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 A。行政主体,是指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由其自身对外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应诉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2.答案: D。行政机关只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才是行政主体。市场监督管理局在这里是行政相对人。

3.答案: C。本题考查行政主体的概念。受委托组织、国家公务员都不是行政主体;行政法律关系主体除行政主体外还包括行政管理相对方。

4.答案: A。本题考查行政主体资格。A对B错,《行政处罚法》第20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本法第21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法》第20条第4款规定:“受委托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不得再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本题中,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是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农业技术推广站受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托行使处罚权,是受委托的组织,受委托者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而只能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行使处罚权,故农业技术推广站应当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名义行使处罚权。

CD错,CD两项在本题中未出现,且与行政处罚行为无关。

5.答案: A。根据《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14条第2款规定:“国务院行政机构的处级内设机构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国务院行政机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决定,按年度报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备案。”答案A为正确答案。

6.答案: B。市节水办是受委托的组织。

7.答案: D。公安局法制科是公安局的办事部门,对外是公安局承担责任,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8.答案: A。根据《国务院组织法》的规定,国务院发布行政法规由总理签署。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 AB。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主体的活动虽然都是由行政公务人员作出的,但行政公务人员是代表行政主体,并不是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应以行政主体的名义行为,由此而产生的责任由委托行政机关承担。

2.答案: AC。严格来讲,行政主体只存在于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主要是管理对外事务的,因此,对内行政主体和对外行政主体这种说法本身并不十分确切。对于职权性行政主体和授权性行政主体,前者是指根据组织法,一旦成立就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而后者需要经过法律或法规特别授权其行使某项行政职权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当然这里所说的职权和授权并非绝对的,因为相对于权力机关来说,职权性行政主体的职权也是被授予的。

3.答案: ABCD。本题考查行政组织法研究内容。

4.答案: ABC。本题考查我国行政组织法体系的内容。

5.答案: ACD。B答案是错误的,混淆了行政主体和行政法主体的概念。

三、名词解释

1.答案: 行政法主体是行政法调整的各种行政关系的参加人——组织和个人。组织包括国家机关(主要是行政机关)、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个人包括国家公务员以及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等。行政法主体是行政关系的参加人(即行政关系的主体),不是行政关系参加人的个人、组织不能成为行政法主体。但是行政关系的参加人不等于行政法主体,行政关系只有被行政法调整时才为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的参加人均为行政法主体。因此,行政法主体等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而不等于行政关系主体。

2.答案: 国家行政组织是为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由国家按照宪法、组织法和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设立并负责国家行政管理事务的特殊社会组织,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行政机构。行政法上所谓的行政组织,是指一切行政机关与行政机构的综合体,包括机关和机构相互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结构。

3.答案: 行政机构是构成国家行政机关的内部各单位,它是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服务的,对外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发布决定和命令,其行为的一切法律后果皆归属于其所属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联结各行政机构的综合体。行政机构具有以下特征:(1)行政机构是一种行政组织。(2)行政机构设立的法律根据,多为行政组织法,也有其他法律、法规,但其设立的过程,都是指行政组织内部程序,并由相应行政机关根据需要和精简原则而决定。(3)行政机构依照法定授权,方能成为行政主体。(4)行政机构通过法定授权取得行政主体资格,并不意味着其同时取得法律上的其他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行政机构在取得行政主体资格以前,只是行政机关的内部机构。通过法定的授权,行政机构在授权范围内具有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但其依然不具有一般性法人资格和地位。

四、简答题

1.答案: (1)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两个概念的关系极为密切,二者具有包容关系,行政机关是行政主体的一种,是行政主体中最重要的一种。在行政主体中,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其他社会公权力组织只占较小的比重,国家基本的主要行政职权都是由行政机关行使。以致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把行政机关作为行政主体的代名词。

(2)行政机关与行政主体的重要区别具体表现在:

2.答案: 主体地位的不对等性是行政法律关系一个显著特征。与之相比,民事法律关系具有双方主体平等、自由、等价有偿和意思表示一致性的特点。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以国家的名义参与法律关系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公共利益的实现,因而决定了行政主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行政相对人则处于从属地位,这就是行政法主体地位的不对等性。当行政相对人不依法履行其行政法上的义务时,行政主体可以运用国家权力对相对人进行制裁或强制相对人履行;而当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行为不当或违法,相对人不能直接否认其行为的效力或加以抵制,而只能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救济途径获得解决。同时,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往往能够决定一个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而无须征得行政相对人的同意,不以同行政相对人取得意思表示一致为前提。从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所处的地位来看,行政主体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享有较大的行政优益权。

当然,行政法律关系中主体地位的不对等性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伴随现代公共行政改革的发展,行政管理实践中逐渐产生了一些带有更多对等性色彩的行政方式,如行政契约、行政指导等,这些新的行政方式对行政法学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EG7//6U0fTbOqhaqVm+dAZDorTfTCwBwKCQifwoPt8QwJvLMBpMaKsR7ZyOBB1v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