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文明为西方的文化和科学奠定了基础。希腊文明的历史(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大约公元前750~前100年),充斥着战争、领土扩张、奴役、歧视和暴力。但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科学、哲学、工程、贸易、医学、教育和艺术也取得了巨大进展。
一位研究古希腊时期的当代心理学家,很可能要确立与心理学相关的系统性知识的三个主要源头。第一个源头来自希腊哲学及其众多分支,包括伦理学(研究道德观和行为)、形而上学(哲学)和认识论(研究认知)。第二个源头涉及包括医学在内的自然科学。第三个源头位于神话学之中(见表2-2)。
表2-2 希腊文明中的心理学知识:概览
当时希腊人对心理有哪些了解?本章接下来的部分描述了古希腊的哲学家、医生和自然科学家对心理的研究中的主要发现。总的来说,他们大部分研究发现根植于典型的希腊人对于和谐、均衡、秩序和美的信仰。
在古希腊,身体与灵魂的划分是被普遍接受的。那时出现了两种思想派别。第一个派别认为,人类灵魂与其他实物一样起源于同一种物质。 唯物主义 (materialism)是这样一种基本观点,即精神生活的事实可以在物理层面通过物质的存在和性质进行有效的解释。唯物主义观念否认任何“精神”的存在,而是将其当作物理或生理的过程。第二种思想派别是 唯心主义 (idealism),唯心主义宣称非物质的灵魂对于物质之躯来说是分离且相对独立的。
古希腊许多早期的唯物主义者都是原子论者。 原子论 (atomism)认为物质是由许多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组成的。尽管在今天一些人看来,原子论可能显得朴素天真和过于简单,但这种“过于简单的”观点经过几个世纪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极其复杂的世界观。第一份论述原子论者观点的文字资料提到了留基伯(Leucippus,公元前5世纪)和泰勒斯(Thales,公元前640—前546)。泰勒斯是一个几乎对所有事情都感兴趣的科学家。他研究过哲学、历史、科学、数学、工程学、地理和政治。他是最早对所有自然现象,包括精神活动,做出唯物主义解释的思想家之一(Brumbaugh,1981)。
泰勒斯的追随者包括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公元前611—前547)和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公元前550—前500)。这三位思想家都居住在米利都城,在今天作为米利都学派代表人物为人所知。他们的观点被认为是 物质一元论 (material monism)这一传统的精髓,他们认为所有事物和发展,包括心理过程在内,无论它们有多复杂,都有一个相似的物质本原。阿那克西米尼认为,空气是一切事物的起源,包括可被比作生命气息的灵魂在内。而泰勒斯认为水是所有事物的本源。阿那克西曼德则相信存在一种特别的组织原则或源头,他称之为“无限”(希腊语:apeiron),并认为生命起源于一种温暖与潮湿之地,人类是由鱼逐渐进化而来的。这些都是关于人类发展的早期进化观。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公元前530—前470)提出了一个复杂的灵魂概念——psyche(灵魂),他认为灵魂是由永生之火这种特殊的粒子组成的。在这个系统内部,灵魂的强度和质量都依赖于火焰的品质。比如,醉酒就与灵魂的潮湿有关,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状态。肉体的死亡同样意味着灵魂的死亡。赫拉克利特描述了觉知(awareness),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意识(consciousness)的不同状态。他把睡眠与清醒之间的差异归结于身心之间联系的或强或弱。赫拉克利特还建立了这样一种理论:人们通过呼吸来获取他们的智慧,而在睡眠时心理容量变小了,因为他们的感觉器官暂时关闭了(Kirk, Raven, & Schofield,1995)。
