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虫害的基本迹象与识别

藏品是由不同材质构成的,这些材质会吸引不同种类的昆虫前来取食,由此造成藏品的虫损。藏品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控制虫害的发生,最有效的控制手段是通过定期检查、良好的内务管理和对建筑物的定期维护来预防。检查、发现并识别昆虫的侵扰活动是控制虫害的基础性工作,藏品被损坏的程度不仅与昆虫的物种相关,还取决于发现和控制虫害的速度。尽早发现问题可减轻物品被损坏的程度,避免重大虫灾的发生和昂贵的虫害处理费用。

持续地监控昆虫活动的迹象,通过对疑似昆虫活动迹象的观察,判断是否有昆虫曾经或正在侵袭藏品,以此为线索找到虫害发生的位置,分析侵扰藏品的昆虫的种类及其生命阶段,并以此为据有针对性地开展灭虫及治理工作。在以上工作中,识别昆虫侵扰的迹象是基础性工作。尽管昆虫研究人员可以借助科学设备来鉴别昆虫种类,但在藏展场所立即找到虫体(活的或死的)并不容易,这需要大量的信息支持与经验累积,更多的虫情是在找到为害藏品的昆虫前,依据虫害迹象来分析与判断的。

尽管昆虫种类繁多,但危害藏品的昆虫种类并不多,因此只要搜集到相关昆虫足够详尽的主要特征及其危害状况等数据,就利于我们快速地识别昆虫的种类或所属的类群,及时开展针对性的救治工作以消杀它们。

并不是所有的危害迹象的样本都容易辨认,相似的危害迹象有可能涉及不同种的昆虫。依据被害物的材质类型可以缩小鉴别昆虫的范围,例如有不少昆虫都可能危害纺织品,但危害的纺织品的材质类型不同。例如,衣鱼仅能消化植物源性纤维类纺织品中的纤维素,包括棉和亚麻布;蟑螂只有污染动物材质产品的能力,无法消化动物性材质藏品;动物性材质的纺织品,是皮蠹与衣蛾的养料来源,它们是极少数能够消化角蛋白等动物材质的昆虫。

由于昆虫活动的隐蔽性,发现藏品虫害的第一迹象往往不是直接看到了昆虫,而是发现藏品形体受损(残缺、污损等),发现了昆虫的排遗物、蛀屑或虫皮等。一般说来,发现藏品上有虫损迹象,也就离找到虫源不远了。

无论是展出还是陈列中,对所有的藏品进行定期检查,是及时发现虫害的第一步。若发现藏品有疑似生虫情况,可将其放在衬有白纸的平坦表面上抖动,观察是否有昆虫、虫皮、虫屎、蛹壳等掉落;或借助15~30倍的放大镜,更便于发现微小的昆虫。若发现昆虫,无论死活均要放置在小瓶中,切勿使其受压,以便于科学鉴定。

尽管随昆虫物种不同,其危害迹象不同,但被虫害的物品一般都可能发现以下危害迹象。

(1)昆虫虫体

昆虫虫体是指活着或已死去的昆虫,包括不同发育阶段的虫体,如会飞的成虫、爬行的幼虫、蛹或蛹化后的残壳、蟑螂的空卵鞘(坚硬,深色,像豆荚)、飞蛾的虫茧等。虫卵很小,且多藏在极其隐蔽的位置,是很难被发现的,但也有人在雕版上观察到天牛的虫卵。

若对昆虫形体事先有一定认识,则可能在窗台上发现某些甲虫的成虫,或发现它们在飞行,或发现它们在爬行(如衣鱼等)或附在藏品上(如衣蛾或其他昆虫的蛹等),甚至有可能在藏品上或藏品周边发现虫体遗骸,或蛹化后的残壳。有时,还可能在藏展环境中发现某些成虫残损的虫体,如蜚蠊的翅膀或断掉的腿,白蚁的翅膀等。

若在藏品上直接看到活体虫(幼虫或成虫)的活动,请务必仔细检查藏品。例如,发现了衣蛾的成虫,很可能在其附近的某个地方发生了衣蛾的侵扰,因为衣蛾成虫比其他昆虫更接近它们的食物来源,很可能会聚集在纺织品的接缝或其他隐蔽点上。

图1-24 附在物品表面的虫蛹

摄影:广州文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图1-25 放大镜下的幼虫

摄影:广州文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若发现了死虫,有可能曾经发生过虫害或目前虫害仍然在发生,需要认真检查藏品,找到被害物,查明危害的时间,并采取相应措施。

(2)虫蜕与其他

凡是昆虫都要蜕皮,在被虫侵扰的物品周围或是在幼虫爬行过的地方都可能发现虫蜕。一旦发现了虫蜕,就说明离找到虫源不远了。但并非所有昆虫的虫蜕都能被发现,因为有些昆虫的虫蜕会被该虫的幼虫吃掉,或是被其他有害生物吃掉。

