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保持复利增长的内涵

股市投资到底是什么?收益率的内涵又是什么?

这两个问题回答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

首先假定我们投资的市场是中国的A股市场。我们买了一只股票总股本的 1%,那么投资的股票份额就代表拥有这家企业的 1%所有权。这就是其中的本质之一。但再假定你投资了所有上市公司,每个公司都投资总股本的 1%,那么你的股票份额就代表你拥有所有上市公司的 1%的所有权。再假定你投入中国境内所有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 1%的股权,那就代表你拥有所有全中国所有公司总和的 1%所有权。所以实质上你投资的是这个国家。国家发展,企业壮大,你的 1%的份额,才会跟着企业增值而增值。这增值的部分的增长幅度,就是对应的收益率的高低。很多人投资没有安全感,今天买的股票明天就卖了,本质上来说是没有把股票当作企业的所有权。而只是当作一种投机性的活动,期待卖给出价更高的人。当然你的钱你做主,这个市场需要这样的投资者。

真正的投资是分享伟大企业的成长。作为一个普通人很少有机会自己创建一家成功的企业,但我们身边并不缺乏参与的机会,投资的真正意义在于,优秀的企业能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能为国家增加税收,能为大众提供满意的产品或服务,能实现投资者价值的最大化。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我们都耳熟能详的“以价值为中心,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回顾我们中国的发展有曲折,但还是创造了经济奇迹。但这个过程中,有多少人跟随着享受了这些成长?巴菲特曾经说过:“国家不会消失,经济不会消失,生意不会消失。假以时日,它们都会长大。但最终由谁来享受这些成长,那可就说不定了。”

一个企业倘若要有长达几十年的年均复合正收益,需要一个国家的增长来背书,国家增长靠的是什么?为什么有些国家可以保持不断持续增长,有些国家却只是原地踏步,甚至是动荡不安。到底什么样的制度才能支撑经济无限螺旋生长?

李录老师,对这个问题是这样回答的,他这样写到:

“我把人类文明分断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最早的狩猎时代,始于15 万年以前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出现以后,我叫它 1.0 文明。人类文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基本和其他的动物差别不是太大,其巨大的变化发生在公元前 9000 年左右,农业和畜牧业最早在两河流域出现的时候,同样的变化在五六千年前从中国的黄河流域开始出现,带来人类文明第二次伟大的跃升。这时,我们创造GDP的能力已经相当强,相对于狩猎时代,我叫它 2.0 文明,也就是农业和畜牧业文明。这个文明状态持续了几千年,一直到 1750 年左右,其GDP曲线基本相对来说是平的。在此之后突然之间出现了GDP以稳定的速度每年都在增长的情况,以至于到今天我们认为GDP不增长是件很反常的事,甚至于中国目前GDP的增长从 10%跌到 7%也成为一件大事。GDP的持续增长是一个非常现代的现象,可是也已经在每个人的心里根深蒂固。要理解这个现象,也就是现代化,我就姑且把它称之为 3.0 文明。

这样的划分,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理解 3.0 文明的本质是什么。整个经济出现了持续性的、累进性的、长期复利性的增长和发展,这是 3.0 文明最大的特点。出现了现代金融产品的可投资价值,这时才有可能讨论资产配置、股票和现金。没有这个前提的时候,这些讨论都没有意义。因此要想了解投资、了解财富增长,一定要明白财富创造的根源在哪里。最主要的根源就是人类文明在过去 200 年里GDP持续累进性的增长。那么 3.0 文明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在这个时期,由于种种的原因,出现了现代科技和自由市场经济,这两者的结合形成了我们看到的 3.0 文明。在本书上篇中,我详细地讲述了人类文明在过去一万多年里演化的过程,并用两个公式来理解自由市场经济,1+1>2 和 1+1>4。到了近代,文明演化最根本的变化是出现了自由交换。在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分析下,经济上的自由交换实际上就是1+1>2。当社会进行分工的时候,两个人、两个经济个体进行自由交换创造出来的价值比原来各自所能够创造的价值要多很多,出现了附加价值。于是参加交换的人越多,创造的附加价值就越高。这种交换在农业时代也有,但是现代科技出现以后,这种自由交换加倍地产生了更多的附加价值。原因就是知识也在互相地交换,不仅仅是产品、商品和服务。知识在交换里产生的价值更多。按照我的讲法,这就是 1+1>4,指两个人在互相讨论的时候,不仅彼此获得了对方的思想,保留自己的思想,还会碰撞出一些新的火花。知识的自由分享,不需要交换,不需要大米换奶牛,结合在一起就开始出现了复利式巨大的交换增量的增长。每次交换都产生这么大的增量,社会才会迅速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来。那么当这样一个持续的、个体之间的交换可以放大几十亿倍的时候,就形成了现代的自由市场经济,也就是 3.0 文明。只有在这样一个交换的背景下,才会出现经济整体不断地、持续地增长。这样的经济制度才能够把人的活力、真正的动力全部发挥出来。这在人类制度的创造历史上,大概是最伟大的制度创造。只有在这种制度出现了之后,才出现了我们讲的这种独特的现象,即经济的持续发展。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参考我的论文,今天在这我就不多讲了。经济持续的增长的表现方式就是持续的GDP增长。通货膨胀实际上就是一个货币现象,当货币发行总量超过经济体中商品和服务的总量的时候,价格就会往上增长。为什么增长呢?当然因为经济不断增长,就需要不断地投资。在现代经济里,这要通过银行来实施。银行要想收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需要付出储蓄利率。这个储蓄利率必须是正的,使得它的放贷利率也必须是正数。这样整个经济里的钱要想去增长,就要提前增量;要想实现实体经济增长,就要提前投资。这个时间差,就使得通货膨胀成为一个几乎和GDP持续增长伴生的现象。你首先要投资,这些投资变成存货、半成品,然后再变成成品。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先把钱放进去。所以你先放的这笔钱,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当时这个经济里货物、服务的总量。于是这个时间差就造成了通货膨胀和GDP持续增长伴生的现象。这两个现象从数学上就直接解释了为什么现金和股票在长期里产生了这样巨大的差别。”

