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顾恺之
顾恺之(约346—约407),东晋画家,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据《无锡顾氏宗谱》记载,顾氏祖先曾在孙吴和西晋政权做过官。祖父顾毗,字子治,晋康帝时任散骑常侍,后迁光禄卿。父亲顾悦之,字君叔,历任扬州别驾、尚书左丞。顾恺之少有奇才,博学多识,时人称其为“三绝”(痴绝、画绝、才绝)。史书中记载他许多痴顽的例子,如一次,他与谢瞻在月下长咏,诗作到兴头,忘掉了疲倦。谢瞻睡觉去了,换个人替代他,顾恺之竟一点也没察觉。宋陈善《扪虱新语》上集卷三说:“顾恺之善画而人以为痴,张长史工书而人以为颠,予谓此二人之所以精于书画者也,庄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曾做过桓温的司马参军,《世说新语》佚文有载:“桓大司马每请长康与羊欣论书画,竟夕忘倦。”桓温去世后,他又做殷仲堪参军。他在绘画方面的成就受到人们普遍推崇,谢安说他的画自“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唐张怀瓘《画断》评其画云:“运思精微,襟灵莫测。虽寄迹翰墨,其神气飘然在烟霄之上,不可以图画间求。象人之美: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神妙无方,以顾为最。”
传世画迹主要有:《女史箴图卷》(唐摹本),藏大英博物馆;《列女仁智图卷》(宋摹本),藏故宫博物院;《洛神赋图卷》,有二宋摹本,一藏故宫博物院,一藏辽宁博物馆;《斫琴图卷》(宋摹本),藏故宫博物院。
顾恺之在绘画理论上有重要贡献。他所提出的“传神写照”“迁想妙得”等理论在后代产生广泛的影响。
这里选录顾恺之传世的三篇论画文字,《论画》之题为编者所加。三文选自《历代名画记》卷五,以《王氏书画苑》本为底本,并参校《津逮秘书》《学津讨源》《佩文斋画谱》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