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t软件是一款三维参数化设计软件,它支持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ing,BIM)所需的设计、图纸和明细表等功能。本工作环节需要掌握Revit软件的基本概念以及Revit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
(1)了解Revit软件基本概念;
(2)熟悉Revit软件界面;
(3)掌握Revit软件基本操作。
了解Revit软件基本概念,熟悉Revit软件界面,掌握Revit软件基本操作,如图 1-1-1所示。
图 1-1-1
安装Revit软件,查询资料获取Revit软件的使用方法、专业术语及界面操作。
工作任务 1: 了解Revit软件基本概念(项目、项目样板、族、族样板、图元、类别、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任务 2: 熟悉Revit软件界面,并掌握其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任务 3: 熟悉Revit项目视图(平面视图、立面视图、剖面视图、详图索引视图与三维视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任务评价与分析
项目文件的后缀为.rvt。项目是单个设计信息数据库模型,包含建筑的所有设计信息(从几何图形到构造数据),所有的建筑模型、注释、视图、图纸等项目内容。如图 1-1-2 所示的项目,可在左侧项目浏览器中查看该项目的视图、设计图纸和明细表等。
图 1-1-2
样板文件的后缀为.rte。项目样板为新项目提供了起点,包含项目单位、标准样式、文字样式、线型、线宽、线样式、导入/导出设置等内容。Revit中提供了若干样板,如图 1-1-3 所示。也可以创建自定义样板,以满足特定需要。
图 1-1-3
族是组成项目的基础,也是参数信息的载体。在Revit中,所有构件图元均是族。族文件的后缀为.rfa。
族样板是创建族的起点。族样板中定义了族的类别,预设了创建该类别族时需要使用的辅助构件、参数等,方便族的创建。族样板文件的后缀为.rft。
Revit中的图元也称为族,共有 3 种类型的图元,即模型图元、基准图元和视图专有图元,具体分类如图 1-1-4 所示。
①模型图元:表示建筑的实际三维几何图形。它们显示在模型的相关视图中。
②基准图元:可帮助定义项目基准位置。
③视图专有图元:只显示在放置这些图元的视图中。它们可以对模型进行描述或归档,分为两种类型:注释图元是模型进行归档并在图纸上保持比例的二维构件;详图图元是在特定视图中提供有关建筑模型详细信息的二维构件。
图 1-1-4
类别:以构件性质为基础,根据图元的功能属性对族进行归类。
类型:根据族具体的一类属性参数进行分类。
如图 1-1-5 所示,双扇平开窗和单扇固定窗根据其功能属性,将其类别归为窗。不同的族可以根据不同属性划分为不同类型,如可以根据其尺寸、是否带贴面进行划分。
图 1-1-5
Revit是标准的Windows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双击快捷键的方式启动Revit主程序。启动完成后显示如图 1-1-6 所示界面,主要包括项目和族两大区域,分别用于打开或创建项目以及打开或创建族。在项目区域中,提供了建筑、结构、机械、构造等项目创建的快捷方式。选择不同的样板文件,将采用各项目默认的项目样板进入新项目创建模式。
图 1-1-6
界面的右侧有资源功能,包括新特性、帮助、基本技能视频及快速入门视频等。
单击左上角“应用程序菜单”
按钮,可以打开应用程序菜单列表,如图 1-1-7 所示。单击“应用程序菜单”右下角的“选项”按钮,可以打开“选项”对话框。如图 1-1-8 所示,在“用户界面”选项中,用户可根据工作需要自定义出现在功能区的选项卡和工具,并且自定义快捷键。
如图 1-1-9 所示,快速访问工具栏包含一组常用的工具,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工具使用频率,对该工具栏进行自定义编辑。
①将工具添加到快速访问工具栏中:在功能区浏览以显示要添加的工具,在该工具上单击鼠标右键,然后选择“添加到快速访问工具栏”选项,如图 1-1-10 所示。
