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秦朝有哪些节日?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进化发展的产物。在我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文明发展过程中,历经夏商周三代的发展,天文历法逐渐完善,到了战国时期,为指导农业生产而产生的二十四个节气,也已基本齐备完成,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据考证,我们现在所庆祝的大部分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冬至等,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萌芽,但当时的节日比较少,习俗内容不够丰富,时间也不那么固定。节日习俗大都建立在原始崇拜基础上,原始宗教、迷信色彩浓厚。

①春节

其庆祝日期为农历正月初一。这一节日在古代被称为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只是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规定把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春节这一节日历史悠久,绝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它起源于殷商时期的祭神祭祖活动。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解字·禾部》:“年,谷熟也。”在二十四节气出现以后,为了显示出立春节气的重要性,就把它定为一年的开始,并加以庆祝,所以称为春节,其庆祝活动叫作过年。随着改朝换代,后来就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

“年”这一名称来自周朝。春节的时间在不同朝代也是不同的。据考证,夏朝的春节在寅月(今农历正月),商在丑月(今农历十二月),周在子月(今农历十一月),而秦在亥月(今农历十月),到西汉才又恢复成寅月(今农历正月)为岁首,然后一直沿用至今。

还有就是“正”这个字本来读去声(四声),其含义是说这一个月是确定、校准一年的开始的月份,所以叫“正月”。而因为秦始皇本名嬴政,“政”与“正”音相同,为了避讳,就规定将“正”读阴平(一声)。

②春社

中国古代是典型的农耕社会,在这一前提下,土地很早就成为人们的祭祀对象,人们把掌管土地的那位神灵或者说土地称作“社”,祭祀土地或者土地神的日子,就是“社日”。

因为土地与作物对农业社会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到了后来,人们不只是祭祀土地神,也祭祀谷物或谷神,把谷物或谷神称为“稷”,土地和作物合祀,就是古代的“社稷”了。

在大部分的历史时期,社日一般分为春社和秋社,有的朝代则是四时皆祭。但具体到秦朝来说,它只有春社,按照农历,它一般选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到了汉朝以后则又加入二月二是土地神的诞辰,所以春社的活动就更为隆重。

③寒食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多年,在非常窘迫的时候,一个名叫介之推的属下偷偷割下腿上的肉来给重耳吃,对重耳有救命之恩。后来重耳回国即位,就是晋文公,他履行诺言,封赏随其逃亡的臣子,但介之推动却谢绝了赏赐,携老母隐居绵山,晋文公寻至绵山,但介之推避而不见。晋文公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之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都被烧死。为了纪念介之推,晋文公将绵山改为“介山”,立祠祭祀介之推,并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禁动烟火,只吃冷食。后来便形成了在这天吃冷食、扫墓的风俗。

到了秦朝,这一习俗已经成为一个比较重大的节日。晋文公确定的寒食节日期,跟农历的清明节气日期较近,在清明节前一天。而大约从周朝开始,人们就形成了在清明时节踏青、荡秋千等习俗,但是,直到秦朝,清明还只是一个稍重要一些的节气,并不是节日。到了汉朝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会在寒食节扫墓之后外出踏青,这就逐渐使得寒食节跟清明合二为一,而到了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上升到取而代之的地位。到了现代,大部分人已经是只知清明而不知寒食了。

④端午节

很多人都觉得端午节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而形成的,实际上并非如此,有专家考证,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就有记载,日期为农历五月初五。因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生产生活会受节令的变化而影响。农历五月是天气由冷转热的时节,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天气原因人们很容易生病,所以就用很多活动来祛除邪祟、远离疾病。而在这一历史时期,历法已经非常深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在此基础上,人们附会出了一些迷信的说法,比如人们对五月初五的认识,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恶日,“五月初五”更是恶上加恶,所以为了避讳,就把这一天称为“端五”,“端”是初或开始的意思,后来逐渐演变为“端午”。在此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而且因为战国时期屈原所居的楚国是一个大国,所以在此后端午节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到秦朝建立时,端午节已经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

⑤冬至

在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其重要程度仅次于新年,也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因为古时人们认为冬至过后,白昼将一天长于一天,阳气也一天强过一天,阳气回升,阴气下降,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在先秦时期,就有冬至日“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的盛典,这说明先民们把冬至看作是一年之首,因此在《周礼》中定下了“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的祭祀仪式。

并且在周朝,周历的正月在农历的十一月,冬至日也在农历十一月,因此有人考证周历的新年就是冬至日,而到了秦朝,虽说新年改在了农历十月,但是受多年习俗的影响,冬至节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7do///MzybDrls54RUp7T0yP+5p+c5Ewew0rboMlFrCe9cFjwYp+4VCf4gs5Uci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