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实验一 绘制12色相环

1.1.1 实验目的

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的。色相,色彩可呈现出来的质地面貌。自然界中各个不同的色相是无限丰富的,如紫红、银灰、橙黄等。色相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

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了解原色、间色、复色。利用色彩的色相知识进行12 色相环的绘制。学生通过对不同色彩的感受、欣赏,让学生感受色彩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色彩感知能力。

1.1.2 实验任务

任务1: 下图是一副十二色相环:十二色相环是由原色,二次色和三次色组合而成。色相环中的三原色是红、黄、蓝色,彼此势均力敌,在环中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最终效果如图1.1所示。

图1.1

1.1.3 实验环境

准备工作:

需要准备铅笔、卡纸、直尺、水粉颜料或彩铅。

1.1.4 实验分析

任务1分析图如图1.2所示。

图1.2

1.1.5 关键概念

色相: 色彩呈现的面貌

人的视觉能感受到红、橙、黄、绿、蓝、紫不同特征的色彩,人们给这些可以相互区别的色定出名称,称呼到其中某一色的名称时,就会有一个特定的色彩印象,这就是色相。

1.1.6 实验步骤

任务1实验分解

(1)画出同心圆环,并等分为12 份,用红黄蓝三种原色分别画在如图1.3所示位置。

图1.3

(2)用等量的红和黄两种原色混合画在如图1.4所示,注意颜色混合均匀。

图1.4

(3)同样用等量的黄色原色与新得到的橙色混合画在如图1.5所示。

图1.5

(4)用同样的方法画出蓝色一侧的混合颜色,如图1.6所示。

图1.6

(5)用同样的方法画出黄色一侧的混合颜色,如图1.7所示。

图1.7

(6)用同样的方法画出红色一侧的混合颜色,如图1.8所示。

图1.8

(7)去除铅笔线稿,完成绘制,如图1.9所示。

图1.9

1.1.7 实验总结

通过此实验使学生理解色相,以及训练对色彩的敏感度和认识。使用水粉颜料,用手绘的方法制作色相环,而色相环的绘制只能使用三原色颜料调配,不能使用颜料中已有的颜色。因此在尝试调色的同时更能让学生理解色相环上的间色保持等间隔的色相差,两原色之间的间色数量相同等色彩原理。

1.1.8 实验评分

表1.1

1.1.9 实验结果物

按要求完成任务1,并贴卡纸上装裱。 hwf11IvWTZQ98GsguB083Jrqae4BzCCriKpXo6HNtFVrcbwY4B0v0GJ17f3cOma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