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约公元前490—前430)延续了唯物主义的传统。他对修辞学(一种运用语言的艺术)和医学做出杰出了贡献。他坚持认为,人类灵魂比赫拉克利特所说的要复杂得多,灵魂并不是由一种而是由几种成分组成的,包括火、水和空气。恩培多克勒相信,不仅人类有灵魂,动物和植物也都有灵魂。对于人类来说,灵魂与血液相联系,因此也与心脏相联系。克罗顿的阿尔克迈翁(Alcmaeon,约公元前500—前450)发展出一种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感觉和思维与大脑和神经系统有关。动物因为有大脑,所以也应该有灵魂;但是它们只能运用感觉,而人类却有独特的智慧能力。阿尔克迈翁假设:心理意识的不同状态是由体内血液不同的活跃和平衡状态引起的,当血液处于激活状态并填充至各个关节时,这个人就是清醒的。在阿尔克迈翁的学说中,我们发现了在数个世纪之后出现的理论的初期痕迹,这些理论描述了不同的身体“平衡状态”影响着个体的功能。与之相似的理论也出现在古代的其他地域,包括印度和中国,我们在下文中将会看到。
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公元前460—前370)也许是最具影响力的希腊哲学家,唯物主义者。他至少有两个假设对当今心理学家非常重要。第一,德谟克利特认为,灵魂是由原子组成的。它们是圆形的火原子,提供着身体的动力,也就是生命。如果肉体毁灭,灵魂将不复存在,因为原子也会消散。因此,德谟克利特将人的内在体验解释为灵魂的活动,它也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第二,德谟克利特创建了一个关于灵魂位置的三中心理论。他认为灵魂的原子在人体的三个不同层面上特别活跃:大脑周围、胸膛和心脏附近、肝脏区域。位于大脑周围的原子负责思考,集中于心脏附近的原子与情绪过程有关,而那些围绕肝脏旋转的原子则掌管着需要和欲望。他的观点是关于心理功能之原因,以及调节心理的身体机制之定位的一种早期理论。
与德谟克利特一样,伊壁鸠鲁(Epicurus,公元前341—前271)也认为这个世界的基本成分是原子这一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人类的灵魂是由火和空气的原子组成的。灵魂中的火原子越多,灵魂就越活跃。所有的心理过程、意识状态都可以通过物质论、原子论将其解释为原子集中度的不同状态。在本章中,我们还将数次回顾伊壁鸠鲁的观点。
现在我们来看斯多葛学派(Stoicism),它是古希腊另一个唯物主义者理解灵魂的例子。这个名字源于希腊语,是指雅典的柱廊,据称这个学派的成员经常聚集于此。我们可以从基提翁的芝诺(Zeno of Citium,公元前344—前262)、克里安西斯(Cleanthes,公元前331—前232)和克里西波斯(Chrysippus,公元前280—前206)的作品中了解到这种哲学运动。根据斯多葛派学者的观点,这个世界由一种消极的物质和一种积极的力量所组成,后者被称作“普纽玛”(pneuma)
。作为普纽玛和物质互相作用的结果,世界呈现出四种类别或层级。普纽玛参与得越多,物质就越积极。举例来说:第一层级是自然,普纽玛在该层级的影响相对不重要;在第二个层级,普纽玛更为活跃并负责物质的成长和繁殖,这是植物的层级;第三层级是动物王国,在这里普纽玛更加动态化,不仅使物质成长和繁殖,而且还赋予它们感觉和知觉;第四个也是最高层级的互动就是人类层级,普纽玛以最终极的形式代表了人类灵魂,而灵魂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唯心主义者的观点挑战了唯物主义者的大部分假设。唯心主义是这样一种基本观点,它认为精神生活的事实都可以从精神层面进行有效的解释。灵魂是非物质的、不朽的,而且可以独立存在,与肉体相分离。唯心主义者的观点在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的学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是最常被引证的希腊哲学家之一。他发起了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哲学视角,被世世代代的思想家所研究和发展。柏拉图提出,世界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描述。第一个维度是理想形式(the ideal forms)的世界(也就是基本的现实)。第二个维度是由神创造的物质世界。第三个是心理世界,它是理想对物质的一种反映。这种反映是怎么发生的?在柏拉图著名的寓言(一种扩展的隐喻或想象)中,人类居住在一个想象的洞穴中,他们观察洞穴墙壁上各种物体的反映。这些反映仅仅是现实的复制品,但人类却相信这些反映就是“真实的”世界。人类的身体只是为灵魂提供了一个临时的居所,而灵魂是理念世界(the world of ideas)的一部分。灵魂穿梭于理念世界,免于尘世的忧虑和欲望。当灵魂回到人的身体之中,它可以回忆起在理念世界中所获取的知识。
