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新时期的乡村景观被寄予多重厚望,但景观的赋能效果差异较大,如何才能还原乡村本真,在现代的时空语境下,让乡村营建保留乡村记忆和地域认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回归乡土文化,回归在地性转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传统乡村所蕴含的生态智慧梳理总结,并在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输出应用,再通过乡村触媒体系的构建,即可实现乡村弹性、渐进式的保护、更新和发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先人们早已用他们的智慧演绎出乡村与土地关系的最佳方式。在乡土景观中,不仅历史建筑、遗存值得尊重,历史景观同样也值得尊重,它们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乡村记忆与文化的载体。

“源于乡村,回到乡村”,本书梳理了我国典型的乡村景观原型,从创新式历史保存、乡愁景观保存与恢复、公共艺术介入、多功能设施联结情感和乡土植物选用的角度,按街巷、埠头、檐廊、桥、驳岸、公共活动场院、宅院、书院、祠堂、过渡空间和田园景观等类别进行图解分析,试图诠释隐没在乡村的历史叙事,实现基于历史文脉延续的空间再现。

乡村是一个既具个性又有共性的地方,那些满足基本生产、生活需求的规划和建设就具有一定的共性。本书根据各种情形,归纳总结出具有共性、可复制的模块,利于大量分散的自然村落在规划建设中进行快速组合和实施。这种普适性的设计策略和建设模式,可以大大简化乡村的工作程序,发挥设计策略的指导性和灵活性,方便同时开展多个村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著者
2023 年 2 月 w7nCw6gA5WgB2Ol/2u8/YB3rkJG5zciYsVwfkIJxSKV9bUBwWdzNFlx9nhCAxeT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