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阴阳格局失衡的具体成因-寒,暑

从自然现象来说,寒是指天寒地冻,阳气升腾不足的现象,对应于人体就是向上向外的阳性能量不足。向上的阳性能量,比如头部供血,向外的阳性能量,比如体表温度。

寒凉致病分为外寒和内寒。

内寒就是阳性能量不足,身体温度偏低,是因为身体阳气耗损,阳气低落所致。

外寒是指,贪凉,空调开的温度过低,衣物穿少了,或者长期处于低温环境造成。有一些不健康饮品或者寒凉水果的食用,也会造成阳气的耗损。冷饮,碳酸饮料,都很伤损阳气,不能长期过量使用。

维系阳气的两个方面,提供阳气的食物和保持体温的外用物。提供阳气的食物,主要指本身蕴含能量的食物,有些刺激性食物,比如,大蒜,辣椒,生吃一下,一头汗,这不是给身体供给了能量,是调用了人体本身的能量,辣椒不能当饭吃。比较快的治疗方案是,米饭配辣椒,代指补充能量食物和短暂激发身体运转的刺激类因素配合使用。一味的使用激发自身能量的治疗方式,透支深层能量,相当于激素疗法。恢复身体,是让身体存得住更多的能量,不能单方向一味的激发。治疗时的短期激发,恢复正常运作后,要把损耗补充回来。从自身来讲,坚持锻炼,促进血液循环,也是阳气增长的有效途径,并且属于非常根本性的治愈。

外用物补充阳气,包括合适的衣物,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地方生活,没有棉袄,或者棉袄不够厚,一定受寒。睡觉的地方太凉,也要解决好保暖的问题,这都是外物的重要性。

寒凉侵袭人体,外在寒凉的顺序是自四肢到躯干,自外而内的。

有些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寒凉直接进入脾胃,从脾胃开始影响五脏运转。

由于贪求食物的口感,和寒凉带来的快感,伤损健康。

这里有一个独特的现象,明明病人已经阳气不足,黑眼圈,但是仍然喜欢冷饮,空调仍然要开的很低。

这一类患者,贪凉怕热。

病因是由于,内里虚寒,但是上焦和体表,表现为阳气有余。这是因为中焦虚寒,阳气下行向内循环的效率低下,使得阳气升浮上焦及体表,阳气不能正常流动而形成的虚火外显而已,并非真的阳气充足。一般年龄小,肾气尚充足,可以支撑消耗,后面出问题时,涉及到的要修复的损耗量很大。

这类病人在经过强壮中气运转的治疗后,怕热的现象会减少,逐渐恢复正常。小朋友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表现明显的是,盖不住被子,睡觉翻来翻去,严重的还会多汗,甚至中间起来哭几声再睡。

在恢复的过程中,会有正邪对抗的过程,有短期的心烦,持继时间数小时到几天不等。这期间要持续补充正气,提升阳气运转水平,以便早些完成这个对抗病邪的过程。还会出现一些酸麻胀痛痒的现象,一些病人治疗中出现排病反应,要提前沟通,希望可以正确认知。做好辅助医疗,尽量减少不适反应。这个过程中,人体从气血虚弱到气机逐步充满,到正气冲击病灶,产生各种不适,需要及时就医处理这些问题,正确的处理可以加速恢复。病人需要理解这种变化。身体在恢复过程中,遇到通不过的,或者反应剧烈的,需要及时处理。

由于阳气能量不足,新陈代谢效率降低,血液垃圾比较多,其人从中焦肠胃问题,向上发展成心肺问题,头部气血供应不足现象,倦怠乏力,睡眠质量差,饮食吃不下。发展到后期,有风湿类骨痛痹痛,这类病人,内服药物,滋养气血,外用温敷疗法通畅经络,效果比较快。温敷对于局部寒症的治法,自古效验,外用补充阳气能量自古有一席之地,膏药的方便有效是经历了实践的检验的。随着科技进步,医疗方案升级,一些替代产品更方便舒适有效。

恢复的过程中常见排寒排湿的现象,气血通到哪里,会有正邪博弈斗争,形成阵痛,肠胃排寒湿,排宿便,恢复中经常遇到。

有的病人未治疗时,感觉痛的还不明显,一旦气血到达病灶,到达哪里的病灶,相应就会出现酸胀痛等现象,治疗周期长,需要恢复气血,通达经络。有些寒症引起的痒,有温经通络过程中仍然会痒,需要一个过程来达到完全去根的治疗。

有些常年寒症,顽固根深,治疗起来需要外力辅助打通经络。这时候传统艾灸等外用温敷手法手段,有很好的效果。视外用法的力度和强度以及操作的合理性,取得的效果不同。

随着科技进步,有了更方便使用的产品,在这方面的应用前景很广阔。

因为寒症病人已经病了很久,气血衰弱,存在阴阳两虚的情况,这时候以扶阳为主,视情况,辅助滋阴进行调整。

这里要注意,阴阳的比例,阳要占据五成以上,阴要少于阳。

分享一个阳气不足表现为化热的现象,一些疑难杂症根据这个道理可以得到治疗。比如一个人肠胃差,平时影响不明显,喝了啤酒后,肚子胀,这时候摸自己的小腿足阳明胃经丰隆穴,发热明显,同时存在足少阳胆经侠溪穴发热,如果见到有热就用寒凉,那么啤酒已经是寒凉的了,难道要多喝啤酒,喝冰镇啤酒吗?为什么明明是寒凉影响脾胃,会出现脾胃和临近经络出现热的现象呢?这就是之前所说的寒凉郁塞经络形成的郁热现象,比如这个例子中,寒凉影响的是肚子,胃胆这两条经络从腹至足循行,肚子这里因为寒凝滞涩,腿这里阳气不能正常循行,滞留后反而出现温度升高,这是经气郁结生热,这跟之前所说的,中焦虚寒,上面的阳气不得下行,出现虚热是一个原理,只不过一个出现在头部,一个出现在下肢。这种热非常影响骨骼质量,很多股骨头问题,就是这个原理造成的。所以中气的稳固,就像武术里的气沉丹田一样重要。