柏拉图认为,人们的社会性差异可归因于他们灵魂质量的天生差异。
尽管灵魂是一种不朽的、不可分的和非物质的实体,但是可以从三个层次来了解它的功能。这就是灵魂的三元论,也即精神活动三分法,它们出现在各种心理学理论中,包括大多数当代的理论(在心理学语言中,三元的(triarchic)代表任何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或由三种原则支配的事物)。最高层次是理性灵魂,它负责抽象的思维和智慧;大脑是理性灵魂的临时港湾。第二层次是情感灵魂,它与心脏区域相关联;情感灵魂是情绪化的、勇敢的和无畏的。最低层次的灵魂则负责欲望和需要,它与腹部区域有关。
柏拉图认为,人们的差异是由于他们灵魂的质量不同所造成的。哲学家和统治者可能拥有最高质量的理性灵魂,战士则拥有强烈的情感灵魂,奴隶应该具有明显的欲望灵魂。根据柏拉图的观点,人类的大型群体也是根据他们灵魂的质量来分类的。比如说,希腊人可能拥有最先进的理性灵魂,居住在北欧的部落多半拥有情感灵魂,而埃及人则拥有那种较低级别的灵魂。社会功能也遵循类似的原则。因为最高级的灵魂理应统治最低级的灵魂,所以理想的状态应该是这样安排的:明智的贵族统治,英勇的战士作战,其他人则从事生产、建设、修理、烹饪、清洁、采购和销售(见表2-3)。有几分类似的观点——根据人们的自然技能、身体素质甚至大脑尺寸来区分人类,在19世纪及以后又再次出现,试图为社会和种族隔离的政策进行辩护。
表2-3 柏拉图的灵魂观
柏拉图关于不同现实(different realities)的理论在心理学历史上留下了它的痕迹,而且至今仍然举足轻重。事实上,柏拉图关于知觉的学说可能颠覆任何一个人有关内在体验的假设。正如你还记得的,柏拉图认为物体的现实,也就是我们的感觉所探测到的,并不是真实的,而只是对构成真正现实的非物质理念的一种反映。这些或类似的关于人类知觉的基本假设占据了许多杰出哲学家的思想。(其中一些观点将在本章后面以及第3章、第4章和第12章中进行论述。)柏拉图观点的各种应用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影响,比如,与视觉艺术、文学和电影摄影有关的正在进行的讨论。一些主要的神经生理学家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我们知觉的背后是什么(Kandel,2012)?请看下面的案例参考。
旧理论的当代应用
柏拉图和《黑客帝国》 。你看过《黑客帝国》( The Matrix )吗?这部电影描绘了虚拟世界的神秘和混乱。这个世界对其居民来说似乎是真实的,但它实际上是由纯粹的观念构成的。恶意的机器大帝控制了活在这种幻觉之下的人们。最终,一个电脑程序员得知了关于两个世界的真相,然后加入了一场反抗机器大帝的叛乱,以从这个“梦幻世界”的奴役中获得自由。《黑客帝国》在今天依然是一部最发人深省和激动人心的电影之一。它不仅激发了你的想象力,同时也蕴含着教育价值。这部电影在本质上提出并探讨了柏拉图的认知理论:世界的现实是通过感觉“给予”我们的,而我们无法了解超越我们感觉的事物;我们人类依然困坐在“洞穴”中,错误地以为墙壁上的影子就是真实的世界。然而,这种说法也并不完全是消极的,它激发了批判性思维。举个例子,如果有一种现实超出了我们的感觉能力,那么是什么阻止了我们去研究它?或者说,如果古老的神话和传说告诉我们一个超出大多数人理解范围的更宏大且丰富的故事,那又会怎么样?最后,如果人们因为自身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坚信自己的心理“现实”,那么我们就不能研究这些现实了吗?正如你能看到的,古老的理论和寓言(比如洞穴寓言)可能激发新的、现时的问题。
如果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关于这部电影中展现出来的思想和其他与思维、意识有关的概念之间的联系,可以阅读由威廉·欧文(William Irwin)所著的《黑客帝国与哲学:欢迎来到真实的荒漠》( The Matrix and Philosophy )一书。
