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三农”依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压舱石”

党中央一再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提出推进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深谋远虑的历史担当。我们理解,党中央实际上是在强调“三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战场,缓解“三农”困境的乡村振兴战略,则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基础上正确把握规律。中央强调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正是基于对发展现实的深刻洞察、对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可以说,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三农”的基础地位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三农”的保障作用也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大。“三农”的意义和价值将超越具体问题,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逻辑,支撑着中国这艘巨型航母劈波斩浪地驶向民族复兴伟大征程。

“三农”工作与乡村振兴融为一体,本身就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其中最需要补强的部分。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创造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纵览历朝历代,农业兴旺、农民安定,则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农业凋敝、农民不稳,则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所以说,没有“三农”的向好发展,就不可能有全局工作的主动和整体目标的实现。

“三农”工作不仅贯穿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也贯穿在发展目标的各个方面,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众多领域紧密交织,横向边界愈加模糊,承载功能愈加复杂。因此,“三农”问题不仅仅是“三农”本身的问题,它决定着我国发展的成色、社会的底色和文明的特色。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三农”是一个基础支撑和关键变量。国内大循环的核心是“内需”,而农村是最广阔的大市场,这个经验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被社会公认的事实。农民手里有钱了,基本保障不愁了,就会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成为拉动经济的强劲动力;国内大循环的本质是“流动”,农村不仅是需求侧,而且还是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升级的供给侧,特色农产品和蓬勃发展的乡村游、森林康养、研学体验,吸引着城里人到农村去创业创新,如此城乡融合,经济才能真正流动起来,才能成为一个充满市场活力的动态系统。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对“十四五”时期乃至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安排,为我们做好“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从国家推进生态文明战略转型的全局的要求和高度,深刻认识、科学谋划新征程上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内涵和方法路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以更高水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中国式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着眼“四化同步”要求,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同富裕”,保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推进的多业态振兴,是立足五大振兴内涵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发展的振兴,是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振兴。

在更深层面全面发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步伐越快、水平越高,制约农业农村的很多深层次矛盾会更加棘手,农业农村的短板和短腿也会更为凸显。破解这些难题,深化改革是根本动力,自主创新是最佳手段。在“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深入群众发现真问题,从更深层面的制度入手,既要细化落实现行有效的政策措施和改革要求,又要根据新情况、新态势进行调整创新,聚焦农村土地、金融、集体产权、经营体系等重点领域,不断完善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不断激活乡村发展的要素、主体和市场。

以更广视野全面谋划乡村振兴。“三农”问题从来就不只是“三农”领域的事情,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也不能只是“三农”内部的调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要关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这意味着我们在新的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带动的“新格局”中,更要有开阔的视野和全面的考量。一是要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抓好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生产保供能力;二是要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角度,既要抓好乡村建设,补齐民生保障的短板,又要推进新农人下乡入村与农民联合创业创新;三是着眼生态化的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创新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微观经济主体;四是要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局,激活乡村文化,带动群众参与,筑好数字化乡村治理的基石。总之,要妥善处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全局工作和乡村振兴等关系,为现代化建设夯实“三农”根基。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中国特色的“逆周期”调节。中国“举国体制”的直接表现,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也是霸权国家既不能企及,又恨之入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有效应对全球化危机的优越性。2022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他强调,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此次会议对未来中国如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促进经济增长、夯实国家现代化基础作出了系列新部署,也为乡村基础设施投入提供了新机会。对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贯彻落实,客观上势必会强化危机软着陆的乡土基础。

早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于1936年在延安会见美国作家斯诺时说到,“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了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所以,“乡村振兴”是中国在参与金融资本全球化竞争时期依靠自己的主权继续推进货币化和资本化的重要领域,更是当下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仍然维持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所在,是执政党在严峻的挑战面前所作的重要决策,是历史经验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发扬光大。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练好内功,夯实基础,把乡村振兴作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 qsEdAwKI95y6py4BIloKsXGPU+J5Qm442awmBQ9k3oDtYW5uI61hJzwLRHWSgtY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