②从快速访问工具栏中删除工具:在快速访问工具栏中浏览以显示要删除的工具,在该工具上单击鼠标右键,然后选择“从快速访问工具栏中删除(R)”选项,如图 1-1-11 所示。
图 1-1-7
图 1-1-8
图 1-1-9
图 1-1-10
③移动快速访问工具栏:在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任意一个工具旁单击鼠标右键,然后选择“在功能区下方显示快速访问工具栏”选项,如图 1-1-11 所示。
图 1-1-11
④自定义快速访问工具栏: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最右侧的
按钮,展开下拉列表(图 1-1-12),可以修改显示在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工具,选择底部的“自定义快速访问工具栏”选项,在打开的“自定义快速访问工具栏”对话框中可以调整工具的先后顺序、删除工具、添加分隔符等,如图 1-1-13 所示。
图 1-1-12
图 1-1-13
功能区提供了在创建项目或族时所需要的全部工具,包括选项卡、上下文选项卡和选项栏。
①选项卡:选项卡中包含Revit各主要工具,如图 1-1-14 所示。
图 1-1-14
②上下文选项卡:激活某些工具或选中图元时,系统会添加并切换到上下文选项卡(图1-1-15),包含绘制或者修改图元的各种工具以及各种阵列和复制工具等。退出该工具或清除选择时,该上下文选项卡将关闭。
图 1-1-15
③选项栏:选项栏默认位于功能区下方,用于设置当前正在执行的操作的细节。选项栏内容因当前所执行的工具或所选图元的不同而不同,图 1-1-16 所示为使用墙工具时选项栏的设置内容。可以根据需要将选项栏移动到Revit窗口的底部,在选项栏上单击鼠标右键,然后选择“固定在底部”选项即可。
图 1-1-16
项目浏览器用于组织和管理当前项目中包括的所有信息,包含项目中所有视图、明细表、图纸、族、组、链接的Revit模型等项目资源。Revit按逻辑层次关系组织这些项目资源,方便用户管理。展开和折叠各分支时,将显示下一层项目。图 1-1-17 所示为项目浏览器中包含的项目内容。项目浏览器中,项目类别前显示“
”表示该类别中还包括其他子类别项目。在Revit中进行项目设计时,最常用的就是利用项目浏览器在各视图中切换。
在Revit中,可以在项目浏览器中任意名称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搜索”选项,打开“在项目浏览器中搜索”对话框(图 1-1-18),可以使用该对话框在项目浏览器中对视图、族及族类型名称进行查找定位。
属性浏览器可以查看和修改用来定义Revit中图元实例属性的参数。属性浏览器各部分的功能如图 1-1-19 所示。
图 1-1-17
图 1-1-18
图 1-1-19
在任何情况下,按快捷键“Ctrl+1”,均可以打开或关闭属性浏览器;还可以选择任意图元,单击上下文选项卡“属性”面板中“属性”按钮将其打开;或者在绘图区域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选项将其打开。可以将属性浏览器固定在Revit窗口的任一侧,也可以将其拖拽到绘图区域的任意位置成为浮动面板。当选择图元对象时,属性浏览器将显示当前所选择对象的实例属性;如果未选择任何图元,则选项卡上将显示活动视图的属性。
用户打开项目三维视图,View Cube默认显示在屏幕右上方,如图 1-1-20 所示。通过单击View Cube的面、顶点或边,可以在模型的各立面、等轴测视图间进行切换。按住鼠标左键并拖拽View Cube下方的圆环指南针,还可以改三维视图的方向为任意方向,其作用与按住“Shift”键和鼠标中键并拖拽的效果类似。为更加灵活地进行视图缩放控制,Revit提供了导航栏工具,如图1-1-21 所示。默认情况下,导航栏位于视图选项卡的“用户界面”下拉菜单中,如图 1-1-22 所示。在任意视图中,都可以通过导航栏对图进行控制。
图 1-1-20
图 1-1-21
图 1-1-22
图 1-1-23
导航栏主要提供两类工具,即视图平移查看工具和视图缩放工具。单击导航栏上方第一个圆盘图标,将进入全导航控制盘控制模式(图 1-1-23),全导航控制盘将跟随光标的移动而移动。全导航控制盘提供缩放、平移、动态观察(视图旋转)等工具,移动光标至导航盘中工具位置,按住鼠标左键不动即可执行相应的操作。
