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著名演说家如何准备演讲

我曾经出席过纽约扶轮社(著名的国际商业联谊社团之一)举办的一场午宴,会上的主发言者是一位显赫的政府高官。其位高权重使得在场嘉宾对他的演讲充满期待。他曾许诺会讲讲自己所在部门的日常活动,而这无疑是纽约商界人士的兴趣所在。

他对该话题自然是了如指掌,他所掌握的信息非常多,随便用一点儿便可当作这场宴会的演讲。遗憾的是,他没有做好演讲规划,没有仔细筛选素材,在内容的编排上也缺少条理。然而,凭着无知者无畏的态度,他就这样展开了话题,不过完全是信马由缰,全然不顾如何收尾。

简言之,他脑子里装的就是一盘大杂烩,而他所呈现的内容也确实如此。先上一份冰激凌,然后再来一碗餐前汤,接下来又是鱼和坚果,另外,还有汤、冰激凌以及咸青鱼的乱炖。我从未在任何地方见过思维、表达如此混乱的演讲者。

他本是打算做即兴演讲的,但苦于难以出口成章,继而只能求助于口袋里的一沓便笺,而且他还承认便笺是由秘书代劳的。鉴于他在台上的表现,在场嘉宾自然不会对他如此“实诚”的表述有丝毫怀疑。然而,便笺上的笔记就像平板车上胡乱摆放的废铁一样杂乱无章。他非常紧张,手忙脚乱地翻看,眼睛在便笺上瞟来瞟去,竭力想在绝望的荒野里挣扎着摸索出一条生路,但是一切都是徒劳。他道了个歉,要了杯水,然后颤抖地握着杯子喝了几口,接着继续语无伦次,然后又埋头翻弄便笺,如此周而复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这位官员感觉越来越无助、越来越迷茫,他站在台上不知所措,场面十分尴尬。他的额前已渗满汗水,一双手抖得连擦汗都倍感艰难。而听众在台下目睹他的窘境,内心同样备受煎熬。然而演讲者并不打算放弃,而是继续挣扎,不断地看笔记、道歉、喝水,似乎只有他还没察觉到局面正一步步地演变成一部彻头彻尾的“灾难片”。当他最终结束“演讲”时,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这是我作为听众最难熬的一次经历。这位政府要员的演讲就好像卢梭曾对情书的写作所下的定义那样:不知从何说起,也不知言之何意。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正如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所言:“如果一个人的知识体系杂乱无序,那么他知道得越多,思维就会越混乱。”没有人会不做设计就去盖房子,上文提到的那名官员连最基本的提纲都没有,怎么就敢上台一搏呢?演讲好比一次有目的的航行,你必须在图志上标出具体路径。而漫无目的地开始,自然会以无疾而终收尾。

拿破仑曾说过:“战争艺术是一门科学,做不到计算精确、考虑周全就难言胜利。”我真希望把这句话里的每个字都用醒目的红色字体标注出来,挂在任何有演讲学员聚集的地方。

这是战争哲学,也是演讲的真谛。然而,作为演讲者,我们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意识到了有没有付诸实践?绝大部分人都没有,许多人在演讲上所花的工夫也就跟做盘炖鱼差不多。

当一个演讲者手握一套给定的观点,怎样才是最妥善有效的安排?首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回答该问题之前最好做足研究;其次,虽然我们没有绝对有效的解决办法,但至少我们可以用一个具体的案例来简要说明什么是“有条理的安排”。 QKpvDk94OOz8IqipluGbnOF9mJCuCP186xZT52cEjO53fnSxDXEGYzG9y0ay587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