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丙申年里说“贪婪”

岁月走进丙申年里,“贪婪”这个词的使用频率依然很高。官方在用,知识界在用,民间百姓也在用。

所有的使用者都在说“贪婪”不好,人“贪婪”了要遭唾弃,要坠入深渊。

这与基督教的看法基本一致。基督教把贪婪列为七宗罪之一,撒旦之一的玛门便代表贪婪。

贪婪真的就一无是处?

这就有了细说这个词语的必要。

我在古文里看到“贪婪”这个词,最早是在《楚辞·离骚》里。屈原说:“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王逸后来对贪婪这样注解:爱财曰贪,爱食曰婪。这就是说,贪婪的本义指爱财和食物。

这个词语在其后的使用中,人们逐渐赋予了它“多欲而不知满足”的含义。

目前,大家已公认:得了还想得,永远不知足,这就叫贪婪。

人为何会贪婪?我以为是人的本性使然。人性中有一项内容,叫“自利”,这是人为保护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的一种本能,是很正常的。人自利的表现,就是一事当前,首先判断其对自己是否有利,有利的,便会积极参与,从中拿取应得的利益;无利的,常会袖手旁观,见别人获利时偶尔还会生出一点点妒忌。这种情况在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反复出现,是人生中的一种正常景观。自利之心一过度,就是贪婪了。

贪婪之心并不是只有坏人恶人才有,而是存在于每个人的胸中。人与人的贪婪之心只在两点上不同:其一,使用的地方不一样,有的人把贪婪之心用于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上,有的人把其用于精神财富的享受上;有的人则把其用在物质财富的占有和享用上。其二,是对其实行控制的程度不一样,有的人只在创造物质财富和创造、享受精神财富时释放其贪婪之心,而在其他的时候将其关闭在心房一角;有的则专在占有和享用社会物质财富时释放它,并完全放纵不加限制。

其实,贪婪并不就是坏东西,它对于个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是单个人和整个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心理动力。

一个科学家,如果他在发明创造上只是浅尝辄止,不是得了还想得,永不满足,贪婪不已,那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大科学家,就不可能为人类连续创造更多的福祉。比如爱迪生,如果他在发明了留声机后,不再贪婪地去继续探索,那他就不可能再去发明电灯,从而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了。

一个作曲家,如果他在创作时自我满足,不是得了还想得,贪婪不已,写一首好曲子后就不再写了,那我们听到的好乐曲就会大大减少。像贝多芬,要是他在创作时不是贪婪不已,而是在写完《英雄交响曲》之后就不再写了,那就不可能有他后来的巨作《第九交响曲》了。

一个农民,如果他在种地时不是得了还想得,不断地学习和变换耕作手段,贪婪地去提高产量,而是马马虎虎每年只种一季就不种了,那就没有足够的粮食让他和他的家人吃饱肚子,更不会有余粮卖给不种粮的人了。

这是贪婪对于个人的意义。就整个人类来说,人类若没有一种永不满足的贪婪的劲头来改变自己的生存处境,那人类的生活就不可能是今天的样子。大家都知道我们最早的祖先最初是住在天然山洞里的,后来大概是觉得那里边太潮太不方便,开始在平一些的地方挖地窝子住。再后来,为了使自己住得更舒服,人类开始贪婪地去不断地发现新的建筑材料和新的居住处,直到开始夯土筑墙搭棚子,开始脱土坯打草去盖草屋,开始烧砖烧瓦砌墙盖瓦房,开始用水泥浇筑钢筋盖楼房。如果人类的祖先不是贪婪地不断寻找新居处,那我们今天就可能还住在天然山洞里。

还有就是关于人类扩大自己的活动空间问题。我们知道人类最初的一切活动都靠步行,不论干什么,全靠自己的两条腿走,这样活动的空间就不大,就很受限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开始永不满足地贪婪地去寻找解决办法。最初是找到了牛,学会骑牛并造了牛车;但还是嫌其慢;于是又找到了马,学会骑马且造了马车;可还是嫌其慢;于是找到了发动机且造了汽车、火车和轮船;却还嫌其慢,于是又找到了新材料造出了飞机。如果我们的祖先不是贪婪地寻找扩大活动空间的办法,那我们今天怎么可能在一天之内赶去欧洲?

再有,就是关于人类寻找便捷的联系方式问题。我们晓得,人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相互间联系靠传话捎口信,靠人的口头话语相传,这很不方便。于是便发明了邮局和通信。可人类不满足,仍嫌太慢,于是电话和电报便被发明了。但人类贪婪地认为,电话和电报还不够快,于是又发明了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有了电子邮箱和微信,使即时联系成为了可能……

这些都告诉我们,单个的人和整个人类在创造方面的贪婪不仅不是坏事,而且于己还有益。

那为何“贪婪”这个词在后来和今天会变得声名狼藉?