作为柏拉图最杰出的学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提出了一种关于灵魂及其与肉体关系的原创理论。这一理论通常被称为 形质论 (hylomorphism),这个词由希腊语“物质”(hulê)和“形式”(morphê)组成。他在自己的手稿《灵魂论》( De Anima )中将灵魂形容为身体的“形式”,而身体也是灵魂的“物质”。你应该会记得,在亚里士多德之前,那些坚持唯物主义观的哲学家认为灵魂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物质。而另一方面,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一种非形体的物质。亚里士多德整合了这些观点。他把灵魂视作身体内一种活跃的、创造性的势力:具有身体的形式但不是身体本身。他通过宣称身体与灵魂相互依存而将两者结合,并坚持认为活体脱离了灵魂无法存在,反过来灵魂也无法脱离活体而存在。
1.最早关于梦的专业解释很可能出现在
a.古希腊 b.法国
c.古美索不达米亚 d.美国
2.物质的认为所有事物和发展,包括心理过程在内,无论它们多么复杂,都有一个相似的物质本原。
a.唯心主义 b.原子论
c.普纽玛 d.一元论
3.精神生活的事实可以从精神层面进行有效解释这一基本观点被称作
a.唯物主义 b.三元论观点
c.原子论 d.唯心主义
4.请比较和对照希腊学说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5.请解释柏拉图洞穴寓言的含义。
在同步网站上浏览更多的练习题。
他认为灵魂掌管着个体的能力或才能:营养(生长和生殖)、知觉(对现实的反映)、理性(与思维有关的最高功能)。在所有的生物体中,只有人类的灵魂拥有全部这三种能力。它们不是相互独立的实体而是相互联系的功能。他进一步发展了在希腊人中普遍的观点,即将心理功能或技能划分为三种类型:(1)与生长和力量有关的功能;(2)与勇气、意志和情绪有关的功能;(3)与逻辑和推理有关的技能。此外,亚里士多德同样将心脏作为重要活动的中心,并认为血液应该是灵魂活动的一个源头。他将大脑作为血液的“冷却剂”。当我们通过成语和惯用语研究今天的大众信念时,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在许多文化中,人们都将大脑作为理性的中心,起到“冷却”或抑制心脏“火热的”情绪冲动的作用。
希腊人关于物质和灵魂的早期观点,应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们关于人类认知的观点,包括感觉、知觉和思维。许多关于人类认知基本原理(第13章)及其应用的当代辩论都源于古希腊的著作。
希腊哲学家表达了关于认知机制的许多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成为 认识论 (epistemology)的基础,它是一个研究知识的本质及其基础、外延和有效性的哲学分支。早期的认识论几乎完全产生于观察以及批判性的讨论。当时还没有实验室实验或者量化研究。然而,关于人们如何视、听、记忆和思考的聪明假设,仍然是古希腊人掌握精确知识的宝贵的指示器。学者之间最基本的差异在于他们对认知及其机制的主要源头的解释。我们来看看以下几种观点。
唯物主义者分享着这样几个重要的假设。第一,他们普遍相信灵魂对现实世界发生的事情起到探测器的作用。个体的经验赋予了人们精确描绘外部世界的能力。感觉是思维的基础,没有感觉,思维是不可能的,而思维帮助人们解释他们的感觉。当人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幻想和抽象判断去解释某事时,就有可能发生错误。
第二,尽管存在一些差异,但希腊的唯物主义者普遍支持这样一种观点:我们能够感觉到物体,是因为物体有放射或“放电”的特质;物体散发出的是物质微粒或者不同形态和形式的原子。它们对我们的感官造成印象,因此唤起了感觉系统和思维。这种观点后来被称为感觉的 流出论 (emanation theory),直到几百年前人们还把它当成一种科学理论。感觉到底是如何运作的?举个例子,阿尔克迈翁是运用相似性原理解释知觉运作的先驱之一。根据他的理论,人类的眼睛里包含诸如火与水之类的物质,因此眼睛能够接受同样含有火与水的物质。人类的耳朵里含有空气,因此能够使我们听到经过空气传达的声音。这些是关于人类感觉特殊化的最早观点。后来的科学通过许多精细的方式发展了这些观点,但是核心的解释原则仍然相同。
