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廊也称廊棚、廊檐或楼檐,是指沿河民居屋檐向河边延伸的部分。傍河的居民为了遮阳避雨、进行户外活动或开设店铺,将建筑空间自然向河面延伸,各家加宽屋檐,形成自家的室外“灰空间”。一家,两家,渐次连成过街檐廊。
民居檐廊大多为单面空廊,岭南、江南地区常伴多雨时节,而低矮的木构建筑经不起雨水的侵蚀,小青瓦又只能铺盖坡屋顶,故挑出屋顶是遮挡雨水的最好办法。
屋檐外伸,必须加支撑,于是在河旁就立了一排廊柱。木柱支撑在檐口处,下端设石柱础,既承载荷载,也防雨水侵蚀。有的古镇习惯用砖柱替代木柱,如浙江西塘古镇保存下来的一些檐廊,虽然廊架仍用木构,但却用方砖柱包住,甚至主廊屋架也用泥灰封住,这样既保护了木构,也有一定的耐火作用。
廊柱支撑屋内伸出的挑梁或半屋架,再架檐标,做椽条,做法和民居建筑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檐楣的外沿做出可坐、可倚的“美人靠”,充分发挥檐廊的休憩性和交往性。
● 1 作为码头遮蔽设施(浙江嘉兴乌镇)
● 2 连接滨水空间与分隔公共场院(浙江嘉兴乌镇)
● 3 连接滨水空间与民居(浙江湖州荻港古镇)
● 4 外溢商业空间(浙江湖州南浔古镇)
● 5 江南水乡的茶馆大多建在桥头附近
● 6 浙江湖州南浔古镇的百间楼沿古运河两岸建造,檐廊虽然也用木柱,但每楼之间设圆拱过街券门间山墙(或风火墙)向河边延伸,砖拱、白灰抹面、马头墙顶,连绵 400m,气势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