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价值观影响时间账户的分配

聊一聊我对不同时间账户的思考,如下表所示。

恢复精力

睡眠这个事大多时候靠的是自律,太多的大城市的奋斗者,真的睡不够7h。白天一天都是工作,晚上的时间才是自己的。于是熬最狠的夜,涂最贵的眼霜,报复性晚睡,然后第二天又被闹铃叫起。

三餐的事,在早年,我真的就是能补充能量,让自己健康地活着就行。直到某些时候,我才觉知到,吃饭是有社交属性的。我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能多简单就多简单,如果是超过2个人的行为,那吃饭就赋予了其他的性质和意义。

收拾自己

我是一个做互联网的男生,活得就跟“社畜”一样,某些东西对我而言可能不重要。在不同的环境要明白什么更重要。我曾经想象自己是一个女孩子,或者是一个销售,亦或者是在窗口工作的人,有些岗位对仪容仪表是有要求的,什么是构成竞争力及职业所需求的,社会上对不同的群体制定了不同的标准和规则。

收拾自己不光是自己,还有自己的生活,而太多的人,光是周末收拾一下屋子,就把自己的时间全部用掉了。有些人,每天光是思考今天穿什么衣服、如何打扮,就把自己的很多时间给用掉了。

我在大学期间就读过许多类似《断舍离》的知识,也能够判断什么是必要的东西。年轻的时候物质匮乏,赚了钱需要满足一些物欲,以证明自己的拥有,为自己增加底气。我也曾经买过很多没用的东西,而当我搬过几次家之后,想法就自然而然地改变了。后面维持必要、品质较好的生活必需品即可。

我一定要打扮得很好看才可以出门,和我只维持必要的干净和整洁就行,这就是不同的价值观。每个人在意的东西和不在意的东西,影响了选择。

通勤

我曾经很认真地劝一个同事搬到公司附近住,苦口婆心地跟他罗列了无数好处,道理都懂,但是他就是不愿意搬家,依旧坚持每天让通勤的时间达到3小时。

他说,“已经在那里住习惯了,而且住得远,单程要一个多小时,不想在公司多加班,老板有事也不会第一时间找我,可以早点下班回家,就是想给自己一个好的住宿环境,我有一个很爽的周末”。这些选择的背后,其实就是价值观的选择。

大家都是租房住,他的通勤时长是我的9倍,(10分钟和90分钟)。可以想象,他的职场竞争力是远不如我的。所以我们差不多前后脚进公司,12个月之后,只从收入而言,我已经是他的3倍了。

这种事,其实说到底,就是钱的问题,在这一点的选择上,其实是看个体的价值观。远和近一定选近,然后在近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经济水平进行选择。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在职业初期,我是刻意选择让住宿的环境仅仅满足睡觉、洗澡、晾衣服,而并非选择生活的环境。这样,我才更愿意待在公司。在早期,只为积累更好的职业竞争力。

即使是我后面挣钱比较多的时候,无论何时,我都是努力保持步行上下班,单程不许超过30分钟。钱可以用很多种方式赚,而时间和体力浪费在路上就是非常不值当的事情了。

上述3个账户的投入,可以说是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与人社交的必备要素。当然在如今的这个年代,如果你有机会可以长期远程居家办公,比如我曾经有一段作家和自由职业者的时间,基本就不用通勤,打开电脑就写作,由于也不需要与人社交,只维持基本的洗脸刷牙,穿个睡衣就能干活。

在此基础上,剩余的时间分配,才是拉开自己和其他人差距的投入。

每个人每天只有24小时,所以除去必要时间和工作时间,剩余的自我时间分配才是重点,才是构成个体社会竞争力的根本。你在某个时间账户里投入的时间越多,你获得的收获就越多,必要时间外,剩余的就是工作时间和自我时间的支配,如下表所示。

工作

工作在我早年的认知定义里,就是出卖自己的时间换取劳动报酬。生存和赚钱为第一要务。

而每个人对工作的定义是不一样的,这世界上的工作实在太多,比如追求艺术、思考哲学、攻克科学难题,关怀老人、做慈善事业,去山区支教等,这些就是自我实现层面的追求了。

而绝大多数人,基本上都要靠工作赚钱来养活自己,甚至还要养活自己的家庭。

剩余的时间投入才能够体现个体选择,不同的年龄段所面临的问题不一样,选择也不一样。

学习成长

在任何时候,学习成长绝对是排到第1位的。

你知道如何恢复精力从而更高效吗?你知道如何调养身体规避生病吗?你知道怎样锻炼才能有效减脂、增肌吗?你知道商务礼仪、交际谈吐的细节吗?你知道人际关系中的明规则、潜规则吗?你知道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吗?你知道如何找到正确的方式,把很多“需要坚持”的事情轻松做成吗?以及,你知道“如何学习”才可以获得最高的效率吗?一个人在学习成长账户里投资时间带来的加成是全方位的,这些都可以通过学习获得。