第三,大多数唯物主义者(包括德谟克利特)认为,物质的属性比如颜色、味道、声音和气味并不属于原子。类似的特性比如甜的味道或白的颜色也不属于原子层级,因为原子既不是甜的也不是白的。所有这些感觉都是灵魂原子与外部世界原子相互作用的产物。这些观点为17世纪关于人类知觉第一性和第二性的讨论奠定了基础,我们将在第3章中对此进行描述。
第四,希腊的唯物主义者试图解释思维的基本机制。比如,伊壁鸠鲁就提出过这样的理论:人们将一些印象联合从而形成简单的概念;然后,把具体的概念相互进行比较,发现其中共同的特征;最后,抽象的概念就此形成。人类灵魂并没有任何天生的图像,概念的形成是经验的结果。就拿梦来说,一个做梦的人在梦中处理那些白天躲避的忧虑。语言同样也有自然起源,语言的习得经历了许多次辨认物体和赋予其意义的尝试。人们尝试将物体和声音联系在一起,然后,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们学会通过不同的声音来辨别物体,不同的语言就形成了。这些关于语言的观点与20世纪行为主义学者的研究遥相呼应。
而在挑战了唯物主义观点的柏拉图看来,人类拥有两种知识。一种知识来自人们的感觉——它就是我们的观点:你也许在故事里看到了某件事或某一面,而其他人可能看到了不同的事件或方面。因此,观点并不能代表真正的知识。个体可以从不朽的理念中学习真知(truth),理念是你储存在脑海里、先于这些概念而存在的。灵魂通过回忆而获取普遍和真正的知识:它们回忆起自己在游历不朽的理念世界中所获得的体验。柏拉图关于知识先于经验而存在的观点,深刻地影响了包括我们这一代在内的许多心理学家。
1.研究知识的本质及其基础、外延和有效性的哲学分支被称为
a.形质论 b.理性
c.认识论 d.唯心主义
2.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拥有这些个体的能量或能力:营养、知觉和
a.情绪 b.理性
c.运动 d.记忆
3.请解释感觉的流出论。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另一种独特的关于认知的观点。正如你还记得的,与德谟克利特和恩培多克勒一样,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感觉的主要来源是外在世界的物体。然而,亚里士多德发展出了一种相当独特的特殊感觉机制的观点。与众多的唯物主义前辈不同,他并没有运用流出论来解释感觉。感觉的过程就是通过拥有接收功能的身体器官获取一个物体的某种形式,比如通过眼睛、耳朵、舌头,等等。任何物体都能激发感觉,但是必须要在特殊的环境中这个过程才能发生。比如,听力要求空气,视力要求光线,等等。如果没有特殊环境中物体的影响,感觉器官就无法产生任何图像。亚里士多德命名了五种主要的感觉类型;它们在今天被视为几种基本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人们如何管理自己的感觉?个体的灵魂会运用关联的机制,包括在这些感觉中间进行巩固、比较和区分。
对大多数希腊思想家来说,情绪主要被视为现实的逻辑反应这一过程中的“入侵者”。它们是必要的过程,尽管经常是过分和不适当的。人们应该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避免它们干扰理性。
大多数原子论者将情绪与灵魂粒子的特殊活动联系在一起。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都相信是原子运动导致了情绪。举个例子,积极情绪与圆润平滑的原子运动有关,而消极情绪与带刺的原子和那些没有遵循平滑轨迹的原子运动有关。亚里士多德并不认同这些原子论者,他在《灵魂论》中写道,人类的情绪反映了身体的生物活性。类似的观点,将情绪视作与生理反应有关的过程,后来在19世纪和20世纪也出现了(Cannon,1927;Lange,1912)。
关于动机的观点主要出现在有关伦理或者道德行为准则的学说中。赫拉克利特思考了需求的相对性:动物经常渴望的东西,而人类不会渴望。人们通过对立的体验而了解到快乐和不快。健康的个体不会关注他们的健康,而疾病却让健康讨人喜欢。类似的观点同样适用于饥饿和疲劳(Kirk et al.,1995)。德谟克利特则区分了主要动机及其次生效应,也就是,内在冲动和外在事件引起的反应。
