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半导体工业的快速发展,感光元器件的性能得到大幅提高,数字摄影机的拍摄质量已经不低于原来的胶片摄影机,这促使数字摄影机在电影拍摄中被大量使用。胶片摄影机的影视图像是存储在胶片上的,而数字摄影机的优点之一就是拍摄的影视图像是数字形式的,存储在磁带机、硬盘阵列和固态的闪存器件等上。数字摄影机最突出的优势就是不怕浪费胶片,想拍几次就拍几次,这可是之前导演梦寐以求的。
最初的数字摄影机的数据存储在摄影机上,使用硬盘作为存储介质,但是硬盘较重,且其物理特性不适合摄影机的快速移动、摇摆等拍摄要求。随着闪存器件的发展,闪存的容量和存储速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闪存器件开始逐渐被数字摄影机所采用。拍摄完成以后,内存卡上被贴上标签,并交专人管理并将储存在内存卡里的影视内容导入剧组当时在拍摄现场的存储阵列中,等到恰当的时候存储阵列的内容将导出交给后期制作部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摄影机将机身和存储分离。数字摄影机演变为通过高速数据电缆连接(HD-SDI),以光纤等方式将影视数据直接存储在本地的存储阵列中。数字摄影机在拍摄过程中,边拍摄、边存储,减少了中间使用闪存的环节。这样的好处是避免了闪存的损害或者丢失所带来的拍摄影视资料的损失,同时数字摄影机也减轻了重量,提高了数字摄影机使用的灵活度,特别在拍摄的过程中,不会因为本机身的存储容量等问题影响到拍摄。但是由于数字摄影机带着数据线进行拍摄,所以也存在一些缺点。这些缺点在一些固定机位拍摄的时候并不明显,但在进行动态拍摄时,数字摄影机的数据线需要预先铺设,并做防护,否则很容易出现数据线脱落或者损坏而无法记录影视数据的情况出现。
WiFi网络的出现,初步解决了数据线的问题,但是随着4K和8K的出现,WiFi的传输速度和延迟响应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将当天拍摄的数字影视资料传送给远端的后期制作部门是个大难题。
5G的出现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没有5G出现的时候,由于摄影组拍摄外景的取景地一般都是风景优美、远离市区的地方,因此需要专人将存储影视资料的数字存储阵列送到后期制作部门。如果不在一个地区,还需要通过网络传输过去。
5G的应用彻底解决了这个痛点问题,数字摄像机在拍摄地同时将数字影视信号直接通过5G网络发送到后期制作部门的存储阵列上。一个镜头拍摄完毕,不仅在本地的导演可以对拍摄的质量进行检查,而且在远端的后期制作部门也可以看到,并对该段影视进行特效制作等工作。过去,导演将在拍摄电影后的第二天观看未经编辑的原始素材。随着数字设备的引入,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5G可以进一步改善这一过程。5G网络的超快速度可以使电影拍摄人员快速地将大量视频传输给编辑人员,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特别是在4K甚至是8K的时候,影片的清晰度很高,数据的容量也非常大,只有5G的快速网络才能够支持这么大数据量的快速传输。
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华为使用5G网络和5G设备首次完成了对阅兵式的4K超高清直播,并引入电影院线。不仅如此,5G快速网络还实现了阅兵式VR直播和多视角直播。如果依照传统的技术和网络条件,在直播之前需要提前布设各种布线,架设不同网络,这些布设活动还要受到通信距离、安全、场地等限制。5G的到来解决了这种困扰,这次的拍摄只需要一个很小的5G背包即可,而且这个背包不仅支持4K信号也支持8K信号的高质量稳定的回传,这完全满足数字电影的拍摄需要。这次阅兵式采用的5G背包使用华为mate20×5G版,5G手机结合便携式编码器,拍摄设备重量从之前35kg左右直接下降到3kg左右,减轻了摄像师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拍摄的轻便性。
2020年1月15日,《我想成为巴尔塔利》在普拉托(Prato)的首次拍摄中利用了5G快速网络,它用5G的高连接速度将拍摄的影视信号转到视频助手(Video Assist)中。视频助手是Blackmagic公司开发的一款适合新一代数字电影拍摄、现场制作母版记录,以及播出测试和技术评估的多用途解决方案。通过视频助手的视频信号可以帮助用户分析正在拍摄的影片质量,可用于现场制作监看和播出,甚至可以用于RGB分量示波器在调色时进行色彩平衡。借助于5G网络的低时延、高速度和高容量,通过5G网络连接到视频助手上的摄影机,其拍摄的影像即使在拍摄动态场景时也能够以4K质量实时观看素材,方便导演快速查看拍摄质量,同时存储摄像视频。
2021年2月11日,美国软件公司Frame.io发布了“摄影机上云”(Camera to Cloud, C2C)技术。Frame.io通过使用C2C技术让客户“瞬间”从摄像机上传图像并将其以数据流方式传输到世界各地的后期创意制作团队。该技术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制作时代,它是自数字电影制作以来在电影、电视、新闻和商业制作工作流程中的最大变化。Frame.io首席执行官表示:“在当今社会距离已经不是问题,远程工作已成为常态,Frame.io C2C改变了游戏规则。”该技术支持WiFi和5G网络,通过网络将视频文件发送到云端,使人们在异地可以实时观看视频。
