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大秦朝宫殿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如今,每当我们提到中国古代的砖瓦建材的时候,大部分人想到的是“秦砖汉瓦”四个字,“秦砖汉瓦”代表了我国古代砖瓦建材的兴盛时期,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秦朝时期的“砖”是一种很重要的建筑材料,那么秦朝的建筑材料实际究竟如何,大秦的宫殿又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我们通过秦始皇的宫城遗址便可以窥探一二。

秦宫一号遗址如今已经被挖掘开来,通过对其出土的资料进行研究,我们会发现秦朝宫殿运用了很多建筑技术。

①夯土: 从秦宫一号遗址来看,位于咸阳城中东北方向的宫殿夯土非常平整,而且土壤构造和性质很纯,工人采取分层夯筑的方式,将地基打得非常牢靠。此外,作为高台建筑的象征,土台在建造时,下部多使用天然土台,而上部则基本通过人工来夯土,夯土效果又宽又厚,而且连宫殿内房子的地面也是通过夯土完成的。

②木柱: 通过秦宫一号遗址,我们可以明显地找到壁柱、柱础和门框的踪迹。壁柱既有暗柱又有明柱,暗柱多用在墙壁中部,起到承重的作用,而明柱则可分为独立柱和倚墙柱,独立柱用在中心楼中部,其作用与塔心柱类似,一直贯穿到顶部。相对来讲,倚墙柱用得更多一些,在遗址中是按间来设立的。壁柱以正方形的形式出现,这一现象自原始社会以来可以说是第一次出现,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秦宫一号遗址所出土的方柱充分证明了我国自秦朝便已经开始使用方柱了。而有关柱础,基本上都是用石块的天然平面制作的,这一点与商周时期的柱础石没什么区别。有关门框,通过遗址中灰泥的压模残块可以证实,门框应该使用的是长方形的木料,而且大约为14厘米长。

③墙壁: 秦朝宫殿的墙壁总结下来分为夯土墙、土坯墙、苇子墙、切土墙和夹竹墙五种。从遗址中保留下来的几段夯土墙来看,其宽度大约为45厘米,夯层厚度有6~9厘米,非常牢靠稳固;土坯墙采用错缝砌的组砌方法,遗址中的土坯残块长达50厘米左右,高度可达12厘米;苇子墙基本上是用苇束接起来的,通过遗址可以发现其外表所抹草泥为5厘米,而强泥为4厘米,接着还在最外部抹了一层灰面,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其极有可能是双面墙;切土墙在遗址中的巨大方柱中可以发现,这些方柱位于土台边上,外面的是独立柱,里面将夯土台切除,而切削的土壁就是外墙壁,方形木柱被镶嵌到土壁里面,使得柱表面和土壁大道呈现互相平行的状态。这一切土墙壁的壁体是实心的,其实也就是土台的台身,如此一来,宫殿中便难以通风,加上壁面很容易潮湿,人住在里面对身体不好,因此,从现实角度来说,这一墙壁不够实用;夹竹墙在遗址中出现较多,其厚度最少为5厘米左右,基本上使用的是草泥土,且土块中被发现了竹子和竹节的印迹,竹子的直径在1.5~2厘米,其中竹节的痕迹非常清楚。在秦朝,夹竹墙两面都会抹上草泥,外层再抹上细泥,接着还要抹一层白灰面。通过对竹痕的观察,我们发现其中还有竹灰,加上泥块中也出现了竹痕,因此单从这两点便可以断定竹的存在。就目前来看,秦朝是最早使用夹竹墙的朝代,其排列和制作方式与现在的夹竹墙大致没有什么区别,由此可见夹竹墙在我国拥有非常久远的历史。

④面层: 在秦朝宫殿的房屋中,地面的面层有三种做法,包括泥地面、泥屋面以及砖地面。做泥地面可以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叫作地面,第二种方式叫作楼面。采用地面的方式,首先得要进行地基的夯实,然后再在上面依次涂抹上一层粗草泥、细草泥、细泥以及朱红色的面层。采用楼面的方式,则需要在木楼板上涂抹一层厚达12厘米的泥层,接着再铺上方砖。在遗址中我们发现,那些残留下来的泥块中大多都带着木板印迹,并且这些木板均带着毛面,很明显被锯过。由于秦宫一号遗址发现了部分二层楼房,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这些泥地面就取自二层楼。

泥屋面也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将木板铺放在椽子上,然后再在上面盖上一层席子做间隔,这样就不会出现露土的现象,同时还能对木板起到保护的作用。第二种方式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些,直接在椽子上面的荆条上铺上一层席子,接着再铺上一层土即可。从遗址中的泥块中可以发现,席纹的痕迹非常清晰,而这种带有席纹痕迹的土块只能用在屋顶的建造中。不管使用哪种形式,都必须要用到席子,在席子上铺土层,秦朝的这一做法在我国古代建筑历史上也是头一次出现。

砖地面,顾名思义,就是用砖来铺地面,其中所使用到的砖包括花砖、正方形砖、长方形砖以及空心砖等。砖的样式包括太阳纹砖、菱形纹砖、方格纹砖、锯齿纹砖、龙纹砖、空心砖、云纹花砖和素面正方形砖。

只要是通过铺地砖来砌筑,砖下部都要铺上一层沙土,这样才能使得砖块保持水平,与此同时也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不会轻易被踩碎。一些长方形砖在制作的时候便特意添加了锯齿形,这样便可以增加摩擦力,防止砖块打滑。秦朝宫殿的台阶基本上会使用空心砖,下面还会铺一层土。从出土的方砖来看,其不仅用来铺平屋里的地面,还被用来铺平走廊的地面,这种采用方砖来铺地面的方式,也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第一次出现。

⑤瓦件:从秦宫一号遗址中出土的瓦件,包括筒瓦、版瓦、瓦当和脊瓦,总数有六十多件。筒瓦长为14~17厘米,高为10厘米,厚度大约为1.5厘米。而版瓦长为56厘米,宽为39~42厘米,厚度则为1.4厘米。有些版瓦甚至还带有瓦钉和瓦环。

⑥散水与台阶:秦朝在散水的做法上基本与西周时期的做法没有什么不同,这一点在屋檐底下便可以找到印迹,散水是用鹅卵石砌筑而成的。而在遗址中还发现了一段斜坡路面,通过这个斜坡可以抵达二层楼,依据斜坡的宽度以及形状来看,应该是台阶面或底部的土面,斜坡的夯土印迹十分明显。

⑦金属:从遗址中还可以发现铜合页、铜门环等金属器件,其中铜合页只是合页的一种,还有三绞合页及三向合页,三向合页自从出土以后便全都生锈了,但从其大致形象可以看出使用了红丹漆。

通过对秦宫一号遗址的研究,我们发现秦朝时期宫殿建筑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这在我国建筑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ceuKT1Pn3vd7dyqlA0N1DUyelKa6UdNzV3fKT+nPnx+kwHzaQeCgaXn3wRUqJgx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