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

1.1.1 电子商务产生的背景

电子商务的产生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背景。

(1)20 世纪的后 40 年,电子信息技术和产业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结束了以往依靠廉价的石油发展工业的历史阶段,先后转向以微电子为核心的高新科技,依靠适度规模的生产、科学的管理和决策,以及更多的智能投入。电子信息技术对其他产业带来了倍增效应,为其他行业带来了大规模的技术革新和生产方式大变革。同样,电子信息技术对服务产业、商贸行业也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

(2)电子贸易早期发展的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资金转账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已有 30 年的历史,它能够提供很好的技术标准、安全机制及网络应用的经验,至今仍应用于许多集团公司、跨国公司。较长时期以来,电子资金转账(Electronic Fands Transfer,EFT)是国际金融界正规的资金传递手段,只需依赖“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所经营的SWIFT网及其开通的业务。

但是,由于上述应用都分别建立在各种专用网络或增值网络的平台上,这些网络的覆盖面有限,跨网传输不便,运作成本较高,因此多年来EDI和EFT的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制约,基本上用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国际贸易公司、跨国企业和国际金融机构,而为数众多的一般中小企业和区域内的金融机构还不曾涉及。于是,商界纷纷要求发展一种覆盖面广、使用方便,而且成本低廉的电子商务。

(3)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诞生了商业化的国际互联网Internet,这正好为电子商务在全球的创立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网络平台。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兰德公司基于一项战略咨询研究,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ARPA)合作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通信系统。此项研究成果被称为“分布式通信系统结构”和“分组交换数据传输技术”。后来的实践证明,这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1969 年 9 月,ARPA在此成果的基础上建成了实验性网络Arpanger。1973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和ARPA的合作小组开发了传输控制协议TCP(后来发展成为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层协议,即TCP/IP协议),使得异种机型的联网获得成功。由此出现互联网络Internet一词。采用TCP/IP协议的Arpanet成为当时Internet的主要网络,这就是互联网的雏形。

(4)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和全球经济贸易的规模发展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经济运作模式和商业运营模式。

世界上的许多事例不断地向人们展示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例如,自然资源的取用遍布全球;新技术的应用普及全球;新产品的制造分布全球;专业人才的竞聘流行全球;跨国公司的扩张漫延全球;企业竞争与兼并波及全球;国际经贸的规则及惯例通行全球;资本运作覆盖全球;金融危机殃及全球;经济萧条和经济复苏影响全球。这些事实说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都再也不可能采取闭关自守的国策,都必须参与到全球性的经济环境中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实施全球战略,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克服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现代的企业、商家及国家机器等组织都要寻求和采纳新的发展模式。

20 世纪 90 年代,全球经济和贸易的规模发展令人感到惊讶。例如,全球电信营业额在2000 年超过 1 万亿美元;全球每年日常外汇交易额超过 1.2 万亿美元;全球每年保险金额超过 2 万亿美元;全球EFT在 1995 年超过 4 万亿美元;全球服务贸易额在 1996 年超过 1.2 万亿美元;全球货物贸易额在 1996 年突破 5 万亿美元;全球各国用户消费支付超过 7 万亿美元;全球银行总资产约达 20 万亿美元;全球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之和接近 40 万亿美元。这些数据近几年来虽有波动,但是已经让人深深地感受到这种规模发展给全世界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机会。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运作模式和商业运营模式,大大降低了人类社会活动与经济活动的成本,提高了社会运行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对世界经济格局和贸易体制的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5)近半个世纪以来,全世界形成的多边贸易体制、统一的贸易准则与规范,以及先后建立的相关国际组织,为电子商务在全球的有序发展创造了条件。

从 1944 年成立的世界银行集团(World Bank,WB)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and,IMF)到 1995 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Organization,WTO),从《1947 年关贸总协定》(GZTT)到《1994 年关贸总协定》(GATT)、《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都已成为这些国际组织的成员,先后签约并接受了这些协定,承诺遵守世界统一的“游戏规则”,发展正当的经济贸易合作与竞争关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WTO。这是一个被誉为“经济联合国”的国际组织。它由一系列的贸易准则、规范和监督职能以及常设机构组成,对推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维持全球经济贸易秩序起着重大作用。我国在 2001 年 12 月 11 日正式成为WTO的第 143 个成员。显然,WTO对全球(包括中国在内)发展电子商务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

(6)世界主要的国家和组织对发展电子商务都持积极态度,并且采取了重要举措。

1992 年前后,美国政府提出了《国家信息高速公路计划》(NIIF)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计划》(GII),推动了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电子商务首先在美国兴起。美国政府认为,电子商务将在全球引起巨大变革,将引发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深刻变化,将是未来25 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因此将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作为其主要任务。1996 年 12 月,美国政府公布了《全球电子商务框架》(FGEC),提出了五条总体原则和九项问题处理建议,以推动电子商务在全球的应用。

1996 年年末,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由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提出的《电子商务示范法》,大大地推动了电子商务在全球的发展。1996 年 6 月,全球商业联盟发表了向各国政府推荐的《电子商务全球行动计划》第二版,提出了十项基本立法原则,各国对此达成了广泛共识,并被誉为“全球电子商务里程碑”。

1997 年年末,欧、美、亚、非等地区和国家在巴黎召开了世界电子商务大会,主要讨论了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政府作用、法律框架、交易安全等问题。

1998 年年初,欧盟提出了《欧洲电子商务行动方案》,主要对电子商务发展的行动原则做出了规定,目的是提高欧盟的全球竞争力,并制定了网络开放、平等接入、知识产权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1.1.2 电子商务的发展阶段

1. 第一阶段:基于EDI的电子商务

EDI在 20 世纪 70 年代诞生于美国,当时的贸易商们在使用计算机处理各类商务文件时发现,由人工输入到一台计算机中的数据有 70%来源于另一台计算机输出的文件,由于过多的人为因素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人们开始尝试在贸易伙伴之间的计算机上使数据能够自动交换,EDI应运而生。

EDI是将业务文件按一个公认的标准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由于EDI大大减少了纸张票据,因此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无纸贸易”或“无纸交易”。

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的大多数EDI都不通过Internet,而是通过租用的电话线在专用网络上实现的,这类专用网络被称为增值网(Value Added Natwork,VAN),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安全问题。但随着Internet安全性的日益提高,作为一个费用更低、覆盖面更广、服务更好的系统,Internet已表现出替代VAN而成为EDI的硬件载体的趋势,因此有人把通过Internet实现的EDI直接称为Internet EDI。

2. 第二阶段: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

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比基于EDI的电子商务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1)费用低廉

(2)覆盖面广

(3)功能更全面

(4)使用更灵活

(5)平等共享

3. 第三阶段:移动电子商务阶段

移动电子商务具有以下优势。

(1)通过个人移动设备来进行可靠的电子交易的能力被视为移动互联网业务最重要的方面。

(2)互联网与移动技术的结合为服务提供商创造了很多新的商机,使其能够提供更多种类的服务项目,并且能够根据客户的位置和个性提供服务,从而建立和加强其客户关系。

(3)由于其本身固有的特点,使移动电子商务非常适合大众化的应用。

(4)通过移动电子商务,用户可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服务、应用、信息和娱乐。

(5)服务付费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P6kHta8hlbjQXxbdDH7JYYF4I6zPz2zyU4HyjaS45Y4UqRROpkL+6aiNpTP23nr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