电影拍摄中除了常规拍摄外,还有些要在特殊环境、特殊情况下完成的拍摄,例如水下拍摄、空中拍摄、特殊慢镜头等。这些拍摄都需要采用特殊的设备如高速摄影机、水下摄影机等特殊的摄影机,还要采用特殊拍摄方法如定时摄影、暗中摄影等,甚至还要使用非可见光如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激光等特殊“光源”来呈现微观世界中的微小物体,或者要拍摄水中鱼类、高速运动的汽车和飞机等特殊对象。
电影的部分片段,需要从空中拍摄一些镜头。目前常用的做法就是使用无人机进行航拍。早在2014年,我国电影《狼图腾》就已经用无人机拍摄电影了。现在都是使用点对点通信遥控系统对无人机进行操控的。采用WiFi网络技术,可以将无人机控制在300~500m视距范围之内,这对于一般的使用而言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拍摄电影全景时就会受到限制。
使用5G技术,无人机的遥控距离大大增加,理论上可以做到无限远,在有信号的地方都可以控制无人机的拍摄。无人机的操作对于网络时延要求非常高,如果时延太长,就会造成操作失误。5G网络具有超低时延的特性,优化后的网络能够降到毫秒级的传输时延(与4G LTE网络时延在50ms以上相比,5G能低于20ms,甚至达到1ms)。高速的网络使无人机能够快速响应控制器发出的命令,控制人员能够更精确地控制无人机进行拍摄。
除此之外5G还可以提供厘米级定位精度,而现有的4G网络在空中的定位精度为几十米(使用GPS协助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米级),因此应用了5G技术的无人机可以稳定悬停在指定位置进行拍摄,避免了拍摄角度出现偏差。
4G网络信号只能覆盖空域120m高度以下的范围。在高空拍摄纪录片的时候,拍摄高度往往需要超过120m,这种情况下使用无人机容易出现失联状况,而采用有人飞机则成本会增加太多,同时航空审批也会更复杂。5G所采用的Massive MIMO大规模天线阵列和波束赋形技术,可以灵活自动地调节各个天线发射信号的相位,不仅可以调节水平方向,还可以调节垂直方向。5G利用一定高度目标的信号覆盖,满足国家对500m以内低空空域监管要求和未来城市多高楼环境下无人机120m以上的飞行需求。
在航拍峡谷内部等特殊位置的时候,使用WiFi网络就会出现无人机控制距离短、部分地方没有信号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拍摄的进度和自由度。而使用5G技术的无人机进行拍摄,只要有5G信号就可以满足电影拍摄的要求。
目前无人机航拍的高质量视频文件都是存储在无人机里的,接收端看到的图像都是使用WiFi网络回传的低分辨率、低码率视频。如果无人机坠毁或者内存卡损坏,拍摄的视频就将毁于一旦。使用4G LTE蜂窝通信技术的无人机,如果基站覆盖到位,理论上可以不受限制;但是受4G带宽的限制,图像回传能力只有720P(分辨率1280×720像素)左右,无法满足电影的拍摄需要。随着5G应用在无人机上,无人机航拍可以使用5G的高带宽,将4K或者8K图像直接回传到专业图像监视屏幕上,导演可以依据要求进行调整,并重新拍摄。相比于传统无人机只能用单镜头相机拍摄,有5G加持的无人机可以吊装360°全景相机,进行多维度拍摄。5G提供D2D(Device to Device)通信能力,可以让无人机与无人机之间实现直接通信,让多个无人机组成机群,从不同角度协同拍摄,为导演的创作提供更好的素材。
有些电影片段特别是一些纪录片,需要在水下取景。水下拍摄面临着极高的专业性要求:首先要求摄像师必须会潜水;其次水下拍摄需要使用特殊设备,重量不能太重;再次潜水员由于使用的是压缩空气瓶,因此潜水时间不能太长,一般在1h左右。除此之外在水下拍摄时还有光线、洋流、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都决定着水下拍摄周期长、费用高、风险大。在每次拍摄前,导演都要和摄像师沟通,然后摄像师下水拍摄,摄像师在拍摄完后上岸检查拍摄的情况。经常一组镜头要拍摄很多次才能达到导演要求,就算是导演与摄像师一同下水进行拍摄,也没有办法仔细鉴别在水中拍摄的影像。
5G的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5G信号能够穿透水进行数据通信。将5G运用在水下拍摄,导演可以在船上或者陆地上通过专业的电影监视器来查看摄像师拍摄的影像,还可以通过5G通信网络告知摄像师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大缩短了水下拍摄的时间,降低了工作强度,节省了拍摄费用。
2017年11月23日,以“和创未来,智连万物”为主题的2017年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隆重召开。中兴通讯在本次盛会上重点展示了六大5G业务,其中之一就是使用5G技术的高带宽、低时延来实现远程控制无人潜水艇。通过5G将无人潜水艇拍摄的画面实时传输给水面上的舰船,舰船根据拍摄到的图像远程控制无人潜水艇。5G的这项技术也可以使用在电影拍摄中,使用无人潜水艇代替摄像师进行拍摄。无人潜水艇不需要氧气,可以长时间在水下拍摄,大大延长了拍摄的时间。
除此之外,纪录片中对野生动物的拍摄也是5G的一个重要应用。一般来讲,对野生动物的拍摄主要使用远距离超长焦镜头、伪装后拍摄、操控机器人或者把相机安置好遥控拍摄等方法。传统的遥控伪装拍摄面临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拍摄的时机无法掌握,只能采取动感捕捉或者是遥控拍摄;另外一个问题是拍摄的高质量画面存储在机器本身,野生动物很容易对设备造成破坏导致拍摄影像的丢失。采用5G网络下的遥控伪装拍摄可以使用5G的高带宽,将4K或者8K图像直接回传到本地存储设备上,并且导演可以通过专业图像监视屏幕,依据要求调整镜头甚至重新拍摄,这提高了拍摄质量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