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

在这个莫斯科,国内外文献学家都在寻找仍在世的前一个时代的见证者;在这里,著名作家的遗孀身价最高(比如娜杰日达·曼德尔施塔姆);任何幸存下来、比别人活得更久,并且可以作证的人都备受崇敬;这里充斥着回忆录、纪念品和日记,充斥着收藏家和档案管理员,充斥着真真假假的艺术家,充斥着 进去 (sat)过(比如说劳改营)的人,以及因为没 进去 过而自觉羞愧的人。——我见到了皮利尼亚克的儿子,鲍里斯。不错,这里的确有很多 猎人 ,追逐着幸存下来的上个时代的见证者,但我自认并不属于此列:我对席卷所有人的传记狂热无感,尽管我能理解它从何而来。在这种环境下,俄国形式主义者所赢得的斗争——为艺术作品的文本而进行的伟大斗争——被证明是徒劳的。无数作家只得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文本湮没在巨细靡遗的传记狂潮中……

鲍里斯·安德洛尼卡什维利是皮利尼亚克与第三任妻子、著名的格鲁吉亚电影演员兼导演基拉·安德洛尼卡什维利所生的儿子。鲍里斯高大、健壮、英俊,是一名训练有素的电影演员。他自封为格鲁吉亚人,为自己的贵族姓氏感到自豪,说俄语时带着浓重的格鲁吉亚腔,在家里喝chacha ,吃khachapuri 。他真正的故乡不是寒冷而乏味的莫斯科,而是被伊萨克·巴别尔誉为“玫瑰与羊脂之城”的第比利斯。我们见面时,他已经放弃了电影事业,正忙着管理父亲的遗产。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他做起来颇为业余。他自己也写过几部散文,正处在第二段婚姻中,期间有了两个孩子,五岁的基拉和两岁的桑德罗。

那篇关于鲍里斯·皮利尼亚克的硕士论文,我始终没写出来。我中途放弃了。不久之后,我把《裸年》《暴雪》和《故事之为故事的故事》翻译成了克罗地亚语。我确实完成了一篇硕士论文,但讨论的是完全不相干的主题。我又见过鲍里斯两次,最后一次是在1989年9月6日,他在莫斯科逗留期间。那次他送了我一本最新出版的皮利尼亚克文集,序言是他亲自写的。若非扉页上的题献标有日期,我恐怕早已记不起这个细节了。我当时差点儿没认出他来,他的表情隐约流露出内心的某种屈服。我们又通了几封信,便失去了联系。苏联解体了,接着南斯拉夫也解体了,四年后,我离开了这个国家。我已经合上了许多文件夹,其中包括在莫斯科的那一年,那时我本应深入研究皮利尼亚克的作品,但我探究的不是文学,而是生活,尽管在当时,两者似乎难以分割。

七年后,鲍里斯·安德洛尼卡什维利逝世,享年六十二岁。这个消息我是在网上看到的。他的两卷本文集于2007年出版。他的女儿基拉完成了硕士学业,出版了一本关于祖父的书,还编辑了两卷令人印象深刻的皮利尼亚克书信集。我不确定自己会不会读这些书。我经常在不同的国家穿行,身上的行李越少越好。我已经合上了很多文件夹,而一旦被合上,它们就变得不可读了。 M746AzLrLG/ZV4MW+fBUqwql29JaLhdilDnxaIU/RyEAK5Plv/gvnKR4qyT7f7e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