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2 定位误差分析

4.2.1 均方误差几何表示

以两个观测站对二维静止辐射源定位为例,如图4-7所示设点 x T 为辐射源真实位置,从点 x T 到观测站1( x 1 y 1 )和观测站2( x 2 y 2 )的方位角分别为 α 1 α 2 ,距离分别为 r 1 r 2 。测向误差分别为Δ α 1 和Δ α 2 ,实测的两条测向线交于点 ,则点 为辐射源位置的估计值,其误差为点 到点 x T 的距离 R 。假设两站不存在站址误差,其测向误差Δ α 1 和Δ α 2 均值为零,方差分别为 ,相关系数为 ρ n 1 n 2 与图 3-1 中一致,具体表达式为式(3-25)。

图4-7 双站测向定位的几何表示

1.定位误差

根据上述假设,由3.2.1.2节定位误差几何表示中式(3-17)可得其梯度为

代入式(3-29)可得双站测向定位的均方误差为

式中, φ 为∇ h 1 和-∇ h 2 之间的夹角,且 φ =π-( α 2 1 );

当两个观测站测向误差不相关( ρ =0),且 = = 时,

将上述公式中 r 1 r 2 利用观测站位置与方位角进行改写,得到如下形式:

为了便于求解双站定位区域内的最小定位误差位置,即 的最小值,假设观测站1和观测站2均位于 X 轴上,则上式可简化为

f α 1 α 2 )= ,对 f α 1 α 2 )分别关于 α 1 α 2 求偏导并令其等于0,可得

可解得 α 1 = =35.26°, α 2 =180° 1 =144.74°。

由二维函数求极值理论可知,由于 >0且 - =-4.2715<0,因此当=35.26°,=144.74°时,绝对定位误差取得极小值。

对应的最小定位误差位置坐标为

图4-8给出了两个观测站坐标为 x 1 =[-20,0] T (km), x 2 =[20,0] T (km),测向均方根误差为1°的双站测向定位绝对误差等值线。

2.相对定位误差

除了上面分析的定位误差,相对定位误差也是工程中常用的定位指标,即绝对定位误差到两个观测站基线距离的比值。由式(4-31)可得相对定位误差

式中, D 2=

图4-8 双站测向定位绝对误差等值线

为了便于求解双站定位区域内的最小相对定位误差位置,即 的最小值,假设观测站1和观测站2均位于 X 轴上,则上式可简化为

g α 1 α 2 )= ,对 g α 1 α 2 )分别关于 α 1 α 2 求偏导并令其等于0,可得

可解得 α 1 = =54.73°, α 2 =180° 1 =125.27°。

由二维函数求极值理论可知,由于 >0, -=-170.8594<0,因此当=54.73°=125.27°时,相对定位误差取得极小值。

对应的最小相对定位误差位置坐标公式为

图4-9给出了两个观测站坐标为 x 1 =[-20,0] T (km), x 2 =[20,0] T (km),测向均方根误差为1°的双站测向定位相对误差等值线。

图4-9 双站测向定位相对误差等值线

4.2.2 克拉美-罗下界

基于式(4-2)测向定位观测方程,其测向误差 ξ~ ,假设不同观测站测向误差相互独立,则 Σ ξ = = l =1,2, L ,观测站位置误差 ε~ ,各站址误差之间互不相关,可得 Σ ε = 。根据式(3-41)可知辐射源位置 x 估计的CRLB为

式中, J = b l =, d l = r l = l =1,2, L J 2 = = c l =

特别地,当站址误差各个分量Δ x i 、Δ y i 、Δ z i 误差一致且 α l l β 误差不相关时,有 = = = ,则

测向定位最大似然估计法的RMSE为

假设两个观测站坐标为 x 1 =[-20,0] T (km), x 2 =[20,0] T (km),测向均方根误差为1°,当站址误差 X Y 方向均为200m时,测向定位误差RMSE等值线如图4-10所示。

图4-10 测向定位误差RMSE等值线

对于上述介绍的定位优化算法与 CRLB 进行仿真比较。假设静止辐射源坐标位置为 x T =[55,35] T ,单个运动观测站初始位置位于 x O =[5,13] T ,速度为 =[2,-0.4] T ,共观测20个单位时间,观测站与辐射源位置示意如图4-11所示。

图4-11 观测站与辐射源位置示意

上述单个运动观测站对静止辐射源测向定位场景中,不同优化算法的定位误差如图4-12所示。

图4-12 不同优化算法的定位误差

由图4.12可以看出,随着测向误差的增大,各定位优化算法的误差也随之增大。而最大似然估计G-N迭代法、最大似然估计网格搜索法、总体最小二乘解析法的定位误差最接近CRLB。

4.2.3 测向定位误差概率

对于两个以上的固定测向站或一个运动的测向站,若测向过程中不存在误差,则其测向的方位线将相交于一点,即辐射源位置。但通常测得的方向角中总存在测量误差和噪声,使得方向线不再相交于一点。以二维测向定位为例,存在测向误差时运动单站的方位线如图4-13所示。

图4-13 存在测向误差时运动单站的方位线

L 个不同位置对目标进行测向定位,其误差椭圆的长、短半轴表达式为 [23]

式中, κ =-2 ln(1 -P ), P 为位置估计值 落入以 x T 为中心、长半轴为 a 、短半轴为 b 的椭圆内的概率; η = μ = γ = r l 为第 l 次观测时的目标与观测站的距离, l α 为第 l 次观测时的测向结果, 为第 l 次观测时测向误差的标准偏差。

当运动单站对辐射源测向存在误差时,假设机动测向站沿直线运动,运动距离为线段 d ,辐射源在该运动直线的中垂线上,到该线段的距离为 h 。当测向时间均匀分布,测向次数 L ≥5的时候,误差椭圆的长、短半轴可近似表示为 [24]

其推导过程见附录D。

n 个测向站对辐射源定位,由于存在测向误差,在辐射源真实位置附近最多可以有 n n -1)/2个交叉点,这些交叉点处于一个闭合多边形的各边上,如果测量误差均值为零,那么 n =3时辐射源位于三角形内的概率仅为25%,如图4-14所示。图中实线为辐射源真实来波方向,交汇于一点,虚线为存在误差时的测向线,其中“正”为测向线相较于真实来波方向正偏,“负”为测向线相较于真实来波方向负偏。

图4-14 多站测向线交叉示意

用数学归纳法可以证明对于 n ≥3,辐射源位于多边形(三条测向线可构成如图4-14所示的三角形区域,四条测向线可构成三角形或四边形区域)内的概率为 p n =1- ,则有: /nqCdKbrsAs8zdnSEbfsBFqlwBS5Ro9w0BD29A5X+eo4GPvOQy78fkM8XJVIAj+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