视图控制栏位于Revit窗口底部、状态栏上方,可以快速访问影响绘图区域的功能,如图1-1-24 所示。视图控制栏从左至右分别为:视图比例、视图详细程度、视觉样式、阴影控制、日光路径控制、裁剪视图、裁剪边界可见性、临时隐藏/隔离图元、显示隐藏图元、临时视图属性、隐藏分析模型、显示约束。注意:由于在Revit中各视图均采用独立的窗口显示,所以在任何视图中进行视图控制栏的设置,均不会影响其他视图的设置。
图 1-1-24
①视图比例。视图比例用于控制模型尺寸与当前视图显示之间的关系。单击视图控制栏
,在比例列表中选择比例值即可修改当前视图的比例。注意:无论视图比例如何调整,均不会修改模型的实际尺寸,仅会影响当前视图中添加的文字、尺寸标注等注释信息的相对大小。Revit允许为项目中的每个视图指定不同比例,也可以创建自定义视图比例。
②视图详细程度。Revit提供了 3 种视图详细程度:粗略、中等、精细。Revit中的图元可以在族中定义不同视图详细程度模式下要显示的模型。如图 1-1-25 所示为在门族中分别定义“粗略”“中等”“精细”模式下图元的表现。Revit通过视图详细程度控制同一图元在不同状态下的显示,以满足出图要求。
图 1-1-25
③视觉样式。视觉样式用于控制模型在视图中的显示方式。Revit提供了 6 种视觉样式:线框、隐藏线、着色、一致的颜色、真实、光线追踪。其显示效果逐渐增强,但所需要的系统资源也越来越多。一般平面或剖面施工图可设置为线框或隐藏线样式,这样系统消耗资源比较少,项目运行较快。
“线框”样式是显示效果最差但速度最快的一种显示方式。“隐藏线”样式下,图元将做遮挡计算,但并不显示图元的材质颜色。“着色”样式和“一致的颜色”样式都将显示对象材质“着色颜色”中定义的色彩,“着色”样式将根据光线设置显示图元明暗关系;“一致的颜色”样式下,图元将不显示明暗关系。“真实”样式与材质定义中“外观”选项参数有关,用于显示图元渲染时的材质纹理。“光线追踪”样式将对视图中的模型进行实时渲染,效果最佳,但将消耗大量的系统资源。
图 1-1-26 所示为在默认三维视图中同一段墙体在 6 种不同模式下的不同表现。
④打开/关闭日光路径、打开/关闭阴影。单击日光路径图标
,可以对日光进行详细设置。在视图中,可以通过打开/关闭阴影图标
在视图中显示模型的光照阴影,增强模型的表现力。
⑤裁剪视图、显示/隐藏裁剪区域。视图裁剪区域定义了视图中用于显示项目的范围,由两个工具组成:是否启用裁剪及是否显示裁剪区域。可以单击图标
在视图中显示裁剪区域,再单击图标
启用视图裁剪功能,并通过拖曳裁剪边界,对视图进行裁剪。裁剪后,将不再显示裁剪框外的图元。
图 1-1-26
⑥临时隐藏/隔离图元和显示隐藏图元。在视图中,选择需要临时隐藏的图元,单击“临时隐藏或隔离”图标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可以根据需要对所选择的图元进行隐藏和隔离。其中,隐藏图元选项将隐藏所选图元,隔离图元选项将在视图中隐藏所有未被选定的图元。可以根据图元(所有选择的图元对象)或类别(所有与被选择的图元对象属于同一类别的图元)对图元的隐藏或隔离进行控制。
视图中被临时隐藏或隔离的图元,视图周边会显示蓝色边框。此时,再次单击“临时隐藏或隔离”图标
,选择“重设临时隐藏/隔离”选项,将恢复被隐藏的图元;或选择“将隐藏/隔离应用到视图”选项,此时视图周边蓝色边框消失,将永久隐藏不可见图元,即保存后无论任何时候,图元都将不再显示。
要查看项目中隐藏的图元,如图 1-1-27 所示,可以单击视图控制栏中“显示隐藏的图元”图标
,Revit将会显示彩色边框,所有被隐藏的图元均会显示为亮红色。
单击选择被隐藏的图元,选择“显示隐藏的图元”→“取消隐藏图元”,可以恢复图元在视图中的显示。注意恢复图元显示后,务必单击“切换显示隐藏图元模式”或再次单击视图控制栏中“显示隐藏的图元”图标
,以返回正常显示模式。
⑦显示/隐藏渲染对话框(仅三维视图才可使用)。单击图标
,将打开渲染对话框,以便对渲染质量、光照等进行详细设置。
⑧解锁/锁定三维视图(仅三维视图才可使用)。如果需要在三维视图中进行三维尺寸标注及添加文字注释信息,需要先锁定三维视图。单击图标
将创建新的锁定三维视图。锁定的三维视图不能旋转,但可以平移和缩放。
图 1-1-27
⑨分析模型的可见性。结构图元的分析线可隐藏或显示,这是一种临时状态,并不会随项目一起保存,清除此选项则退出临时分析模型视图。
Revit中常用的视图有平面视图、立面视图、剖面视图、详图索引视图、三维视图等。修改某一个视图中的信息时,其他视图会被同步修改。