希腊人相信过度的欲望是有害的。举例来说,伊壁鸠鲁就区分了三种类型的需求。第一种涉及了生存所必需的自然欲望,比如饥渴;第二种包含了自然的但并不是必要的欲望,比如想吃稀有或昂贵的食物;第三种则由“无用的”或“无意义的”欲望组成,它们包括了对权力、财富和名誉的渴望。这些欲望是很难满足的,主要是因为它们是无止境的。而且,它们也不会让人快乐。20世纪的心理学家和治疗师,比如卡尔·罗杰斯和亚伯拉罕·马斯洛,围绕着相似的观点建立起了他们的心理学理论:如果人们过度沉湎于金钱、财富和控制他人,他们可能会很容易失去幸福。伊壁鸠鲁同样告诉人们,人生由三种不同类型的事件组成:第一种涉及不可抗力,对于有些事我们是无能为力的;第二种关乎机遇,人们在这一层面也很难有所掌控;第三种是可控事件,人们应该了解这类情况并学会如何应对它们。
自我控制是一种重要的美德。根据德谟克利特的观点,一个理性个体的标志是他能够与欲望做斗争。尽管有些错误的断言称伊壁鸠鲁鼓励人们要无忧无虑并满足每个渴望,但他确实教导人们不要过分追求无用的需求并且让自己摆脱不必要的恐惧(包括对神和死亡的恐惧)。如果一个人可以消除对未来的恐惧并满怀信心地面对它,那么他就会抵达欢乐和宁静[所谓的心平气和(ataraxia)]的状态(Annas,1994)。在伊壁鸠鲁看来,回避痛苦比追求快乐更为重要。同时,他更看重智力乐趣而不是肉体享受(Long & Sedley,1987)。
然而,人们如何实现节制和自我控制?在希腊人的教义中,与人类需求或情感有关的灵魂功能,要比与思维和逻辑有关的理性灵魂活动“低”一级。德谟克利特把心脏称作“愤怒的女王、保姆”,并认为肝脏附近的灵魂原子与欲望有关。斯多葛派学者提供了两种实用的方法来处理令人不安的欲望或情感。第一种是通过启动另一种情绪来压制或取代原先的情绪。比如,快乐可以压制愤怒。第二种方法是更好地了解每一种情绪。情绪,特别是消极情绪,它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对过去留有错误的印象或者对未来抱有不正确的期待。如果人们了解如何正确地反映自己的过去和未来,他们就可以让自己免于不愉快的情绪。这些假设与当代认知疗法中使用的技术——了解一个人问题的本质并发展一种更健康的生活观,有着显著的相似之处(Butler,2008)。
同样,斯多葛派学者在许多世纪以前提出的观点与一些当代心理学理论及其应用的核心原则十分类似。斯多葛派哲学家坚持认为,一个完美的人是智慧的人,摆脱了烦心或有害的情绪,并遵循必然性法则而生活。一个智慧的人控制着欲望。一个智慧的人也不需要去改变世界,因为这世界中的许多事超出我们的控制,但是他必须找到方法去适应它。这些建议与当代对于 应对 (coping)这一概念的某些理解相当接近,后者被用于若干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特别是针对那些遭受过度焦虑和抑郁的个体(Bemak, Chung, & Pedersen,2003;Snyder,1999)。
古希腊人强调大脑和生理过程在精神功能中的角色。克罗顿的阿尔克迈翁(本章前面介绍过)将精神活动归因为大脑和神经系统。在亚历山大港(现埃及)工作的赫罗菲拉斯(Herophilus,公元前335年—前280)撰写了《论解剖》( On Dissections )的手稿。由于在允许人类验尸的社区(当时很多地方禁止这种行为)中工作,他起草了一份关于神经系统的详细说明,在其中他将大脑作为思维和智力的基础。他还描述了视网膜的功能,并将神经分为运动的和感觉的。
埃拉西斯特拉图斯(Erasistratus,公元前3世纪)是亚历山大港的希腊医学流派的领导者。他对神经系统的功能做出了颇有见解的评论,并提出从肺部运载到心脏的空气被转换成一种重要的精气,然后通过动脉而分散开来。与赫罗菲拉斯一样,他也对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做了区分。埃拉西斯特拉图斯解剖了人类的大脑,注意到了脑回、大脑和小脑(尽管这些部位当时还没有以此命名)。为了解释人类更高级的智慧才能,他对动物和人类的大脑进行了比较。表2-4总结了希腊生理学家对身体以及与其相关的心理活动的主要假设。
表2-4 身体和心理:希腊医学和科学的概览
提到异常心理症状,通常涉及的是严重的心理障碍,包括不寻常的、与正常相左的情绪状态或者离谱的行为举动。 疯狂 (madness)是对这些症状的常见标签。然而,我们对疯狂的叙述是零碎的,而且对于具体细节的观察也经常不严密。
尽管在具体的描述上存在差异,但希腊人对于异常的情感和情绪还是分享着几种共同观点(Simon,1978;Tellenbach,1980)。比如:
● 某种情绪状态应该存在生理(或躯体)的源头。
● 无论身体物质是过剩还是不足,都与情绪问题有关。
● 有些人比较容易发展出异常的情绪症状。
