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4 广场建筑群

广场的概念源于欧洲,最早出自古希腊,指市民进行商贸聚会等公共行动的露天场所,周围设有柱廊、神庙等公共建筑。到了古罗马时期,随着国力的强盛和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更加壮阔、华丽的广场群,不仅轴线明确,而且布局也更加多元,其中的代表如图拉真广场。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市民资产阶级的崛起,人们对室外活动空间的需求亟待解决,广场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文艺复兴初期,表现在广场建筑中的人文性其实是对中世纪神学思想的挑战与颠覆。在人文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广场的整体布局充满了世俗的气息,教堂一类的宗教建筑位居其次。在整体上一扫中世纪以来的沉闷和呆滞,开始追求并应用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元素,组建起了全新的城市中心——市政广场,这也打破了中世纪以来教堂广场作为城市中心的地位。这种全新的、充满艺术表现力的广场建筑,与教堂广场共同构建起了文艺复兴广场建筑的框架。

文艺复兴早期的广场建筑布局自由,空间相对封闭,尚未脱离中世纪的窠臼;盛期及晚期时为追求庄严雄伟,布局愈发严整,更多地采取了柱廊的形式,空间也更加宽敞。为反映新时代、新生活和纪念历史事件,一般都在广场中央树立雕塑,赋予其纪念意义。代表作有佛罗伦萨安农齐阿广场、罗马市政广场和圣马可广场等。

安农齐阿广场

图2.42 安农齐阿广场

安农齐阿广场(图2.42)位于佛罗伦萨东北一隅,广场整体呈矩形,宽约60米,长约73米,广场三面均被券廊包围,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早的、最完整的广场,设计者为著名建筑家布鲁内莱斯基。

在安农齐阿广场长轴的一端是建于13世纪的安农齐阿教堂,左侧则是始建于1421年的育婴院,独特的券廊形成了广场的立面。后来,阿尔伯蒂对教堂的立面进行了改造,使其与育婴院立面达成了一致。右侧是1518年左右修建的修道院,立面也与育婴院一致,于是,三面完全一致的券廊组成了广场的立面,将广场与建筑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图2.43)。

图2.43 安农齐阿广场平面图

为了丰富广场布局,广场正中央加了斐迪南大公的骑马像和一对喷泉,广场前有一条宽约10米的街道,斜对着佛罗伦萨大教堂的穹顶,这使得安农齐阿广场与城市坐标建筑成功地联系了起来,进一步提高了其地位。

整体来说,安农齐阿广场尺度宜人,风格较为简朴,有着完整而严格的布局,广场周围也基本都是以公共建筑为主要构成元素。作为最早的广场,安农齐阿广场基本废除了以教堂为主的传统布局,各建筑与广场也加强了联系,其中大量柱廊的环绕,创造出了一种饱含着古典美且统一和谐的广场空间。

罗马市政广场

罗马市政广场(图2.44)又叫卡比多广场,因在卡比多山上而得名,该建筑是由巨匠米开朗基罗在古罗马建筑物的基础上改建、增建而来,也是文艺复兴时期较早表现出对称轴线的广场之一(图2.45)。

古罗马和中世纪时期罗马城的传统市政广场位于罗马城市中心的西北侧,广场平面呈梯形,由元老院、博物馆和档案馆组成。教皇保罗三世为了重现罗马城的光辉,计划新建一个纪念广场作为罗马城新的中心标志,于是罗马市政广场应运而生。

图2.44 罗马市政广场

图2.45 罗马市政广场平面图

图2.46 罗马市政广场

广场正面是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元老院(图2.46、图2.47),为了保护旧城区的古罗马遗迹,米开朗基罗对元老院的立面进行了改造并增建了钟塔。他还将正面改为背面,面向西北,背对着旧城区,将城市的发展方向引向尚未发展的新区,这样的设计在当时是独创的。广场右侧原有一座档案馆,于1450年重建,1564年,又按照米开朗基罗的设计对其立面进行了改造;广场左侧则是1644年至1655年为与档案馆对称而建造的博物馆。不同时期的建筑经过改造后协调统一,于是广场整体就形成了梯形的平面,前段较窄,完全敞开并用广场前的大台阶将人引入。

