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6课
幸福是什么?

泰勒教授告诉我们,金钱不等于幸福,地位不等于幸福,胜利不能带来幸福,当以上种种幸福的假象破灭之后,我们不禁要问,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弗洛姆曾经说过,人活在世上只有一个最高愿望,就是去追求个人的幸福,除此之外不应该有更高的愿望凌驾于这个愿望之上。菲力浦·吉伯斯爵士在他的《逃脱之道》一书中曾说道:“人类对于幸福课题无止尽的探索中,希望能够寻获某一种政治和社会制度,让个人的机会得到最大的发展。这类幸福包括了:一、适量且有趣的工作。二、个人、家人和周遭亲友的安全无虞。三、在生活上最低限度的舒适。四、对于敏感且热心的人而言,假如大部分的人类都在受苦,他也无法快乐。五、在不伤害他人的荣誉下,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享有充分的自由。”这可谓是对幸福最全面的解释了。

人类生存的最终目的是要找到幸福,发现幸福,过上幸福的日子,但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人享受着物质生活的同时,却渐渐地丧失了幸福的感觉,这是出于什么原因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人不知道何谓幸福,既然想要追求幸福,就要先弄清楚幸福到底是什么?它是快乐吗?是幸运吗?是狂喜吗?是没有痛苦,事事顺心吗?幸福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上面的这些名词都不足以代表幸福。泰勒教授认为,那些情绪上的东西会像时间一样流逝。你可能因为中了彩票兴奋异常而不能自已,但是这并不是衡量幸福的标准,更不能作为幸福的支柱。

幸福——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人们能够感到幸福,会讨论幸福,但是要为幸福做一个合适的、精确的定义却非常难。泰勒教授从16岁就开始思考幸福的定义,然而却始终没有明确完满的答案,世界上也不存在什么所谓的“幸福五步法”之类,他最终为幸福下的定义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康德也曾为之感叹:“幸福的概念如此模糊,以致虽然人人都想得到它,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说得明白、条理清晰。”为此,康德只好无奈而富有韧性地将幸福定义为:幸福乃是尘世间一个存在者一生中所遇到事情都称心如意的状况。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关于乡下老鼠和城市老鼠的故事。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是好朋友。有一天,乡下老鼠写了一封信给城市老鼠,信上这么写着:“城市老鼠兄,有空请到我家来玩儿。在这里,可享受乡间的美景和新鲜的空气,过着悠闲的生活。不知意下如何?”城市老鼠接到信后,高兴得不得了。立刻动身前往乡下。到了那儿之后,乡下老鼠将它储存的最好的大麦和小麦都拿了出来,放在城市老鼠面前。城市老鼠不以为然地说:“你怎么能忍受这样清贫的生活呢?住在这里,除了不缺食物,什么也没有,多么乏味呀!还是到我家玩吧,我会好好招待你的。”于是,乡下老鼠就跟着城市老鼠一起进了城。

乡下老鼠看到那么豪华、干净的房子。非常羡慕。想到自己在乡下从早到晚,都在农田上奔跑,以大麦和小麦为食物,冬天还停在那寒冷的雪地上搜集粮食,夏天更是累得满身大汗,和城市老鼠比起来,自己实在太不幸了。

聊了一会儿,他们就爬到餐桌上开始享受美味的食物。突然,‘砰’的一声,门开了,有人走了进来。它们吓了一跳,飞快地躲进了墙角的洞里。

乡下老鼠吓得忘了饥饿。他想了一会儿,便戴起帽子,对城市老鼠说:“还是乡下平静的生活,比较适合我。这里虽然有豪华的房子和美味的食物,但每天都紧张兮兮的,还不如回乡下吃麦子来得快活。”

说罢,乡下老鼠就离开城市回乡下去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幸福没有固定的一个概念,它就是一种感觉,别人觉得幸福的事在你看来未必是幸福的。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一种幸福感:肚子饿坏的时候,有一碗热腾腾的拉面放在眼前,幸福;累得半死的时候,躺在软软的床上,也是幸福;伤心难过流泪时,旁边温柔地递来一张纸巾,更是幸福。所以说,我们有时候感受到的快乐和幸福都是有困难和痛苦相伴的,但是要记得,只有经历辛苦采摘的蜜,才是最香甜的!幸福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概念,它只是源自于内心的满足。那么我们作为幸福的追求者,又应当怎样去理解幸福呢?

1.物质不能带来幸福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将成功的事业、显赫的社会地位、无尽的财富、美满的婚姻等作为幸福人生的实质,他们认为只要能够得到其中一种,便是获得了人生的幸福。但是这种想法未免有失偏颇,正如前面所讲的,幸福并不是物质、权力等能够带来的,因为它不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它是内心的一种感受。

2.幸福是相对的

幸福是相对而言的,同样的生活条件,对于富人而言,他或许觉得有些不够豪华、不够气派;然而对于穷人而言,他就会觉得异常满足,异常幸福。所以说,幸福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首先,由于每个人的愿望不同,对于幸福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穷人认为,生活富足、不愁吃穿就是幸福,而病人则认为健康长寿是幸福,农村人认为能够在城里居住是幸福,而城里人则觉得居住在清净的乡村则是一种幸福。总之,由于每个人的观念不同,对于幸福也都有各自的要求。

其次,人们通过比较能够产生幸福体验。比如拿现在的自己和以前的自己相比,如果现在处境比较好,事业有成,感情顺利,就会感到幸福,反之就会不幸福;另外,幸福也能够从与他人的比较中得到,比如,生活条件比较优秀的人,看到不如他的人,心里就会有一种满足感,觉得自己生活得比较幸福。

最后,自己幸福与否,唯有自己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他人是无法体会的。在他人看来很幸福的人,未必感受得到幸福,而他人觉得不幸福的人,或许正沉浸在自己幸福的世界里。

幸福,不单单是物质的,也不单单是精神的,它是二者的统一,既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不为衣食费心劳力,还要有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一般情况下,这种人的幸福感指数是非常高的。 Yg4dK6HWLzom4QXc8jlDhrAovF064JeHjb10ZWDjEXT37SLB/Bv1MINyoWB3gnU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