忧郁 (melancholy)——经常称为 忧郁症 (me-lancholia),是与情绪症状相关的最常见的标签,今天我们称之为抑郁(depressive)。这个词起源于希腊语melas(黑)和khole(胆汁,储存在胆囊里由肝脏生成的苦汁)。忧郁症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希波克拉底文集》( Corpus Hippocraticum ),这是一本被认为由希腊医师兼科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前377)所著或编辑的书。他写道:所有类型的人体疾病都有自然原因。忧郁症是由血液和其他体液的某种失衡所致。当血液受到黑色胆汁的污染,就会引起失衡,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就会扰乱。这在抑郁的症状中表现很明显,比如感到悲伤和恐惧、意气消沉、失眠和易怒。希波克拉底还识别出了容易发展出忧郁病症的人格类型。总而言之,这些观察为正常和异常的情绪状态提供了早期的记录。它们也显示出了人们可能对某种心理功能障碍存在个体劣势。这是现代临床心理学极为感兴趣的一个话题(Krueger & Markon,2006)。
柏拉图接受了流行的希波克拉底学派关于平衡与比例的学说,并将其应用于自己关于人类终有一死和有限的身体,以及不朽和不可分割的灵魂的概念。在他看来,疾病总是意味着不均衡,或者说 畸形 (ametria)。过度的快乐和痛苦是灵魂疾病的根源。灵魂可能被苦涩的和胆汁质的体液所污染,它会产生过度的忧伤或过度的敏感和愤怒,这被称为 躁狂 (mania)。躁狂并不总是破坏性的,它的一种特殊形式——神圣的狂热,是诗人和哲学家灵感的来源。
亚里士多德在《论问题》( Problemata )中注意到人的胆汁的不同状态以及黑胆汁的温度。他认为,如果黑胆汁比常规状态值要冷,就可能引起抑郁的情绪状态。如果比常规热,就可能产生高涨的情绪状态。举个例子,一个悲伤、害怕或麻木的人拥有较冷的胆汁,而一个欢乐的人则拥有较热的胆汁。如果酒精进入血液中,也会产生与情绪失调相类似的效果。然而,这种影响只是暂时的。胆汁的长期影响会引起“痴愚”(athymia)和“痴狂”(extaisis),它们是忧郁症的两种对立的形式(用当代术语来说,叫作抑郁和狂躁)。忧郁症是一种持久的情绪失衡,春季和秋季的发生率较高,因为人们认为胆汁具有季节性。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些人倾向于比其他人更加情绪化,是因为这些人身上黑胆汁的温度变化得更快。
希腊神话与失常辩护。 希腊神话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案例,它可能是第一个“失常辩护”(insanity defense)案例。“失常辩护”是一种法律程序,是指在法庭上允许被告方将法庭的注意力引至嫌疑人严重的精神障碍,而这种精神障碍导致了嫌疑人无法理解自己犯下罪行的性质,也无法理解正在进行的刑事诉讼程序的实质。在被称为“大力士和冒险家赫拉克勒斯的疯狂”的神话中,赫拉克勒斯——希腊诸神中最有权力的宙斯的众多私生子之一,他的存在让宙斯的妻子赫拉受到严重困扰。赫拉非常嫉妒赫拉克勒斯,因为她认为人们看见他就会想到宙斯对她的不忠。她对赫拉克勒斯施展魔咒,结果赫拉克勒斯变得疯狂并丧失了理性思考的能力。由于非理性和暴力迸发地驱使,他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和三个孩子。而且,由于疯狂因素的存在,他对自己可怕的暴行毫无知觉。很久之后,他重获了理性思维并回忆起自己所犯下的罪行。然而,镇子上的人都原谅了他,因为他们认为他在暴行期间暂时精神错乱,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在20世纪和今天,因为许多杰出的官员(美国总统威廉·麦金利1901年被杀)、知名人士(约翰·列侬1980年被杀)或者涉及人数众多的杀人案件[安德斯·布雷维克(Anders Breivik)2011年在挪威的罪行]以及其他很多意外事故的发生,失常辩护将成为新的激烈辩论中的一个主题。尽管失常辩护是一个法律程序,但它最终还是依赖于嫌疑人的心理评估以及它在法官和评审团心中如何引起共鸣。就像在赫拉克勒斯的神话中一样,最终的决定权还是落在人民的手中。这强调了心理评估对于嫌疑人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个受训且取得资质的心理学家,在哪种证据条件下,你会同意加入为凶杀嫌疑犯进行失常辩护的行列?