他讲的是我们从 1.0 文明,主要是靠着狩猎和采集的生活方式,1.0 文明的人类生存极限就是果实和可以捕获到的猎物,天气对人类生存影响极大。人类需要不断迁徙以获得需要生存的能量。随着人类的进化,渐渐的人类过渡到了以农业和畜牧业 2.0 文明,这个阶段主要靠种植和畜牧。2.0 文明的人类主要争夺的资源就是土地,土地可以种植农作物和豢养畜牧。此时人类生存的极限就是土地产出的农作物和动物能量的极限,一旦繁荣超过了这个极限,土地不能滋润如此多的人口,不可避免的需要减少人口,或是通过战争,或是通过疾病,也或是通过极端的天气。只要食物总量不够了,人类社会必将动荡。经济也不可避免的从繁荣到崩塌。所以也不构成持续不断螺旋式的增长条件。不存在复利的基础。但随着人类进化,工业革命的发生,新的金融体系的创造,人类逐渐掌握了科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都进入了 3.0 文明,粮食的产量足够养活足够多的人,人类不再存在马尔萨斯的陷阱,以土地为限制的周而复始的繁荣-崩塌-再繁荣的循环也得以打破,人类可以专注思想的交流,用科技发展社会,创造更可持续的人类生存方式。所以我们现在能够保持住经济不断增长的奇迹,以前争夺土地,近代争夺能源,当粮食不再成为瓶颈,石化能源不再成为瓶颈,我们能看到发展的天花板的那一天还会很远很远。在这个基础上,复利就不再是一种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可以看得见的奇迹。尽管如此,享受的复利的投资者们却是寥寥无几。

黑格尔说:“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金融危机是因为人们总是不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而重复发生的。当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大多数人不仅不吸取教训,也不总结经验,在危机中恐惧,恐惧中绝望。国家发展有起伏,经济发展有周期,大大小小的危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发生,但是走在正确道路上的国家,走在正确经营道路上的企业,做出正确选择的投资者,不管路途如何坎坷,往往结局都妙不可言,让我们回头看看那些优秀的企业,优秀的价值投资者们,无一不是如此。在这个周期和起伏的不断循环中,投机客们随波逐流,在贪婪中贪婪,在恐惧中恐惧,加剧了市场的波动。而真正优秀的价值投资者如巴菲特们,在恐惧中贪婪,在贪婪中恐惧,赚得盆满钵满。巴菲特曾经在他的演讲中这样讲到,在股票市场上,你知道你的交易对手是谁吗?谁都不知道。其实,你的交易对手是成千上万个其他投资者。通过交易所,把无数根本不知道对方是谁的交易双方进行买卖撮合成交。除你之外的所有交易者,集合在一起,成为单独的一个人,这就是你买卖股票的唯一交易对手。这样市场上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你,另一个人,格雷厄姆称其为“市场先生”。这一家公司,有两个股东,一个是你,一个是“市场先生”。和市场先生相比你只是一个小小股东,小得无所谓,大部分股票都在市场先生手里,市场先生完全决定了股价。市场先生有个优点:任何时候,只要你想买卖股票,他都会和你做买卖。他每天都会报出买价和卖价,但是否交易、何时交易完全都是你说了算。不管你理不理他,他从不介意。但是市场先生这个家伙有个永远改不掉的缺点,那就是情绪非常敏感多变,比任何一个女人的感情都要不稳定。尽管你们两个一起持股的这家上市公司非常稳定,但市场先生的股票买卖报价却是非常不稳定。所以那些投机客们就是组成市场先生的重要部分。

市场先生随着发展波动的曲线,时而高兴,时而忧伤。很多朋友在这个过程中,都会慢慢变得和市场先生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可能是因为有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性,才有了盲人摸象的错觉,而慢慢变得和市场先生一样摇摆不定。(关于市场先生,我们还有一个简版的寓言小故事,我和张三一人出了 50 元,买了一块地,约定好,我一半,他一半,每年我们的地里都会产出一定的水果。但是张三有点儿神经质,也有点儿懒,他亢奋的时候,偶尔会叫我把这一半的地卖给他,他愿意出 200 块,他低落的时候,又想把他的地卖给我,只要 10 块钱。)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保持理性,用知识识别企业的内在价值,利用市场先生的情绪共振引发市场错误定价的时候,在恐惧中贪婪,在贪婪中恐惧,而不是跟随市场先生,甚至变成了市场先生。有人问,如果我们去年投资了一家公司,去年盈利是 10 亿元,它今年的盈利是 20 亿元。这是个成功的投资吗?我想大家会回答这当然是个成功的投资。但是现在告诉你,这家企业本身的价格在市场上下降了 50%,那么这还是个成功的投资吗?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可能就不那么肯定了。但我的答案是保持理性,利用知识识别企业的内在价值,而不是跟随市场先生疯狂摇摆,理性判断盈利的真实性和盈利的可持续性,如果都是真的和可持续的,那这种情况就是天赐良机,贪婪起来吧,像猎人看见猎物一样,出击! GQn+hybX0qslY4YK+nwvIGthJcejh05gTTq1/Gq80eFMbKpgiTQdXVtVzGfsJ2D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