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我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EMBA开设的这门课程,两个周末,授课四次(16课时),旨在探讨“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原理。不论是稳态期还是转型期,社会演化都有路径依赖性。基于常识,社会演化的三个主要维度——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各自都有路径依赖性。虽然,复杂系统的演化总是由许多偶然因素驱动的。伦理学,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各有自己的悠久传统。探讨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原理,必须兼顾中西伦理传统及其转型和交会,以及未来可能的演化路径。

沿着上述思路,由世纪文景于2021年10月出版的《情理与正义: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原理》,是在16课时的限制下,我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EMBA 2019级学员讲授的内容。而现在的这本书则是我为2020级学员讲授的内容。就内容而言,这两本讲义是“姊妹篇”,构成一部完整的讲义。就授课的方法而言,这两本讲义迥然有别。

网络课程的授课效果敏感依赖于技术,从而也塑造了我的授课方法。我常用两种方法绘制课程的“心智地图”:(1)首先在苹果笔记本电脑上使用“iThoughtsX”,这款软件最适合呈现课程各讲的主旨及相互关联。与其他思维导图的制作软件相比,这款软件的优势在于可方便地贴入大量插图,同时还可方便地写许多文字。(2)将大致成形的心智地图输出为PDF格式,在iPad Pro(必须是最高配置)上使用“Pen & Paper”,输入PDF格式的心智地图,补充各讲内容细节,我喜欢大量使用插图。这款软件的最大优势在于可沿对角线放大64倍,而其他软件通常只放大16倍(远不足以显示插图细节)。与方法(1)相比,方法(2)不适合写许多文字。

我的伦理学讲义“姊妹篇”,上篇所用的心智地图使用上述方法绘制,下篇所用的心智地图使用新方法绘制:首先在苹果笔记本电脑上使用思维导图制作软件“Xmind”构想课程的脉络,这款软件最适合读书笔记,清晰呈现思维脉络。它的劣势在于空间利用率极低。同样的视窗面积,它只能容纳不到10个主题,且不能有插图,许多分支必须被隐藏,这些分支仅在大范围移动视图时才可呈现。为提高空间效率,我用这款软件绘制课程的四讲主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称为“印刷版心智地图”;然后输出PDF格式到电脑,改用“PDF Expert”,大量贴图并写文字。这款软件不能沿对角线放大64倍,但仍可清晰显示最小号的文字。借助这一方法,我在心智地图里贴了大约250幅插图,并写了数千字,称为“课堂用心智地图”,PDF文档尺寸约为230MB。通常,我交给教务老师拿到复印店去制作的印刷版心智地图,面积大约1平方米。贴了250幅插图的“课堂用心智地图”,若由“PDF Expert”沿对角线放大10倍,就相当于面积从1平方米扩展为100平方米。网课的共享屏幕(13英寸)需要10至30秒的时间才可清晰显示细节,而且,这也是对我的苹果笔记本电脑(MacBook Pro)散热能力的考验。检索旧文档,我2018年在北京大学讲授“行为经济学”课程使用的心智地图,以方法(2)绘制,大约450幅插图,PDF文档尺寸为830MB。那时,我在课堂的投影屏幕上清晰显示细节常要等候30至45秒。我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EMBA 2018级学员讲授“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原理”使用的心智地图,以方法(1)绘制,大约350幅插图,iThoughtsX文档尺寸大约750MB,在投影屏幕上移动地图,需要20至40秒才可清晰显示细节。

选课同学人手一份“印刷版心智地图”,外加我在课程讨论群里发布的250幅插图,由这些课件组成一部教材,辅以提前两个多月开始的微信群课程讨论(参阅本书后附“第一讲之前的课程讨论群对话摘要”)。我在课堂上使用的心智地图,为便于在共享屏幕上讲解,可将每一讲的核心插图集中在同一屏幕,减少大范围移动视图时不可避免的时间延迟。

浏览《情理与正义》的目录不难看到,那里讲述的,是这一学科的常规内容。第一讲是“伦理”考源,中国的和西方的。第二讲和第三讲介绍伦理学主要流派——西方的、中国的、印度的。第四讲探讨“尼采之后的伦理学”,我向学员们推荐荣格的“自性化”学说——我称之为“每一个人的英雄之旅”。

姊妹篇,下篇与上篇的内容几乎完全不重叠,因为演化与创新不是这一学科的常规内容。在2011至2021年出版的英文著作中,以“演化伦理学”为主题的不过5种,我从中选了3种,算是参考书。关键是,西方学者阐述的演化伦理学始终难以摆脱哲学的规范视角,而我更愿意在科学的实证视角下阐述演化伦理学。故而,浏览了西方文献之后,我决定编写一部新的演化伦理学。当然,我的演化伦理学是跨学科的。首先是地球的演化史与生命的演化史(4课时),其次是社会的演化与伦理的演化,尤其侧重于生命系统各层级各子系统的“内平衡态”(4课时)。在社会文化层级上,内平衡态的一系列漂移,可视为转型期。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在两千年世界经济史的视角下,是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世界经济转型期的一部分——在这一转型期的目前阶段,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是人工智能技术。未来的20年,任何不从事创新的人类成员,以极高的概率,将被机器智能取代。这也意味着,创新能力将成为每一个人的核心价值。有鉴于此,未来伦理学应是关于如何激发每一个人潜在创新能力的伦理学。然而谷歌检索“创新伦理学”,几无例外,都是关于创新活动应符合伦理规范的条目。于是,我有充分理由占用最后的4课时,讲解我自己的“创新伦理学”,当然,以我一如既往的博采众长的讲课风格。创新有个体与群体之别,企业创新兼顾二者,与领导者的人格特质密切相关。

在“导论”(4课时)部分,我概述将要展开的课程主题,并讲解学期论文的要求。我要求每一位选课学员根据自己的企业经验写一篇关于合作伦理的作业(占总分的60%),我手绘示意图并详细讲解了“合作伦理”三要素——承诺、宽容、正义。在转型期社会,三者难以兼得,退而求其次,在局部社会网络寻求合作秩序。选课学员在课程微信群(2021年9月11日建立)的讨论(占总分的40%),两个多月的时间(网课开始日期是2021年11月20日),表达相当充分。我整理的书末所附“第一讲之前的课程讨论群对话摘要”,为这本讲义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铺叙。

最后,我感谢文景出版公司的两位老友——总编姚映然和编辑李頔,我与她们的合作,一如既往地体现着转型期中国社会“合作伦理”的三要素。

2021年12月18日,帕克兰寓所 kgs+xw7fRe/Z9UwjJhzqytJJ1i6Kn61grkL3fTDOBHvtSNpntXYRq4Yr7arksos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