问题出在消费和享受人类的创造成果上。而且,主要不是指消费和享受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上。人类至今创造出的精神财富虽然有限,但不管你多么贪婪地去消费和享受,也不会遭到人们的轻看和贬低,即使你一年读365本书,看100场电影,听50场音乐会,参观100次书画展览,都不会听到责难,相反,还可能会得到赞赏。问题出在消费和享受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上。

人类迄今为止,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都很有限,也就是说,远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而物质财富又是人赖以为生的基本东西,是每个人活下去的必需用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希望出现想更多占有人类创造出的物质成果的人,把那些想多占和独占人类创造出的物质成果的人,称为贪婪之徒,并对其恨之入骨,随时都想把他们推入深渊。

“贪婪”一词因此而充满了贬义。

也因此,谁获得了贪婪的称号,谁就会变得声名狼藉,且永世不得翻身。历朝历代,都不会为贪婪之徒正名。

中国历史上,被称为贪婪之徒的人可不止一个两个。最典型的代表是三位,一位是唐朝的元载。他被惩治后,没收的宅舍足够分给数百户有品级的官员居住使用,抄家时抄出的物品中竟然有800石胡椒,折合成今天的计量单位是64吨,这要吃到哪一年?另一位是明朝的严嵩。抄他的家时,抄出黄金32000余两,白银202万余两,其他的珍宝和古玩几乎超过了皇室的珍藏。再一位就是清朝的和珅。抄出的家产竟值8亿余两白银,超过朝廷十年的总收入。

在当今的中国,想尽可能多地占有和享受社会创造的物质成果的贪婪之风也很兴盛。大家都明白人民币这种纸钞是物质财富的代表,所以现在贪占人民币的官员就很多,有的贪官家里一次竟抄出了1亿多人民币现金;还有的贪官家里被抄出的纸币现金,一辆大卡车都拉不完。广州民航局一位普通售票员,利用职务之便伪造机票进行贪污,在短短两年内,竟然伪造了3.73万张机票,等于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37飞机在空中白白地飞行了一年。对于有用物品的贪婪侵占数量也非常惊人,云南一位官员,知道普洱茶好喝且有收藏价值后,她竟然利用权力贪占了几吨。几吨的茶叶,她哪一年哪一代才能喝完?总后的谷俊山,竟然在家里藏了1500余箱茅台酒,一箱酒有的6瓶,有的12瓶,这要喝到哪一年?还有一位省医院的院长,竟然拥有一百套房子和一百个车位,他若巡视一遍所拥有的房屋和车位也需要花去很长的时间呀!

占有社会物质财富的贪婪之风一旦刮起来,社会的整体溃败就会开始。想一想前几年,我们干什么事不需要送钱送礼?你不送什么事也干不成,一个社会不靠规矩和法律去维持运行,而依靠礼物和金钱去润滑着国家机器,那还会有公平公正?

这种占有物质财富的贪婪之风的生成,原因有两个,其一当然是人性中自利本能的惯性发展在起作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里,都有想拥有更多物质财富的欲望,对这种欲望若本人不加抑止,它就会逐渐膨胀,膨胀的最后结果,就是出现贪婪之状。所以人必须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懂得一事当前,应该考虑和顾及他人的利益;必须有信仰,不能把追求全放在物质财富上;必须有善心,学会拿出自己的财富去关爱他人。其二是社会管理者没有尽到管控人们物质欲望的职责。人的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的,这一点所有的社会管理者都明白,也因此,各个国家各个时代的社会管理者,大都知道要用法律、规矩去管控人们的物质欲望,用贤者的举动去引导人们的追求,不会完全让物欲横流。但遗憾的是,我们前些年对这个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或者重视了但未用霹雳手段去实行,结果使社会上物欲泛滥,让官员以贪污纳贿为寻常事情,让社会中上层以生活奢侈为荣耀,让普通百姓一心只为挣到金钱。谁一顿饭能吃掉几万元那是一种本领,谁穿戴的都是世界名牌那是英雄,谁能去澳门一赌那是活得潇洒,这样做的结果当然会引来贪婪盛行。

所幸,我们大多数人现在已意识到在享受和消费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上,必须力戒贪婪。所幸,社会已开始向这种贪婪宣战。也许要不了多久,目前的这种局面就会有所改变。

贝多芬是因为贪婪地进行音乐创造而被塑了纪念碑的!

和珅是因为贪婪地占有社会物质财富而落了千古骂名的!

一个人来世上走一趟,不管是做官还是当平民,对贪婪应取的态度该心中有数。

不然,在生命终结前的最后清醒时刻,是会生出悔意的。

那就晚了! /Iw6IbXFCxrFgdVqX5XW4ylM/1P3Iy5U9ye5Rrfqb+oUiqFXwyMfiY+g9dKbkIA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