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布朗院长的高见

在耶鲁神学院100年庆典之际,院长查尔斯·雷诺兹·布朗博士举办了有关布道艺术的系列演讲。这些演讲已经收录成册,由纽约麦克米伦公司出版发行。30多年来,布朗博士每周都要准备演讲,或是做演讲培训,所以他可以带给我们许多睿智的建议。那么此处我便引述几段布朗博士的话:

像酿酒一般酝酿你的题目和讲稿,直至它们散发醇香。这样,你脑子里的想法便会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这个过程持续时间越长越好,不要临时抱佛脚。如果一名牧师能将某个话题反复琢磨一个月,或是半年,甚至一整年,那么最初朦胧的一点儿想法必然会开枝散叶,长成参天大树。他可以在散步时冥想,也可以在乘车时思考,甚至在昏昏欲睡时也能有所收获。

的确,挑灯夜思对牧师来说当然也是可行的,但最好还是不要有这样的习惯——讲坛毕竟是传经布道的神圣场所,万一在上面睡着了还是有伤大雅……话虽如此,有时候为了记住一些不期而至的想法,我也不得不在深夜披衣而起,把它们写在纸上。

当你着手为某个布道收集材料时,把与话题和讲稿相关的所有素材都记录在案,把你在参考资料里看到的相关信息全部摘录下来,把脑子里闪过的念头都转换成文字。

只需要只言片语勾勒出你的观点即可,然后在脑子里不断丰富完善,要有一种灵感“稍纵即逝,永不再来”的紧迫感,如此一来,你的脑子里就会不断涌现出更多新颖、独创的想法。

记下属于你自己的思想。它们对你思维的拓展作用远胜于珠宝钻石、真金白银。你可以写在小卡片上,也可以选择用过的信纸、破损的信封,甚至是废纸——只要能写的纸都可以,这比用干净整洁的空白稿纸要好得多。这么做不仅经济环保,当你对散乱的材料进行整理归档时,你会感到更方便。

把随时记录的习惯保持下去,同时一直思考这一问题。这一过程,你也不必操之过急,毕竟这是你最为重要的精神劳作,慢工才能出细活。这个方法能带给你真正的创造力。

你会发现,无论是你最喜欢的,还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布道往往源自你的内心世界,与你骨肉相连,是你精神劳作的果实,是你创造力的产物。而那些断章取义、刻意杜撰的布道总是难逃“抄袭”“炒冷饭”的嫌疑。真正的布道源自布道者对生活的激情,它们蓬勃有力,直击人心。 9zjeYuOSFIvPxii69EXogggvhzEIR6QxPtG1X7rSK6BGlZlVOH6xG2en7tQejO+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