图2.47 罗马皇帝马库斯·奥瑞利斯骑马铜像

圣马可广场

图2.48 水岸边的圣马可广场

圣马可广场(图2.48)又名威尼斯中心广场,自古以来一直是水城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曾被拿破仑称为“欧洲最漂亮的客厅”。其始建于9世纪,因起初只是圣马可大教堂前的小广场,因此得名为圣马可广场。

圣马可广场所在的圣马可区,是威尼斯城的政治文化中心,而最能展现威尼斯气象的,也正是专为威尼斯总督府和教堂塑造景观的圣马可广场。

图2.49 圣马可广场鸟瞰图

圣马可广场完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实际上是由三个不同空间组成的复合式广场(图2.49)。广场整体平面呈东宽西窄的梯形,长约170米,东边宽约80米,西侧宽约55米,四周是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广场坐落于威尼斯运河旁,东面是始建于829年的圣马可教堂,教堂前一侧还矗立着著名的四角形钟楼;北面是彼得·龙巴都设计的旧市政大厦;南面有一个附属的梯形小广场,与运河相接;小广场东面是总督府,西面是圣马可图书馆。整个广场空间极富变化但又布局合理,在构图上很有层次感,连绵的柱廊将不同时期的建筑统一了起来,而高耸的塔楼又出其不意地打破了这一和谐,庄严的总督府和神圣的教堂共处一隅,这种世俗权力与宗教祭祀的共容也给人一种丰富、兼容并蓄的感受。

图2.50是圣马可广场附属小广场的入口,人们一般从此处进入广场。这里毗邻运河,河畔立有两根石柱,一根柱子上雕刻有威尼斯的守护神圣狄奥多,一根柱子则雕刻了另一个守护神圣马克的雄狮。这里也是威尼斯的官方城门。

广场入口较为狭窄,幽暗的小巷进入附属小广场后,瞬间豁然开朗。这里能看到标志着广场中心的钟楼,钟楼与圣马可大教堂之间的空间较为狭窄,形成了一个过渡空间,也起到了分流人群的作用。

图2.50 圣马可广场入口

图2.51 圣马可钟楼

圣马可钟楼(图2.51)是广场最为突出的标志物,也是威尼斯的地标之一。这座高耸、挺拔的建筑始建于15世纪,高98.6米,共9层。塔楼的下半部分由砖砌成了边长12米、高50米的巨大方柱,上面则安放着拱形的钟楼,内有5座钟。再往上仍是方柱,外饰有神像、狮子等,再往上则是金字塔形的塔尖,在塔尖安放有天使形状的风向标。

图2.52 总督府

总督府(图2.52)立面的席纹图案明显受到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影响,这与当时威尼斯和阿拉伯密切的文化、经济交流有很大的关系。建筑呈上楼下柱的建筑格式,上面的廊架有为人们遮风挡雨的功能,下层的柱廊不仅提供了人行道的功能,也是室内和室外的缓冲空间。

图2.53 建筑底层柱廊

这种上楼下柱廊(图2.53)的建筑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后来才风靡全欧洲乃至世界各地。圣马可广场围合建筑的底层都是这样的格式,绵延四百多米的券廊将整个广场周围的建筑都连接在了一起,其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连续的廊柱形成了统一的立面,极具观赏性。同时也冲破了独户的束缚,增加了人们的互动,营造了凉爽的公共空间。更重要的是,既明确地表示了广场的外在界限,也使内外环境能相互交叉、渗透。

图2.54 圣马可广场

彼得·默里说:“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威尼斯最吸引人之处应当是从圣马可广场(图2.54)向外远眺的景观。”圣马可广场带给人以美的享受,或许原因就在于其无论是比例还是大小,都符合美的规律,而难以找出缺点。和谐的建筑、丰富的层次变化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显得无比自然,令人心旷神怡,广场上千百只象征着和平的鸽子更添几分安详、平静的生活气息。 BGROwkGPb/pgBfWvc18upE8bZtYx2iJGBg/Dz/cD86yVpJWAiv1iC2WCf70Lmze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