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复兴与革新

就在这充满绝望的永夜中,一轮灼灼的太阳从意大利佛罗伦萨冉冉升起,曙光初现在欧洲大陆上。

拨云见日

约在10世纪后,大大小小的城镇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欧洲各个角落。城市的兴起给欧洲注入了新的活力,所谓的“自治城市”如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身份上的平等,也孕育了新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力量。这种在政治上要求独立的主张与古希腊、古罗马所秉持的“自由与公正”一脉相承,也可视为文艺复兴迸发的先声和基础。

此外,意大利各城市还特别注重教育,自12世纪起,初等教育迅速普及,社会追慕高雅博学之士的风气蔚然成风,这也为文艺复兴的发生提供了适宜的社会环境、深厚的物质基础和储备人才。

13世纪中期,亚平宁半岛逐渐成为东西方海运贸易的中转站。14世纪初,西欧5000人以上的城市大多集中在了亚平宁半岛上,其中以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为代表,凭着商业垄断,使意大利成为当时富庶的地区之一。商品经济的繁荣催生了一批以富商大贾、作坊主、银行家为代表的新兴阶级,他们为追求更大利润,提倡冒险、创新、进取并追求享乐,这与中世纪基督教所提倡的禁欲、忍耐以求升入天堂的教义格格不入。他们也开始作为反对宗教的急先锋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宗教神权与人文主义的对立逐渐尖锐,但当时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并不足以正面挑战宗教权威。1453年,恰逢东罗马帝国灭亡,大批拜占庭的精英、学者携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文化书籍、艺术珍品流亡西欧,而经济、文化繁荣的意大利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成为这批亡国人的首选。

一批东罗马学者在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创办了“希腊学院”,宣讲古希腊、古罗马辉煌的历史和艺术成就,这与宗教势力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与新兴资产阶级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一致,因此, 西欧学者们借助“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艺 术”的口号宣扬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运动由此兴起。

古老的亚平宁半岛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声——自由!

图1.5 中世纪欧洲势力分布示意

及至中世纪后期,意大利正处于四分五裂的邦国状态(图1.5),即所谓“自治城市”“城市共和国”,彼此竞争、征伐,在激烈的斗争和生产力发展的催动下,商品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

雄鸡一唱

彼时的意大利尚在发展期,富庶但分裂,种种残酷与恶相充斥在亚平宁半岛,但丁痛心疾首:

呜呼,奴隶的意大利,

痛苦的温床,

你是暴风雨中失去舵手的孤舟,

你不复是各省的主妇,却沉沦为娼妓! (图1.6)

图1.6 《神曲·地狱篇》中的插图

早在12世纪初期,宗教对欧洲思想的控制便开始力 不从心,由于其逻辑不能自洽,因此常常需要引用古希 腊、古罗马的哲学观念和论证方法进行阐述。 在此过程中,一批学者开始探究与神学迥异的古典文学,但丁·阿利吉耶里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但丁一生坎坷,青年因参与革命而横遭迫害,晚年客死他乡。他饱含热情的革命经历和卓越的文学素养,为《神曲》的问世奠定了基础。

正是在这社会剧变的时期,《神曲》应运而生,吹响了文艺复兴的号角!《神曲》草创于1307年前后,全篇分为3部,每部各33篇,加上序诗共100篇。这部文学作品充满隐喻和象征,借野兽、古先贤、教士、君主、恶棍对万恶的社会现状进行映射嘲讽,也在一定程度上系统阐述了基督教对世界的看法。

在深刻描绘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实后,但丁也对教会展开了辛辣的嘲讽,对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开展了异常严厉的批判。这一思想在《神曲·地狱篇》中即有所体现,这种对教会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新兴资产阶级和市民们要求摆脱宗教束缚的内心诉求。

此外,但丁热烈赞颂着现实生活的意义,他在《神曲》中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并借助历史上具有伟大理想和意志的英雄们,召唤世人追求自由、美德与知识。但丁如是说道:

你们生来不是为了走兽一样生活,

而是为着追求美德和知识。

《神曲》通过极其庞大的画卷,向人们展示了意大利中世纪以降的现实生活和各个领域的社会变革。此外,但丁对教会的种种败行劣迹、新兴市民阶级的骄狂放荡、封建王权的暴行都进行了揭露和鞭挞,并隐约透露出了新时代的新思想——人文主义。《神曲》的问世也标志着欧洲长达千年的中世纪的终结。

小科普
但丁·阿利吉耶里智取煎鱼

一次,但丁·阿利吉耶里出席威尼斯执政官举行的宴会。侍者捧给意大利各城邦使节的都是一条条肥大的煎鱼,给但丁的却是很小很小的鱼。

但丁没有表示抗议,也没有吃鱼。他用手把盘子里的小鱼一条条拿起来,凑近自己的耳朵,似乎在聆听着什么,然后再逐一放回盘子里。

执政官见状很是诧异。但丁大声说道:“几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去世,举行的是海葬,不知他的遗体是否已埋入海底,我就挨个问这些小鱼,看它们知不知道情况。”“小鱼说些什么?”执政官问道。但丁说:“它们对我说,它们都还很幼小,不知道过去的事情,让我向同桌的大鱼们打听一下。”

执政官听罢哈哈大笑起来,马上命侍者给但丁端一条最大的煎鱼来。

绳绳相续

意大利作为人文主义的发源地,文学沉淀也极尽深厚。但丁·阿利吉耶里、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乔万尼·薄伽丘这三位并称为“文艺复兴早期三杰”的文学巨擘,共将缪斯(古希腊神话中的文艺女神)的慧命相承,绳绳相续。

