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文化的积淀
——以汕头、揭阳为例

我们中华民族丰富而厚重的文化,分为无形的和有形的两大部分。我常在闲暇时琢磨:中华文化中的有形部分,它们是怎样积淀、保留下来的?

近日到汕头、揭阳游走,观赏和触摸了很多有形的文化遗存,我发现中华文化中有形的部分,积淀的样式主要是三种。

其一,是因家族利益传承而积淀、保留下来的。像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陈慈黉家族的宅邸,它是岭南潮汕建筑文化的一个标本,其“驷马拖车”的建筑格局,“四点金”的房间压角装饰,“下山虎”的建筑气势,“双背剑和单背剑”的建筑样式,都是中国建筑文化这部大书的重要章节。它们得以积淀保留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这个家族的人有自觉的文化信念,而只是为了家族利益的传承。陈慈黉及其子孙们当初花68年建筑这座宅邸时,想的只是怎样把房子盖得气派美观实用,怎样让家里的每个孩子都住得舒心却又便于管理,他们根本没有想到,他们辛苦建起来的这座宅邸因为战争不能入住,最后成了南中国海岸上的一个建筑博物馆,为后人了解潮汕建筑文化写了一篇详尽的介绍,客观上为中国建筑文化的积淀做出了贡献。

其二,是因满足群体信仰而积淀、保留下来的。位于揭阳揭西县城河婆庙角村的三山国王庙,是我国乃至东南亚地区三山国王庙的祖庙。庙内祀奉的是明山、独山、巾山的大王,后封为国王,“三山神”非佛非道,是粤东本地神中最古老最有影响的一个,是当地人的福神。三山国王庙自隋朝建立至今,历经修缮,所以能保存下来,就是因为历代民众相信这位山神能够解灾救难,保境安民,有求必应。不论是何人当政,不管社会进入哪个时代,这座有正殿、左右偏殿和后殿的神庙虽无经文教义护持和僧侣住持照应,却都能得到保护,并享受春天的进香拜祭。这种山神庙的建筑和祭祀三山神的祭典:鸣炮、响号、击鼓、敲钟、奏乐、上香、鞠躬、献礼、颂祝、化帛,是典型的中国宗教文化的内容。它的得以保留对我们后人研究汉族人的信仰内容极有价值。

其三,是因个体爱好和兴趣而积淀、保留下来的。汕头宜华木业股份有限公司有一个木典馆,那里边收藏了中国和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名贵木材标本,最粗的单个原木腰围有十几米,最重的单个原木标本有几十吨;同时还收藏了各种经典的木制用品特别是木制家具,其中,单是各种红木的床、柜、椅、桌总有上千件,各种各样的木制家庭艺术摆件数不胜数。走进这个木典馆,你会对自然界孕育木头的历史生出无限的感慨,会对人与木头的奇妙关系生出无限的兴趣;会对人类利用木头为自己服务的悠久历史发出惊叹;会对人把木头雕琢打造成那么精美的家具生出无限的惊喜。这个木典馆不仅在汕头,就是在全中国、全世界,恐怕都是独一无二的。它当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但它的建立却不是政府行为,不是国家行为,它只是宜华公司的董事长刘绍喜先生在几十年经营自己企业的过程中,因爱好和兴趣而收集建立起来的。他最初的用意,大概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收藏兴趣,为了向朋友们展示他在木材、木业、木器方面的见识和眼力,他根本没有意识到他是在为我们中华民族积淀和保留一种重要的文化。这个木典馆眼下虽然还是他个人和家族的,但实际上,它已经属于我们这个民族了。

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有形部分,在汕头和揭阳的积淀、保留样式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启示,那就是当我们在平日的生活中,见到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群体在做一件具有文化气息的事情时,不要打断他们,不能挖苦他们,更不可打击他们,要容许他们把事情做下去,做出结果,做出效果来!因为说不定他或他们所做的,是关系我们民族文化的大事情、大事件,是可能传之久远的对我们民族功德无量的大事业!

我们一定要记住,世界上所有关于文化的大事件,最初的形态都很不起眼。当陈慈黉家族的人在宅地上埋下第一块砖石时,当河婆庙角村的村民们第一次讨论怎样建立三山国王庙时,当刘绍喜第一次把一块木头抱回家时,谁能知道他们做的是事关千秋万代的事情?! Enz4TwN0jtwk4r2L4VGNdsfEKY5IeIo7dP/KyA+QM3PjikvYpSoRuIroAC8pphG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