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7课
任何时候都要有危机意识

中国有一句古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也正是人们现在所说的要有“危机意识”。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这个国家也许迟早会出问题;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迟早会垮掉;一个人如果没有“危机意识”,也势必不会永远成功。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只野猪对着树干磨它的獠牙,一只狐狸见了很不解,因为这附近并没有猎人,就问它为什么不先休息一下。野猪回答说:“等到猎人和猎狗出现时再来磨牙就来不及了。”这就是野猪的危机意识,在还没有面临险境的情况下,就提前做好了准备。

大家是否了解“鲶鱼效应”呢。关于它的说法是这样的,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的。因此渔民总是想方设法地将沙丁鱼活着运回到渔港。可是尽管付出了许多努力,但绝大部分的鱼还是在途中因窒息而死。然而却总有一条船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这是什么原因呢?后来大家发现原来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入一条吃鱼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便四处游动,而处在危险状态的沙丁鱼见了鲶鱼就开始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便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可见,沙丁鱼是受了外界的刺激和压力才保持了生机和活力。换言之,由于危机给沙丁鱼带来了生机。所以人们保持危机意识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尤其是在现代社会这种优胜劣汰的情况下,更要时刻保持着危机意识。

所以说危机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没有危机意识!

“和德”的创始人毕福君,20世纪80年代初在部队服役时就开始承包养虾场,后来做虾产品加工和出口,之后又做了饲料鱼粉进口生意。十年后,毕福君就已经累积了1000万的原始资本。而后的生意更是火得不得了,到1993年,他就有了3个亿的资产。

资金充足了,他开始想到了扩张鱼粉生意,以低价打开市场。又是几年下来,竟做成了“饲料大亨”,每年的销量都是将近一倍地往上翻。到1998年,“和德”已经成为世界上进出口鱼粉贸易量最大的企业,几乎以85%的贸易量垄断了国内饲料的销售市场。此时,他的资产已经达到了30个亿。

“和德”在最鼎盛的时期曾经一个月就到账3.6亿元的现金汇票,全年的现金流动量达到几十个亿,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当时最发愁的就是不知道每天这么多钱该存在哪里。

赚了足够多的钱,自然会想到投资,而当时的投资热点是高科技,于是从1996年开始,毕福君开始接触网络,1997年11月和德集团斥资1个多亿,以第一大股东的身份入主国嘉实业。就这样,一个传统的饲料进出口企业,全面进军到互联网技术开发和电子商务领域。但是好景不长,由于他没有危机意识,找不到高科技的赚钱之路,不得不用鱼粉生意的收入来弥补高科技这条路子的亏空,最终导致了连鱼粉生意都难以为继,所以“和德”彻底垮掉了。

从白手起家到1000万,用了近十年时间;从1000万到3个亿,用了近四年时间;从3个亿到30个亿,用了四五年时间。然而,从30个亿到一无所有,却只用了两三年时间。所以一个人一定要有危机意识,否则辛苦取得的成功只在一夕之间就化为乌有了,一定要记住昨日的成绩不代表今天的辉煌!

《左传》中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危机意识,不要以为强者就可以放松警惕,危机意识是众生平等的。一个人最顶峰的状态也可能是他噩梦的开始,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认为:“生存的第一定律是:没有什么比昨天的成功更加危险。”因此,我们不能陶醉于过往成功的喜悦里,必须永远保持“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

我想大自然的生存法则足以让我们理解这样的道理。清晨在非洲的草原上,羚羊刚从睡梦中醒来,就意识到了危机的存在,它明白如果想要明早还能看见初升的太阳就必须跑得比狮子快,而此时的狮子思想负担也很重,假如跑不过最慢的羚羊,那么最终的命运也是一样。所以说,无论是强大的狮子还是弱小的羚羊,在物竞天择的自然界中都面临着生存的危机。要想逃避死亡的追逐,首先就是要有危机意识,如果一个没有危机意识的人,他将会时刻面临着“杀机”。

众所周知日本和新加坡都是岛国,弹丸之地,资源匮乏,正是由于他们知道自己面临着生存的挑战,所以使得国家有了一种深深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而今天直接成为举世瞩目之国。 p/dej5q5cOORgvYeS4YgcClTm7zJwCRQzwhXF7QNo/lbTSqyKLHcw6+aU+PNFgV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