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本质和考量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断递进、社会生活质量和投入产出效益不断提高。为了推进经济发展,人们必须研究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什么?经济发展的内容到底包括哪些?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何关系?这里既涉及发展方式的选择问题,也涉及社会制度和机制问题。这些问题既是经济发展的本原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已经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从而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一、西方发展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研究

发展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力图探究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从落后状态到现代化状态,从而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规律性的科学,是 20世纪 40年代以后在西方国家逐步兴起的经济学。

20世纪 40—50年代的早期西方发展经济学家更为关注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以结构主义为代表,他们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大量的要素投入,而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是比较充裕的生产要素,资本形成率低则是束缚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因此必须加速资本积累;传统农业占据主要经济部门位置,而要吸收剩余劳动力,必须提高工业化水平以及城市化水平,从而摆脱贫困、实现经济发展;市场结构和功能不完善,价格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国家应当对经济适当进行干预。20世纪 60—80年代的第二代西方发展经济学家更为关注市场机制的作用,新古典主义重新兴起。他们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认为市场机制既能在发达国家有效率,也能在发展中国家有效率。他们主张不仅要推进工业经济发展,也要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加强对外贸易。同时,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发现了资本和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以外的生产要素的作用,将技术进步视为外生变量,更为重视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0世纪 80年代以后,尽管新古典主义在发展经济学领域继续发挥重大影响,但发展经济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为发展经济学提供了新视角,制度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克服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在经济增长方面,R.E.卢卡斯所提出的内生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视为内生变量,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进入21世纪后,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的含义有了更为宽泛的解释,在关注发展速度的同时也关注发展质量。他们认为“高质量的增长需要有更宽泛的发展标准。例如,减少贫困、分配公平、环境保护,以及增强人的能力和作为自由的发展”,认为“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也是促进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尽管如此,新一代发展经济学家“并没有摆脱对GDP增长的过度依赖,收入或财富增长始终是他们衡量经济发展的核心指标”

综观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发展理论演变过程,“在西方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方法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财富观(收入、效用、利润等)’‘超历史观’‘自利经济人’‘形而上学’以及就事论事的表象分析等”

二、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发展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发展观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按照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发展的研究,人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发展经济当然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且,人的需要从来不是唯一的物质需要,反而是丰富的、全面的物质和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经济发展的目的既包括获取物质财富,以满足人物质生活需要;也包括获取精神财富,以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要。

(一)经济发展的本质目的是人的发展

在没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时候,人类从事物质生产的目的直接而简单,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生活的需要而生产产品,人和人之间在产品生产中形成分工协作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论述的“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 所以,人的生存和发展决定了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工具的生产,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

当生产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日渐复杂的分工以及资源之间的限制,形成了每个生产者生产的单一性和需要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人们就会自愿平等互利地交换自己的劳动产品。当这种交换从个别转换为普遍的时候,劳动产品转变为可以交换的商品,劳动产品的价值除了使用价值的属性外,又有了交换价值的属性。在这种商品生产的方式下,人们之间的关系由生产协作关系转变为商品经济关系,人们生产的最初目的已经被掩盖,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交换价值而进行生产。按照马克思的考察,商品交换由最初的物物交换逐渐演变为商品与一般货币等价物的交换,商品经济关系也演变为商品货币关系,而这种商品货币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下达到了顶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演变为商品货币关系,经济发展的本原目的也被彻底掩盖和扭曲。

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论和人的实践本质出发,创造性地构建了“人的需要体系”。首先,人的需要是人的生存或生理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原有生命个体的再生产”的需要和生育、繁衍等“种的繁衍”的需要。这种人的生存需要,既是“社会的自然需要”,也是人作为“社会的自然存在物的需要”,是特定的历史阶段“人的需要体系”的构成基础,是人类开展经济活动的最初动因。其次,人的需要是人类谋生或占有的需要。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的生存,人类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开展劳动和生产活动,其中,必须超越人的自身简单再生产的需要,才能实现人类本身的再生产。也就是说,人类的劳动生产活动,除了基本的生存资料的生产,还要不断拓展人的自身能力,包括促进人的发展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生产,诸如教育训练费用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工具型生产资料的生产。这表明,人的需要同时还属于社会的需要。再次,人的需要是实现自我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在人的劳动和生产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高层次需要不断产生和发展,包括发现探究的科学研究需要、友爱尊重的社会交往需要、愉悦身心的创造需要等。这表明,人的需要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由此可见,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体系”是从人的本性(个体本性)和劳动实践本性(社会功能本性)的角度所提出的“需要理论体系”,点明了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三个层次,以及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两种类型。正如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所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 。据此,我们可以清楚地得出结论: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物质生活资料和工具的生产仅仅是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经济发展的多维度衡量

西方经济学追求的经济发展,主要反映为“物本逻辑”,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发展。“财富增长”是其倡导的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虽然西方经济学家也关注公平,但是西方经济学中的“公平”更为重要的是起点公平、规则公平,是服务于提升追求更多物质生产效率的“物本公平”。他们所强调的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仅仅是影响物质财富增长或发展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经济变量及其相互作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商品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人类开展经济活动,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首先,人的生存和发展,既离不开各种商品和劳务的生产,也离不开各种满足精神生活需要的非物质产品的生产。从商品的价值属性看,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的体现,代表了各种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和非物质的产品和劳务,包括衣食住行等物质产品和服务等无形产品的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价值则是无差别的一般劳动的体现,最初表现为交换价值,最终表现为货币形式。价值反映为用货币计量的经济发展总量水平。其次,为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所进行的生产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生产关系代表了一定生产方式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综合,构成了经济发展的基础。最后,人类的生产活动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开展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构成了人类生产活动的基本要素。该层面的意义决定了经济发展也必须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因此,经济发展的衡量应该是多维的,而不是单维的财富增长即GDP。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评价和衡量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要以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为根本原则,“应当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构成经济基础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以及作为经济活动基本要素的自然条件(包括土地、空气、水等)的改善等方面进行,不仅应当考察数量方面的变化,也应当关注质量方面的改善”

