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巴清与乌氏倮,秦朝的红顶商人

巴清,名清,巴是指地名巴郡。据当地传说,巴清在18岁嫁入当地一经营丹砂矿的豪门。夫家因掌握了独特的开采和冶炼技术,所以传及数代而不坠,垄断丹砂开采的生意,积聚了数不清的资财。不料,公公与丈夫先后去世,清成了寡妇,无儿无女,无兄弟姐妹。因为当时丹砂生意火爆,巴清是女子,又是寡妇,因此被其他各家丹砂矿明枪暗箭地进行竞争,同时因为整个社会大气候是重农抑商,因此生意还时常遭遇朝廷打压。但在这样的外部条件下,她充分运用夫家多年积累的财富和经验,挑起家族生意的重担。她有敏锐的商业头脑和善于抓住机遇的果敢,巴清的丹砂帝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能势如破竹,其财富和权势比起公公和丈夫主持生意时更上一层楼,传说她当时童仆千人,依附者上万。为了保护自家商业和矿产,巴清更是成立了自己的“私人武装”。

成功之人一定有她的过人之处。在获得了富可敌国的财富之后,巴清清醒地认识到巨大财富的诱惑力,以及个人财富多过官府的巨大风险,因此想方设法请求官方的保护。终于,她得到秦始皇的接见。这次会面后,巴清用自己的巨额财富不遗余力地帮助秦始皇的统一大业,而秦始皇也给了巴清生意上巨大的便利。

后来,又因为巴清忠贞守节,未再改嫁,秦始皇敬重她的品格,因此封她为贞妇,为她筑了女怀清台。同时为了感谢她对自己的支持,秦始皇给了她与另外一位大商人、大牧主乌氏倮同样的待遇,可以按规定时间同诸大臣一起进宫朝拜。

乌氏倮,名倮,战国末年秦国乌氏人。乌氏倮先前以饲养牛羊为业,后来开始从事牲畜买卖。他的经营手法是将乌氏地方盛产的牛羊运输到缺少牛羊的地方,高价卖掉,然后将得来的钱款再买入奇珍异宝,带回来献给戎王(少数民族的部落首领或者地区性国家的国王),戎王没有钱买这些奇珍异宝,就按十倍的价格用牛羊来偿还。这样一段时间后,乌氏倮便成为当时全国有名的富商。秦始皇在公元前220年巡视陇西、北地郡时,途经六盘山地区,耳闻目睹了乌氏倮经商发展畜牧的事迹,当即给倮以丰厚的优待。

这两个人,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都作了记述:“乌氏倮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缯物,间献遗戎王。戎王什倍其偿,与之畜,畜至用谷量马牛。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而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夫倮鄙人牧长,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

在这里,司马迁总结两人受到礼遇的原因是二人的“富”,但他却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当时的秦国和秦朝范围内,“富”的人不可能只有他们两位,为什么其他人没得到这个待遇?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这两个人都是当时的“红顶商人”,对两人的礼遇,只是“酬功”而已。

首先来说,秦始皇礼待巴清是出于政治和军事因素的考虑。在秦朝时期,地方豪强势力是秦帝国统一天下大业中绕不过去的一道难题。为了减少统一的阻力,以及避免在外部和内部双线作战,因此秦国的历代君王,对巴渝地区都实行优宠政策,对于当地的豪门大族实行宽松的管理办法,允许他们拥有产业、部族和私人武装,并对他们加以笼络,以期在与他国的战争中成为助力。而巴清家族是地方豪强的代表,理所当然是笼络的对象,因此很多人认为秦始皇礼遇巴清实际是“故军兴有资于其力也,非徒嘉其富厚”。再回想《史记》中记载秦始皇陵地宫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这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地宫里的巨量水银从何而来?是不是巴清家生产出来的?另外还有她拿出钱财帮助秦始皇修长城的传说,这一说法虽然无法考察,但是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巴清对秦始皇经济上的支持。

而对乌氏倮的礼遇,实际上也出于同样的目的。很大原因是乌氏倮为朝廷提供了大批军马、耕牛,对稳定秦国政治经济作出了贡献。

在当时重农抑商的秦国,秦始皇褒扬表彰巴清和乌氏倮,也是需要破除很多的成见。而他不顾重男轻女的俗礼,为巴清修筑怀清台,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独立女性的开端,从这一点来说,秦始皇也是无愧于千古一帝称号的。 Ems+uw+ei8LliwWxs7jgttcSxNw3WCD8HcbfuMQfO1S+oWUyle9q4OjJFxc8S/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