胸有韬略显达贵,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有货”的人,在很多场景下都是被需求的,你的谈吐、气质、风采,都会不经意间被拔高。知识不占物理空间,理论上我们可以为自己叠加无数能力,我们在这个账户里投入的时间越多,带来的复利越可观。亦或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我们未来想要自己和家人过上体面、财富自由、受人尊敬的生活,就应当在学习成长的时间账户里持续地投资。

锻炼

排第2的应该是锻炼,很多人拼命打拼,但是透支了青春和身体,失去了健康往往得不偿失。很多做互联网的人在电脑前面一待十几个小时,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很多做销售的人,全部工作都在交际应酬上,被酒桌文化绑架,觥筹交错之间伤肝伤肾。

一个人在锻炼账户里投资时间等于给自己做保养,长此以往,身体素质好,精力恢复快,基本不生病,省时间、省金钱。精神面貌好的人往往在交际应酬时也占优势,带来的正向加成同样可观。给读者推荐一篇文章《当华尔街精英脱掉衣服,你就知道他们为什么有钱了》。

余下的,随便安排吧。

情感

十分主观的选择,时间是有限的,总有一些东西是要在某个阶段被忽略的,维持多少投入,其实看的是个体。

父母血缘之间的情感维系自不必说,是彼此之间应尽的义务。

而伴侣之间……世间有两句话道出了很多人的无可奈何,一句是“搬起砖我没法抱你,放下砖我没法养你”,另外一句是“在最没有能力的年纪,遇到了最想要照顾一生的人”,你想“不负如来不负卿”,能力不够,往往结果就是“既负如来又负卿”。

如果我们想给彼此一个更好的未来,先把自己变成更好的人。

社交

这世界上有太多的道理,而在我职业生涯的早期,甚至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内心是有自卑的,都是逃避社交的。我不抽烟、不喝酒、不喝碳酸饮料,更不会去迪吧、夜店。

我并非是商人或者公务员家庭的孩子,因此很多的东西都不会,这一点我在大学的时候就看透了,我羡慕那些各种场合都非常灵活,讲话都如鱼得水的人。

我在工作前7年,在年会上都是躲着人,不想喝酒,也不跟领导敬酒。这很不好,可我就是这样了,我端着酒也不知道说啥,在所有的饭桌上,我都只想当个边缘人。而我的“发育方式”从来都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具备利他属性的人,哪怕是被人“利用”,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个人认为)。并不想刻意去混迹什么圈子。

我这一套方法在某些公司,肯定毫无上升空间,幸运的是,我所在的行业,也不那么看重这些。

良性的、有价值的社交应该是能够相互促进成长,彼此成就,共同为对方提供价值。投资什么都不如投资自己,攀附往往无用,有才之人自然而然会拥有等价值的社交人脉圈。

消遣娱乐

消遣其实是十分必要的,是紧张劳累时候的调和剂,但是娱乐有多种,一种是消遣的娱乐,另一种是能给自己有所加持的娱乐。运动1小时获得的快乐,和刷抖音1小时获得的快乐,时间上是一样的,但是收益却不同,尽量选择能正向加成的兴趣爱好,如果你在阅读和运动的时候享受到快乐,那就恭喜了,世界上有一部分人都感受不到阅读和运动的快乐,亦或是知道这个好,但需要刻意去做。真正喜欢的事我们根本用不着坚持,而是自然而然地享受其过程的。

当自己想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时间自然而然地就会被分配给能够为自己带来加持的部分。

形成这些价值观的原因,还是跟自己的经历和所处的环境有关。

我在想,如果我的家庭条件好一些,我大概率不会做出上面的选择,吃那些苦。

我在想,如果我早早地就有了女朋友或家庭,我的很多时间分配的选择都会受到制约。

我在想,如果我的家人生病需要我就近照顾,我可能就不会离开自己的父母去大城市奋斗。

我在想,如果我进入的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小公司,公司的发展也没有那么好,我的工资可能涨得没那么快。

我在想,如果我的家境比较好,从小就跟商人家的孩子、公务员家庭的孩子一样耳濡目染,接受那种类型的教育,我一定不会做出上面的时间投入选择。且我大概率是留在父母身边,没有北漂的这段吃苦的岁月。

每个人的资源和禀赋都不一样,背后所承担的压力不一样,所以我只能做出上面的选择。然后,综合自己的经历和社会的正负反馈,去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我的观点未必对,但这就是我当年的想法。

我甚至在想,如果让我自己再经历一回,我会不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一个人进入负循环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真正意义上进入正循环,依靠的是系统的、框架的力量。

如果想要获得一些东西,那么就要短暂地放弃一些东西。而短暂放弃的东西,是可以通过后续的各种方式弥补的。 v5IbDAEtT131pJhe2kesU1M3ZdF4OKEa/PuOBSde6+zs1rXQKm0+AjkD+OYsQOA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