(三)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原点所形成的经济规律

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来源于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心理学告诉我们,这种需要一旦同现实的可能性相结合,就成为激发和维持人类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心理动力,成为行为动机。这种行为动机就成为人们从事人类活动的原动力。而这种原动力的驱动会受到各种客观规律的制约,使得人类活动的结果与其所期望的目标不尽吻合。当人们的活动过程与客观规律一致的时候,人类活动的结果就更容易实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是受客观经济规律支配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发展观,人类从事生产活动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是,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满足人的需要的物品是有限的,这就产生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稀缺的矛盾性。解决这种矛盾的办法,就是要遵循经济发展内在的规律性,从而更进一步地实现经济发展。从表象上看,西方经济学家发现并且运用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具体规律,诸如,推动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规律,包括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基本要素的投入能够扩大产出,影响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生产和消费决策的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但是受其自身的认识观、价值观的限制,他们忽视了关于经济发展中更高层面的规律,诸如剩余价值规律、资本积累规律、资本循环和周转的规律、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规律、平均利润率规律、利润率下降规律等,而这些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经济规律,既揭示了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的资本家对财富的贪婪属性,也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内生动力,更不可避免地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局限性,推动资本主义逐渐走向消亡。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表现为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不同,我们坚持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改革,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市场经济运行需要的产权基础,由此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主体结构。其次表现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不同。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又注重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效率更高,由此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模式。再次表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效率与公平的价值追求目标,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得到充分彰显,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最后还表现为经济发展中所坚持的方法论指导不同,我们更加注意分析研究问题,善于找出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两点论”和“重点论”统筹把握社会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更好地推进了经济发展。

在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从构建进入了完善的时期。推进新时代经济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把握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中国经济发展的考量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深刻地把握中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艰难探索到改革开放时期的不断深化,从党的八大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到党的十三大明确“我们在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直至党的十九大确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主要矛盾变化,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题递进,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深化对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并顺应经济规律的要求,适时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与时俱进的品质和自我革命的精神。

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取得重大成就,小康社会已经全面建成,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仍然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要根据中国国情,充分认识和把握新时代的经济发展规律,全面准确完整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考量

人的需要和发展是考量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发展为了人民,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当前,在人民生存性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得到显著改善的同时,更高层次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尚未得到满足。因此,如何用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来满足人民对文化、住房、家政、养老、健康等方面的享受需要,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发展需要,应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高度关注并努力推进的主要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考量,还必须从发挥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参与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进行考量,要把提高就业水平、改善工作条件、完善分配制度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进行考虑和研究。

(二)要坚持“质量和效益”的发展考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衡量发展质量和效益,就是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这才是我们要的发展。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是要的,但抓经济工作、检验经济工作成效,要从过去主要看增长速度有多快转变为主要看质量和效益有多好 。片面地追求GDP,强调的仅仅是发展速度,是经济发展量的扩大,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不能反映“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目的。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不能简单地再以GDP作为单维的经济发展衡量标准,而应该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人类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全面评价经济发展。从生产力的发展角度看,要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型,坚持把科技创新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弥补关键领域技术短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建设一流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强化应急科研攻关能力,提升社会民生福祉品质。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要更加注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尊重商品所有权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价值规律和货币流通规律、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经济规律;更加注重政府职能转变,充分探究政府宏观调控规律;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调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性。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采取完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就业培训等多种方式增强教育培训投入,扩大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水平,增强人的发展能力。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友好相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人类的劳动过程与自然生产过程相统一,推进绿色发展。

(三)坚持“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考量

实体经济是物质、精神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实体经济活动提供了人们生活、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产品和服务,其主要构成是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各种实物产业部门。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概念是“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从具有信用关系的虚拟资本衍生出来,并随着信用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发展的经济活动,其主要构成是金融、证券交易部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是辩证关系。虚拟经济依赖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提供虚拟经济的物质基础。因此,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发展基础之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实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制造业的发展,使我国成为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一,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世界奇迹。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进资源要素、政策措施、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聚集、倾斜,推进形成战略新兴产业与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实体经济结构新格局,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要处理好实体经济发展和金融之间的关系,要以实体经济发展为根本着力点,推动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更加强大、体系更加健全,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四)坚持“法治和道德建设”的发展考量

经济发展的本质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体力、智力及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既需要经济增长所代表的物质财富的增长的支持,也需要法治和道德建设的支持。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建设法治国家,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重在进行权力控制;建设法治政府,是指政府从决策到执行及监督的整个过程都要依法开展,重在依法行政;建设法治社会,是指按照公正的司法程序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社会纠纷,重点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在全社会形成讲社会责任、讲社会贡献、讲守法经营、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并将其纳入制度建设中去,逐步形成有效科学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增进社会和谐公平有序。 V9NepzErAZIR+RiDbxLSU+aoB0urPsqRlaeTCmqbJ3/doCEY14KywXVPCCQ8utQ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