也存在有人治疗这种问题采用泄法,见热用寒,把问题转换成其他问题,治标伤本。

寒凉引起的阳气受损,阳气运转不畅的问题就阐述到这里。

暑热造成的问题是,影响肺功能的正常运作。

对应的自然现象就是三伏天,感觉胸闷,热得喘不上气来。这是升腾的力量太强,肺气难以下降。感觉呼吸不畅。

这时一些冷饮,雪糕,消暑解暑的西瓜等水果,会有很好的作用。

刚说完寒凉时阳气的作用,马上说暑热时阴寒的作用,希望读者跟据自身的体质与状态,合理灵活应用,不宜偏执。

寒来暑往,寒暑作为对峙的能量,可以相互平衡。

四季的运转,就是在,阴阳的变化之中,产生生机。

一个人得了某一种属性的疾病,换个地方居住,变换一下居住的气候条件对治疗也有帮助。

感受暑热会出现,暑湿,肝火,胃阴虚等现象,多汗,腹泻,严重的会脱水。中暑时适量的冰镇啤酒冰西瓜也是很好用的。自身阳气不足,吃了过量的寒凉就拉肚子,所以这个度要把握好,有些病人因为西瓜买多了,吃出寒凉问题,过犹不及。

藿香正气水对暑湿的治疗角度,是湿气阻塞肝阳上升。通过运转中焦,扶阳去湿,来达到阳气下行通道顺畅从而得以下行的目的。把阻塞运化的湿气化解了,上下的通道顺畅了,通过阳气流转解决郁热的问题。藿香正气水的外敷肚脐,对于寒湿感冒也有效果。

人体阳气不足就温煦,培养阳气,热气过多,就疏导或服用寒凉,消除过多的阳气,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体的阴阳调和,治疗办法不拘泥于养生中谈及的避免寒凉,有大热则用大寒,主要是度的一个把握。同时不管怎么治疗,一旦中气受损,都不是很好的治疗方案。

问题会越来越多。

人越健康,他所能承受的,寒与热的上限下限越宽;人越虚弱所能承受的寒热范畴就越窄。

所以对于虚弱病人的要尽量使用平和的,就算是他虚寒,也不要用大热,因为长期气血虚弱,必然存在阴虚的现象。不能为了效果从一个不平衡的状态表现,治疗成另一个不平衡状态。

暑热会造成三焦经不降,影响水液输布,原因在于下行的气机不足,同时有湿气阻滞气机运转。

暑热的治疗也相对的简单,用一些清热降火,滋阴的药物,兼顾中气,服用一下即可。暑湿的治疗,需要淡渗利湿,兼顾表热的疏解。

需要注意的事,重点维护好病人的中气,需要护好脾胃的阳气。体质强自然不需要费心,生病的人很多体质不太强,需要留心这一点,避免过寒伤中。

清除的热气应该是,肺热为主。一部分肝火,但不可清热过度,伤损正气,留下弊端。

因为肺与大肠互为表里,暑热也有可能影响大肠,造成痢疾拉肚子。

阴虚还会高热不退。

因为现在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一般不会出现太严重的暑热现象。

如果遇到这种极端情况,十个指头指尖刺点血出来,对退身体的内热效果也很好。也有在耳朵上放血的,原理都差不多。

寒暑很容易造成寒湿和暑湿,任何外邪因素,只要影响到中气的运转,都会产生湿。

湿气就是,中焦脏腑机器运转效率低下,所产生的。脏腑功率不足,处理效率低下,遗留的一些没有处理完全的物质,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混在一起,形成的湿气。湿气是人体病态的直接体现,可能影响到的问题很多很广。

有一个说法,火在土下为生气,火在土上则生湿,这个说法是对现象的一种描述。

健康的人,脾胃下面有阳气在,脾胃之下,是肾,肾水的阳气通过肝阳脾阳来促进脾胃机器的运作。所以也有火在水下为生气,火在水上则为湿的说法,即火在肾中为生气,火在肾上,因为中气弱,阳气不能下沉归于肾水,体现的中焦湿热互结,所谓的气沉丹田就是阳气要在小腹这里。

中气虚弱,则上面的阳气不得下行,虚火上升,这个时候就是所谓的火在水上,或者火在土上。

同时存在下面的阳气也不得上行的现象,因为阳气不足,升腾动力不足,不能升腾则足心热,喜欢脚站在凉地上。这是肝经郁热。

脾胃虚弱而湿气生,湿气影响脾胃运转就更加的虚弱,所以中焦的温敷疗法,有很明显的扶阳去寒湿的辅助作用。根治还是要增强脾胃经的气血,增加运转的效率,下一章讲亚健康的主要因素--湿。 w9VvyN/uQ9dGQC5L4adP33xeom+XmmHN9zBdFkMLrVifUXMs8EmQM8hw+RxBQxS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