此外,丝网、蛛网状的东西也是虫害发生的迹象,因为有些昆虫的幼虫会吐丝结网,如衣蛾及某些化蛹的幼虫。

(3)昆虫的排遗物或蛀屑

一旦发现了昆虫的排遗物,就离找到虫源不远了,或昆虫就在其周围。

昆虫的排遗物是其粪便(包括粪便颗粒、干渍或斑点等)与尚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其形状多种多样,可能与昆虫所摄取的食物的材质及昆虫的消化系统有关,蛀屑的颜色通常与昆虫刚刚消化的食物的颜色相似。

许多钻蛀性昆虫,在它们的幼虫阶段,会积累其蛀屑,并用蛀屑覆盖自身,掩饰其存在以保护自己。部分原因可能是为了防御其他蛀虫的幼虫,因为很多蛀虫幼虫都有同类相食的特点。

蛀屑一般聚集在昆虫开挖的隧道和蛀孔中,有时会泄露到被害物的下方或周围。如果每次清洁物品,在其下方都发现一小撮粉末堆积物,则表征该物体内可能存在活跃的昆虫群体。

图1-26 沾满蛀屑的昆虫

摄影:广州文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依据蛀屑的形状及其分布的位置,可以初步判断蛀虫的物种。例如,大多数粉蠹虫的幼虫在它们摄食的木材上钻孔时,会将部分小颗粒状的蛀屑从虫道中喷射出去,而大多数天牛的幼虫则会将它们的蛀屑紧密地堆积在后面的虫道中。更多相关问题见附录4。

(4)人眼可见的损害迹象

不同种类的昆虫可能通过钻蛀、咬碎或侵蚀等不同方式危害藏品材质,由此会在藏品表面或内部留下各种各样的破坏痕迹。例如,纺织品表面变薄或出现小孔,纸张上出现破裂或污损的区域,地毯上有缺少绒毛的区域出现,毛皮上有毛脱落,竹、木、藤器上有蛀孔,等等。

物品的受害状况可以为昆虫的识别提供一定的信息,但要准确地确定其类群有时还是很困难的,因为有些昆虫危害藏品的痕迹很相似,要区分它们还得利用其他发现来综合分析,如排遗物,虫孔大小、形状与分布,被害物以及被害物所处的环境,等等。例如,衣鱼和蟑螂的危害状很接近,要区别它们还得观察它们留下的虫屎。衣鱼虫屎是细细的、尖尖的,衣鱼身上的银粉也会混合在虫屎中,而蟑螂的虫屎则较长较粗。 又如,皮蠹与衣蛾的危害对象与危害状均类似,在没有发现虫体时就得分析其他相关迹象,如虫孔的分布等。再如,蛀木虫藏在竹木材内部,仅靠相似的成虫出口孔来鉴别昆虫的物种有时是很难的,这就需要结合木材类型、排遗物、环境等综合分析。

(5)声音

有些昆虫在危害物品时会发出较大的声响,人在寂静的环境中可以听到其咀嚼的声音,如白蚁、天牛等昆虫。

(6)气味

某些昆虫如蟑螂、白蚁等,会散发独特的气味,人可以嗅到。

案例6:当代画虫蠹分析

除非发现昆虫的虫体,否则仅靠危害迹象很难准确判断昆虫的类群,因此针对被害状况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极为重要。

下图是一幅当代画,其轴头被虫严重蛀蚀(图1-27),离轴头最近的画面命纸被蛀得最为严重(图1-29)。一般说来,民国前的字画,轴头与画轴用材讲究,轴头多为红木、花梨木、紫檀木、黄杨木等,画轴一般为老杉木,罕见被蠹(图1-28)。而当代画的画轴与轴头用材较为随意,多用嫩杉木、松木,木材使用前的灭虫也有不彻底的现象,因此常被虫蠹而殃及书画。

图1-27 画轴头被蠹状及其中幼虫

摄影:广州文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图1-28 民国前的书画轴头极少被蠹

摄影:广州文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依据被危害的状况分析,很可能是家具窃蠹所为。判断的缘由是:形成的蛀孔多为圆孔,其排遗物为细砂状的颗粒,其幼虫也与家具窃蠹幼虫类似(图1-30)。家具窃蠹的危害对象,除木材外,还包括纸质物品。

这幅当代画出现这么严重的虫蚀,估计是因为轴头使用了嫩杉木或松木等,木头制成轴头前可能没有进行认真的灭虫处理,保存过程中可能遇到了潮湿等问题,轴头被虫蠹,连带字画被严重危害。

从这幅画上的虫道看,不排除还存在烟草甲、药材甲的破坏痕迹(图1-29)。

图1-29 紧靠轴头的命纸的危害状

摄影:广州文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图1-30 幼虫(已死)及其排遗物

摄影:广州文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F0jMsaJ2ER9xmQ+kbmy3nsRH8fqgpCmyTM1ROOJRyaWDFiDDmwH/mJnLCMNPlL2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