14世纪,佛罗伦萨是政治斗争极为激烈的舞台,代表着新兴资产阶级的“白党”和代表贵族利益的“黑党”彼此斗争,矛盾尖锐复杂。1302年,在教皇和法国的支持下,“黑党”大获全胜,老彼特拉克与但丁一起被流放至阿雷佐。

1304年,“文艺复兴第一个人文主义者”——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在阿雷佐降生了。幼年的动荡流浪和但丁的言传身教都对彼特拉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年后的彼特拉克成为一名教士,并投身于文学创作中。漫长的教会生活使他目睹了教会的黑暗、腐朽和贪婪,这也促使其逐渐投身于人文主义的怀抱,开始在诗歌创作领域崭露头角。

出于对教会的批判和年少时但丁对他的影响,彼特拉克开始研究古典文学,并以此为武器批判教会与封建王权。他穷尽一生奔走,遍览古希腊、古罗马文学,并对其加以注释和阐述。彼特拉克将他的思想结晶命名为“人学”,以昭示对宗教神学的不满。他决心要将古代学术和道德复兴,来颠覆这黑暗的封建文明。

彼特拉克在其作品《歌集》中对教会作了刻骨的批判:

以前是伟大的罗马城,

现在是万恶的巴比伦,

这里是数不清的悲伤,野蛮凶狠的庙堂,

这里是那邪教徒的寺院,引入邪途的学堂,

这里是眼泪的发源地,

是黑暗的监狱,是充满欺骗的场所,

在这里,善良被扼杀,

凶恶却在成长,

这儿是人们死前的黑夜和地狱,

难道上帝不将惩治你?

此外,彼特拉克在《歌集》中还对爱情进行了展望,一扫中世纪的隐晦寓意,展现了新时代人性的追求。在历史巨著《名人列传》中对诸先贤的怀思,也暗含了彼特拉克所秉持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这正是其作为人文主义者的又一特征。

彼特拉克性情奔放,与市民阶级的情趣暗合,虽仍保留有极大的局限性,但已开始显露出了人文主义的特征。1349年,彼特拉克与乔万尼·薄伽丘一见如故,共同为人文主义奔走。在他去世后的不久,文艺复兴的火焰开始在欧洲燃起。因此,彼特拉克也被称为文艺复兴的发起者,被称作“人文主义之父”。

但丁结束了一个时代,薄伽丘开创了另一时代。薄伽丘年少时交友广泛,丰富的经历扩展了他的艺术视野。受古典文学影响,加之年少慕艾,薄伽丘的早期创作大多描绘的是男女情爱。这种歌颂爱情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教会禁欲思想的反抗。此时的薄伽丘,身上已经开始展现人文主义者的光辉。

1348年,黑死病的阴霾笼罩了整个欧洲,作为这场大瘟疫的亲历者,薄伽丘深受触动。在此背景下,文艺复兴史上第一部产生巨大影响的人文主义文学巨著——《十日谈》问世了。

《十日谈》讲述了在1348年的佛罗伦萨,10名男女为了逃避瘟疫而来到乡下的别墅避难,为了消遣排解,他们纵情欢乐,在10天内讲了100个故事。这些故事以贩夫走卒、市民为主体,从历史事件、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中汲取素材,并加以人文主义的改造,对贵族僧侣展开了辛辣的嘲讽:“那帮人从上到下个个淫乱好色,既好色又贪图口腹,那里根本没有看到什么圣洁、虔诚、慈善、模范的生活,只有淫乱、贪婪、欺诈、妒忌、傲慢,甚至还有更丑恶的现象。那里不是一个神圣的温床,而是罪恶的策源地。”

在《十日谈》中,薄伽丘极力推崇及时行乐和顺天而行。作为反封反教的有力武器,《十日谈》一改中世纪文学的阴郁、晦涩,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去概括现实,一些“惊世骇俗”的言论在小说集中被隐晦地提及,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洋溢其中,充分展现了新兴阶级的生活态度和理想。空洞、缥缈、虚无的宗教圣殿在压抑千年的人性前轰然坍塌,自由的战歌在废墟上被奏响!

这部规模宏大的短篇小说集笔力如刀,宛如一柄掷向黑暗的利刃,以一种决绝的态度向禁锢森严的教会和封建王权宣战,将意大利从中世纪的暗黑天幕下解放了出来,因此也荣膺“人曲”的美称。

自此,文艺复兴的星星之火在古老的亚平宁半岛上如燎原之势,一发不可收拾了!

雨过天晴

自14世纪发端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后,及至15世纪中叶文艺复兴逐渐波及整个欧洲。

“文艺复兴”一词原本指的是对“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但是,在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下,人文主义者逐渐围绕着“人”这一核心,开展了声势更为浩大、影响更为深远的思想和文化上的革新。

他们赞颂人的伟力和崇高,反对专制统治而主张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提倡科学文化知识,这对当时的文学、美术、音乐、建筑、科技、哲学,乃至神学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打破了中世纪以神学为唯一核心和逻辑的局面,为之后的“启蒙运动”“人民主权”“自然权利”“三权分立”等一系列政治学说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此外,文艺复兴由于其精神内核的偏向性,在抨击封建主义和宗教神权的过程中,还促进了一些地区的宗教和教育上的改革。

中世纪的教育基本由教会把持,而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普遍冲击了教会的教育制度。为了彻底摆脱这一局面, 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在一些开明的封建主的支持下,创办 了新的宫廷学院,这些学校成为人文主义思想传播的新的 肥沃土壤。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文艺复兴在欧洲历史上甚至在人类文明史上都是一个伟大的转折。

作为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

它所起到的作用并不仅仅局限于资产阶级本身。

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

号召人民冲破了中世纪的愚昧,因此,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精神结构初步形成了。 RHOhht6BuTyIEfnmNMnP/8ArfYuzbCFKQaYam3iAhIRl6s5EYTIKEMSJDG/lWdw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