平面视图属于二维视图的一种,用户可以在平面视图中直观地看到构件的平面尺寸与距离。如图 1-1-28 所示,平面视图包括楼层平面、天花板平面等。同一个楼层可以根据需要创建任意数量的楼层平面视图,用于表现不同的功能要求。如图 1-1-29 所示,用户可以通过单击“视图”选项卡→“创建”面板→“平面视图”下拉菜单,选择需要创建的平面视图类型。
图 1-1-28
图 1-1-29
在楼层平面视图中,属性浏览器显示当前视图的属性,如图 1-1-30 所示。单击“视图范围”后的“编辑…”按钮,打开“视图范围”对话框,可以定义平面视图范围及视图深度范围,如图 1-1-31 所示。
图1-1-30
图 1-1-31
平面视图范围:每个平面视图都具有“视图范围”视图属性,该属性也称为可见范围。视图范围⑦是用于控制视图中模型对象的可见性和外观的一组水平平面。主要范围⑤包括顶部平面①、剖切面②、底部平面③。顶部平面和底部平面用于设置主要范围⑤的上下边界。剖切面是确定剖切高度的平面,使低于该剖切面的建筑构件以投影显示,而与该剖切面相交的其他建筑构件显示为截面,如图 1-3-32 所示。
视图深度范围:视图深度⑥是视图范围外的附加平面,可以设置视图深度的标高,以显示位于裁剪平面之下的图元。偏移(从底部)④是视图深度的范围值。主要范围⑤的底部偏移值不能超过视图深度⑥设置的范围。
图 1-1-32
①—顶部平面;②—剖切面;③—底部平面;④—偏移(从底部);⑤—主要范围;⑥—视图深度;⑦—视图范围
默认的样板中已经为项目创建了东、西、南、北 4 个立面,通过双击项目浏览器中立面视图可以打开相应的立面,如图 1-1-33 所示。当用户不小心误删了其中的立面视图,可以单击“视图”选项卡→“创建”面板→“立面”下拉菜单→“立面”(图 1-1-34),在平面视图中放置立面符号,并选中立面符号,在 4 个方向的复选框中勾选需要观察的立面方向即可再次创建新的立面视图,如图 1-1-35 所示。
图 1-1-33
图 1-1-34
图 1-1-35
与平面视图类似,Revit立面视图也需要定义合理的视图范围,尤其是新建的立面视图,一般需要在属性浏览器中调整视图范围。在立面视图中单击属性浏览器中的“远剪裁”按钮,设置“远剪裁”的方案,如图 1-1-36 所示。
图 1-1-36
在实际项目中一般会将“远剪裁”设置为“不剪裁”,这样能保证观察到的视图范围不受限制,若设置为后两种情况(图 1-1-37),则需要通过拖拽剪裁平面端点来调整立面的查看区域大小。
剖面视图允许用户在平面视图、立面视图或详图索引视图中通过在指定位置绘制符号线的方式,对模型进行剖切,并根据剖面视图的剖切和投影方向生成模型投影。剖面视图具有明显的剖切范围,如图 1-1-38 所示,单击剖面箭头即可显示剖切深度范围线,可以通过鼠标自由拖拽此线。
图 1-1-37
图 1-1-38
单击“视图”选项卡→“创建”面板→“剖面”
即可创建剖面视图,与创建立面视图类似,创建完的剖面视图可以切换观察方向、调整视图范围与深度,如图 1-1-39 所示。
图 1-1-39
当用户在当前比例的视图中无法表达清楚部分节点信息时,需要在当前视图中为该节点添加详图索引,详图索引会以较大比例显示该视图的节点部分,并提供这一部分的详细信息,如图 1-1-40 所示。
图 1-1-40
当需要对模型的局部细节进行放大显示时,可以使用详图索引视图。可在平面视图、剖面视图或立面视图中添加详图索引,创建的这个详图索引视图称为父视图。在详图索引范围内的模型部分将以设置的比例显示在独立视图中,因此详图索引视图会显示父视图中某一部分的放大版本,且所显示的内容与原模型关联。
单击“视图”选项卡→“创建”面板→“三维视图”下拉菜单或者直接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中三维视图按钮,如图 1-1-41 所示,可以将视图切换至默认三维视图。
用户在绘制模型过程中往往需要打开多个视图,在多个视图间来回切换,切换的视图过多会导致计算机反应速度下降。此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关闭无须观看的视图,或通过“视图”选项卡→“窗口”面板→“关闭隐藏对象”工具,一次性关闭除了当前打开窗口外的其他视图窗口,如图 1-1-42 所示。
图 1-1-41
图 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