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王微
王微(415—453),南朝宋文学家、书画家,字景玄,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属当时著名的王氏家族成员,祖父王珣、父亲王孺均为朝廷要官。王微曾做过始兴王刘浚后军功曹记室参军、太子中舍人,父亲去世后辞官隐逸,至于终年。王微是当时著名诗人,钟嵘《诗品》品其诗在曹操、曹丕之上,记其有《鸿宝》十卷,今不传。王微出身于书法世家,与王羲之为同一家族,其祖父王珣为著名书法家,所书《伯远帖》被清人列为“三希堂”瑰宝之一。王微也精通书法,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山水画家。《历代名画记》卷六说他:“善书画,尝居一屋,读书玩古不出十余年。与友人何偃书曰:‘吾性知画,盖鸣鹄识夜之机,盘纡纠纷,咸纪心目,故山水之好,一往迹求,皆得仿佛。’”这篇《叙画》论述书画相通的问题与他这一知识背景有密切关系。
本文据《历代名画记》本,此以《津逮秘书》为底本,参校《王氏书画苑》本等。
辱颜光禄书,
以图画非止艺行,成当与易象同体。
而工篆隶者,自以书巧为高。欲其并辨藻绘,核其攸同。
夫言绘画者,竟求容势而已。且古人之作画也,非以案城域,辨方州,标镇阜,划浸流。
本乎形者,融灵而动,变者心也。灵亡所见,故所托不动;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于是乎以一管之笔,拟太虚
之体;以判躯之状,画寸眸之明。
曲以为嵩高,趣以为方丈。
以叐之画,齐乎太华;
[1]
以枉之点,表夫隆准。
[2]
眉额颊辅,若晏笑
兮;孤岩郁秀,若吐云兮。横变纵化,故动生焉;前矩后规,方圆出焉。
然后宫观舟车,器以类聚;犬马禽鱼,物以状分,此画之致也。
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虽有金石之乐,珪璋之琛,
岂能仿佛之哉!披图按牒,效异山海。绿林扬风,白水激涧。呜呼!岂独运诸指掌,亦以神明降之。此画之情也。
[1]
叐(bá):通“拔”,形容笔势突起。东汉赵壹《非草书》:“而今之学草书者不思其简易之旨,直以为杜、崔(指汉代书法家杜度、崔瑗)之法,龟龙所见也。其
扶柱桎、诘屈叐乙,不可失也。”太华:华山。
[2]
以枉之点:“枉”当为“柱”之误。即赵壹所谓“
扶柱桎”之“柱桎”,形容一点之沉着有力。此采徐复观说。原文无“以”字,系缺。隆准:高鼻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