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名人准备演讲的方法

前参议员阿尔伯特·贝弗里奇写过一本书,书名为《公共演讲的艺术》,里面内容不多,但很实用。这位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曾说过:“演讲者必须能够驾驭自己的主题,这也意味着演讲者需要收集、整理、研究并且消化所有与话题相关的素材。此外,选材不能只挑一家之词,而应集百家之言,同时还要确保所有材料的真实性,不能全是假设或是未经证实的言论,不可想当然地东拼西凑。

“因此,就需要对所有资料进行考证。诚然,这是个痛苦的过程,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演讲的目的难道不是让听众接受信息,获得启发和建议吗?难道不是树立自己的权威吗?

“所有相关材料整理完成后,你就要动脑子想想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你的演讲才具有原创性,才能出彩、富有活力且引人入胜。最后,尽可能清清楚楚、有条有理地把你的想法转换成文字。”

换言之,先把正反两方面的事实都摆出来,再由此得出一个清晰明确的结论。

有人曾向伍德罗·威尔逊(美国第28任总统)讨教演讲的准备方法,他如是回答道:“首先,我会把自己想要讲的内容全部罗列出来,然后在脑子里厘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其实就是在搭建演讲的框架;其次,我会用速记的方式把要点转换成文字,我习惯这么做,这样做非常节省时间。做完这一步,我就把讲稿打出来,同时修改词句、添加内容。”

西奥多·罗斯福准备演讲的方式极具个人特色:挖掘材料,评估材料,然后得出结论,而且这个结论必须是无可辩驳的。

上述步骤完成后,他会把一沓笔记放在跟前,开始快速口述,以便模拟真实场景中紧张仓促的氛围。接下来,罗斯福就会把讲稿打出来,然后对内容进行修改,同时用铅笔标注需增减、修订的地方,再次进行口述。罗斯福曾说:“没有事前的辛苦工作、周密计划和反复练习,我的演讲绝不可能成功。”

罗斯福口述或朗读讲稿时经常会邀请一些听众给予点评。但是,在内容方面他决不让步,对他而言,一旦拿定主意就不可更改。他想获得的意见不是“应该说什么”,而是“应该怎么说”。他不知疲倦地修改讲稿,主要是为了报纸的刊发。当然,他不会死记硬背,而是即兴演讲,所以现场演讲内容往往和报纸上刊登的版本有出入。但他之前所做的口述和修改工作无疑是非常好的准备,这可以让他熟悉讲稿的内容,厘清要点的顺序,还能帮助他在演讲时表达得更加流畅,表现得更加自信,在罗斯福看来,没有别的任何技巧比这招更能收到实效。

物理学家奥利弗·洛奇曾告诉我,口述演讲内容,尤其是模拟听众在场的情景,按照主旨大意快速口述,这是一种准备及练习演讲的绝佳方法。

许多学习演讲的学员发现,对着录音机口述,然后再放给自己听,这样会让他们深受“启发”。我想,此处用“醒悟”或许更合适,这种练习能让他们认清自己的不足,以便改正。总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训练方法,大家不妨一试。

把想说的内容先写下来。这个过程会促使大脑运转,厘清演讲思路、熟悉演讲内容,避免跑题;此外,这样做还有助于提升遣词造句的能力。

在自传中,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讲过自己是如何提升遣词造句的能力、如何利用文字快速调整状态以及如何厘清思路的。这本传记是一部文学经典,但又有别于其他著作——浅显易懂、引人入胜,将英语简单平实的特色运用到了极致。任何有志成为演说家或作家的人定能从中受益匪浅。我想你会喜欢我从中节选的如下内容:

这一次,我偶然找到《旁观者》一书的第3卷,此前我从未读过这本书,索性就买了下来。拿回家反复读了几遍,我觉得里面的内容很有趣,文章写得极妙,随即我产生想要模仿其文笔的念头。我找了几篇文章,大概厘清其中观点后就放在了一边。几日后,我尝试着不看原文,极尽所有能想到的词汇重组文章,尽可能地把意思表达得跟原文一样。随后我就把重组的文字和原文进行比对,结果发现自己出了不少错误,并逐一更正。尽管如此,我还是从中积累了许多词汇,而且能在需要的时候信手拈来。要是我对诗歌创作有些许兴趣,这些词或许早已为我所用,因为诗歌对词语平仄及韵律的严谨需要我在使用词汇时增加变化,同样也对我所掌握的词汇的多样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必须熟练地驾驭这一切。所以,从此以后,我常常会挑选一些文章进行练习,有时甚至会把文章要点错乱排列,然后用几周的时间重新组合,并最终完成整篇写作。这种方法可以教会我如何厘清思路,通过与原文的比对发现并改正了不少错误。有时候我会欣喜地发现,自己遣词造句的水平竟然有了一定提升!这令我信心大增,甚至认为自己说不定哪天就会成为一名不错的作家,这可是我最大的梦想啊! EL7wdaaKdppSK2d0rsr6NCkRee0hq0CDtrC8eOCRqdcm8Uq235B+Za420PoSVIg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