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的准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读读书?这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但并非最佳途径。开卷自然有益,但如果你试图把“装在”书中的观点据为己有,再信手拈来传递出去,那你的演讲总会缺少点儿东西。听众可能未必知道到底缺什么,但他们不会随着演讲者的兴致而激动起来。
举个例子:前一阵子,我曾针对纽约城市银行的高管办过一个公众演讲课程。可想而知,这些学员的时间非常宝贵,因而都觉得很难准备充分,或者很难按自己的理解做准备。殊不知,这些人在生活中都有各自鲜明的思维方式,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判断,而他们看待事物的视角也不尽相同,生活阅历迥然各异。所以,他们花了40多年积累自己的演讲素材。然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却很少意识到这一点。这无异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这组学员每个星期五晚5点到7点一起上课。有一个星期五,某位市区分行的高管——为了方便起见就称其为杰克逊先生吧——发现那时已是下午4点30分了。他准备讲点儿什么呢?他走出办公室,在报亭里买了本《福布斯》杂志,然后乘地铁前往培训地点——联邦储蓄银行。在地铁里,他读到了一篇标题为《你成功的时限仅有10年》的文章。他阅读这篇文章,并非因为他对该文特别感兴趣,而是由于他在培训课上必须说点儿什么,说什么都可以,反正总得找点儿东西来填充自己的时间。
一小时之后,他站起身来,试图以令人信服且风趣幽默的演讲来讨论该文的内容。当然,结果是什么可想而知。他对试图表述的内容没来得及消化、吸收。准确地说就是“试图表述”。他不停地尝试,却不见谈出真正的信息,这一点从他的言行当中已经暴露无遗。演讲内容连他自己都打动不了,又怎么指望去打动自己的听众呢?演讲时,他不停地引述文章作者的观点,诸如作者这样认为、那样认为等,整个过程充斥着《福布斯》的观点,完全不见半点儿他自己的东西。
于是我跟他这样说道:“杰克逊先生,我们对写这篇文章的作者不感兴趣。他本人不在现场。我们也见不着他。我们感兴趣的是你以及你自己的观点。你应该告诉我们你本人怎么看,而不是别人怎么说。请多给我们一些‘杰克逊先生’的想法。何不在下个星期就这个题目再做一次演讲?何不重新读读这篇文章,然后问问自己是否赞成那位作者的观点?如果你赞同他的观点,不妨想一想他给出的建议,并用你自己的生活阅历去进行一番阐述。若是不认可他的观点,那你不妨直说,并告诉我们你为什么不认可。就让这篇文章作为你演讲的出发点。”
杰克逊先生接受了我的建议,他又重读了一遍,结果发现作者的观点与自己的完全背道而驰。所以,他没有再像之前那样坐在地铁上按部就班地准备自己的下一次演讲,而是让其在自己的脑子里孕育而生,并且茁壮成长,就像自己一直陪伴在儿女左右,却不曾发觉恍惚间他们已经长大成人。看报时,某个想法会灵光乍现;与友人交谈时,某个案例会不期而至。一周里,只要有片刻时间,他就反复琢磨这个话题,渐渐地,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翔实。
再讲这个话题时,他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这些都是他从自己的思想宝库里挖掘出的宝贵财富。他没有再盲从作者的观点,所以表现得比上次好了许多。没有什么比辩论更能激起人的兴趣。同一个话题,同一个演讲者,前后不超过两周却出现了迥然不同的两次演讲。这也太神奇了,不是吗?所以,恰当的准备的确会带来显著的变化!
此处我再引述另一个例子来说明演讲准备工作的事项和禁忌。有一位先生在华盛顿学习公众演讲课程,此处我们称他为弗林先生。一天下午,他演讲的话题是赞美首都。在演讲之前,他匆匆忙忙地浏览了一家报社发行的宣传册,并从中收集了一些素材,结果整场演讲听来让人觉得生硬死板、毫无逻辑,而且一听就知道是在生搬硬套。而在演讲过程中他流露了太多情感。因为内容空泛,通篇平铺直叙、索然无味,所以弗林先生自己也感觉这个演讲没有太多实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