如果你对有关失常辩护的全球分析有兴趣,可以阅读由瑞塔·西蒙(Rita Simon)和希瑟·安-雷丁(Heather Ahn-Redding)合著的《失常辩护,世界尽头》( The Insanity Defense, the World Over )一书。
希腊人对人类经验和行为的许多其他方面也做了精细的观察,而这些在今天的健康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中都可以进行研究。泰勒斯提出拥有一个健康身体的重要性,因为它可以为一个人提供更健康的灵魂和良好的技能。德谟克利特则坚持认为幸福和不幸一样,都是灵魂的一部分。人们发现幸福既不来自身体也不来自物质财富,而是来自正直和智慧。人们应该首先关注灵魂,其次关注身体,因为灵魂的完美会矫正身体的缺陷,而缺乏智慧的身体力量几乎无法提升心智。人类关系中的互惠主义极其重要:不爱他人的人不会被任何人爱;外表的相似性创造良好的友谊。
道德行为的心理根源引起了许多哲学家特别是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前399)的兴趣。他相信,如果人们了解什么是善,他们就会一直秉持善行。误入歧途的人是因为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行事。苏格拉底这一观点影响了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心理学家之间长达数世纪的讨论——关于道德行为的来源以及情绪和理性在道德中所扮演的角色。这场辩论直到今天仍在继续(Prinz,2008)。
1.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精神活动的解剖学中心位于哪里?
a.肝脏 b.脊髓
c.心脏 d.大脑
2.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痴愚和痴狂是的两种截然相反的形式。
a.忧郁症 b.疯狂
c.失常 d.黑胆汁
3.为什么自我控制在希腊思想家看来非常重要?
4.希腊人是如何理解忧郁症的?
希腊思想家为哲学和科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为全球心理学知识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至少有五个重要的影响领域:(1)对灵魂的研究;(2)关于人类认知机制的学说;(3)关于精神活动生物基础的意见;(4)临床心理学领域的初步探究;(5)对社会行为的丰富观察。
在有关灵魂的学说中,希腊人为心理学历史中持续的辩论——关于知识起源、自由意志的存在、人类在物种等级中的位置和通过训练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的辩论,搭建了舞台。今天,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探索身心关系及其在健康心理学中的诸多应用(Epel,2009)。希腊人发展出了将大脑与智力功能关联的理论。他们对于神经在身体和心理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有价值的假设。这些假设在后来的历史中得到了验证。
希腊人关于认知及其机制的理论,为围绕知识之准确性和无先前经验的知识之可能性进行的辩论奠定了基调。原子论者,比如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提出了将知觉(perception)和感应(reception)同等看待的鲜明观点,这种观点一度成为主流。柏拉图的许多思想,历经数世纪的变化,为当代科学命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这些命题主张是大脑活动促成了知觉,并且可能自己创造出一个知觉的现实(Gregory,1997)。在实际应用方面,希腊人开创了记忆技巧,并用它们来提升自己的演讲技能(Yates,1966)。
希腊的思想家对于个人事务中的适当与不适当行为、健康选择、成功秘诀和失败警告进行了出色的观察。尽管这些哲学家对于人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自己的生活意见不一,但是他们都强调了教育、诚实、适度、友谊、合作、敬业和在困境中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希腊人对异常行为也进行了颇有价值的观察,将其理解为一种对于规范的偏离。他们对于今天所认定的焦虑和心境障碍进行了描述。希腊人认为,异常的心理症状是身体失衡、行为过度或个人无力应对困境的反映。这些以及类似的心理障碍观点,在今天的临床心理学中非常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