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统一钱币、度量衡究竟有何利弊?

在公元前221年的一天,一座宏伟的大殿上,一位帝王正在设宴款待他的群臣。这不仅是一场普通的宴会,更是数百年以来第一次出现的大一统帝国的开国盛宴。群臣激昂,觥筹交错,但皇帝在高兴之余,内心还有一丝丝的惆怅。这个庞大的帝国的未来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关乎整个帝国的大事。

国家既然想要富强,那就需要集思广益。于是这次宴会召集来许多有名望的大臣和大儒学子,就是为整个帝国的未来奠定一个发展的方向。有些大臣比较循规蹈矩,他们说:“周武王初年,为了治理天下,分封了好多诸侯帮他管理,周朝才延续了几百年,分封诸侯可以延续国祚。”而丞相李斯认为:“学习周分封天下,最后周的天下还不是就这样丢了吗?陛下应该遵循秦的祖制,设立原来的郡县制度。这样做才是延续千秋万代的方法啊。至于那些有功之臣和王家子弟,多多给些物质奖励就是了。”第二天,丞相李斯就呈上来统一度量衡和钱币的建议。

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的统治早已经名存实亡,诸侯割据导致各地的交流稀少,而且每个国家的兵器、钱币、度量衡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样的状况严重地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各国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如今国家统一、百废待兴,各地的贸易逐渐频繁起来,但不承认彼此钱币、度量衡的事情屡有发生,所以统一钱币、度量衡对于民生来说是大势所趋。但这样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在朝堂上也出现了反对的声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探究一下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看似利国利民的好事,却遭到反对,究其本质原因当然是触碰到了某些权贵集团的利益。有一些商人游走于各个国家之间,贩卖铁器以及粮食,赚取高额的利益。由于各个国家的钱币和度量衡不统一,这让他们更加得心应手,而且这些商人的背后还有许多权贵集团的支持。此次改革要统一钱币和度量衡,这让各个地方的贸易比之前要容易得多,百姓就不会再买他们手里的商品了,这让这些商人背后的权贵集团感到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这就是在朝堂中统一度量衡和钱币遭到反对声的来源。

但是统一钱币和度量衡是大势所趋,是全天下老百姓的心愿,仅仅一小部分的反对声对于秦始皇的决断起不到任何的影响。于是秦始皇大笔一挥,把这项重任交给了李斯。李斯接到这项任务也明白事关重大,而且这项规定对于日后百姓的生活影响深远。

为了能把这项任务做好,李斯深入民间考察衡量方法,制定出一套因地制宜的度量衡。长度以寸、尺、丈为单位,采用十进制;体积容量以合、升、斗、桶为单位,也采用十进制;重量则以铢、两、斤、钧、石为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这就是对我们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统一度量衡,可见这次统一度量衡的影响之深。但是任何新生的事物总要有一个过渡期,民间对于这种新的度量衡方法还不适应,有些人仍然偷偷采用旧的度量衡方法。于是李斯大笔一挥,又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让大家都必须采用新的度量衡方法。

统一度量衡的事情刚刚完成,但李斯还来不及休息,因为他知道摆在他面前的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统一钱币。秦始皇要求钱币要体现出秦国的威仪来,李斯绞尽脑汁在之前旧秦钱币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新的钱币符合天圆地方的思想,终于结束了战国以来钱币流通的杂乱状态。 9/dPuRfTSp/AdP90gd4ApI1bY2k0lE+CXle+ork4+O3w6xUqIehof+0Ba9UD+c6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