一些变化,本书再版时根据上述内容相应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则作为新的章节(第3章);另外,将教学内容中基本不涉及或目前工程中很少应用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删减,使本书更适合量大面广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需要。考虑到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方向的不确定性,编写时考虑了部分学生可能从事路桥工程方面的工作,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有区别的内容作为本书的附录进行了简单介绍,可在教学时参考。另外,由于目前工程中已经没有非对称偏心受压构件的使用,因此作者建议本书第5章的5.7 节“不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可作为选修内容。

本书第四版由朱彦鹏教授负责全面修改,张贵文副教授编写了第3章,周勇、王春青、张兆宁等对本书修改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研究生朱胜祥、马晓瑞、朱軻川完成书中部分习题的修改,在此对他们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由于本次修改量大,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3年2月 8KxfmYlfQPtMVAAgE2TvPtg36apD3FlfZTJgWKZEuiAawq/SG6Ao4jBSAYpaVXWD



第三版前言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一书第二版出版发行已有4年多时间,承蒙读者厚爱,使用情况良好。随着我国土木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 5009—200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颁布以后,2004 年作者对第一版进行了一次修改,出版了第二版。但是,就在第二版出版发行后不久,《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颁布使用,使第二版教材不能满足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要求,另外,幸喜2007 年本教材被增补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作者又开始了第三版的修改,在长达一年的修改过程中作者对第1章—第9章中的内容进行认真的检查和校对,并对第10章的内容进行了重写。

本书第三版是由主编朱彦鹏教授负责修改,王春青、周勇、张贵文老师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张兆宁老师帮助编写了第10章的10.6 节,在此对王春青、张兆宁、张贵文、周勇四位老师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作者希望各位使用者能关注本书,多提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完善。

编者
2008年8月 8KxfmYlfQPtMVAAgE2TvPtg36apD3FlfZTJgWKZEuiAawq/SG6Ao4jBSAYpaVXWD



第二版前言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一版出版后,经过三年的使用发现在编写结构、例题习题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刚刚颁布,因此,第二版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等规范进行了再版修订,在初版的基础上,对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并对第10章进行了全新编写。

本此修订由朱彦鹏全面负责,具体分工为:朱彦鹏负责第1章绪论,第5章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第8章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变形、裂缝及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第10章混凝土结构按我国《公路桥涵规范》的设计原理;周勇负责第2章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第3章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和第6章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张贵文负责第4章受弯构件斜截面的承载力计算和第7章受扭构件扭曲截面的受扭承载力计算;王春青负责第9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全书由朱彦鹏统稿。多名研究生参与了绘图和例题计算,在此对各位参与修订的老师和研究生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4年1月 Niml0vm2cv1xvtSEQbIJ4JLLzdfyPN92IGv7YoV5c2F3z9thiBF0e7b2xmTOtg/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