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用故事讲管理、谈感悟

为什么我们在写有些文章时,自我感觉下了很大功夫、费了很多心思、花了很长时间,但读者并不买账?这是因为我们不会讲故事。讲故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件很有学问的事。水平越高的人越爱讲故事,越会讲故事。下面,我们将结合创作管理故事会的体会,告诉你应如何讲故事。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这些年一直保持着做记者时养成的习惯,空闲时间将写作当成业余爱好,笔耕不辍,仅在公开刊物就发表了200多万字,出版了《零压工作:构建职场幸福大厦》和《领导艺术的修炼:培养真正伟大的企业领袖》等书籍。

这些书出版后,我收到了很多读者的花式反馈。读者们普遍反映,让他们印象深刻的就是文章中的一些故事,尤其是一些他们亲身经历过或者让他们感同身受的真实故事。为此,我一度还想解释一下,因为相对于讲故事,我感觉自己在讲道理、介绍抽象概念和阐述理论等方面下的功夫更大、费的心思更多、花的时间更长,有时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反复琢磨,为了搞懂一个概念查阅大量资料,为了弄清一个理论甚至设宴向人请教,为什么大家对这些并不买账,反而记住的是一些道理看似浅显易懂的故事呢?

我反复问自己,也经常和读者交流、与朋友探讨。一位读者直截了当地说:“大家工作都很忙,事情很多,拿到书后就翻了翻里面的故事,其他内容没看,没时间也没有心情看。”一位对文字很有研究、在体制内任要职的朋友说:“越有水平的领导越爱讲故事,越没水平的领导越爱讲道理。确实,讲故事是实力的表现、水平的象征、幽默的符号,是个人获得发展的一种核心竞争力。你写的故事读起来感觉还是不错的,比讲一些大道理有趣得多,往后就多在这方面使劲儿吧!”而一直喜欢《故事会》杂志的儿子听到了我和朋友的对话后说:“爸爸,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简单,没有人不喜欢看故事。”想想我自己小时候也是对《故事会》《故事大王》等杂志爱不释手,却从不曾对语文课本有这样的迷恋。

讲故事为何有如此魅力?因为这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与生理学和信息传输原理也是吻合的。从生理学角度讲,人们爱听故事是因为故事本身是对大脑的一种刺激。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一个好故事可以让大脑活跃起来,使人兴奋、激动,由此产生幻想、认同、反驳等系列反应。好的故事会把我们带入特定的处境、特定的关系和特定的挑战中。作为读者的我们不再是路边看热闹的旁观者,而是参与其中的行动者,还能通过故事去深思、去感悟、去行动。

资深投资专家比尔·费舍尔(Bill Fisher)曾说:“故事远非某种说服人的把戏,它的重要性根植在人类的心灵中,我们都无法逃避。”

从信息传输的角度来看,讲故事之所以比讲道理更能达到沟通的效果,原因是在经典的沟通模型(如图A所示)中,讲故事的信息编码和解码的效果比讲道理的更好。大部分管理者都能讲述大部分听众听得懂的故事,但只有少部分管理者能讲述大部分听众都能理解的道理。

于是,我们决定深挖在职场中看到、听到的趣事,还原和反思过往经历的一幕幕真实场景,将它们掰碎揉烂、抽象升华,站在管理学的角度,通过“加油屯”微信公众号管理故事会栏目进行系统输出,并逐步形成了“三明治”式的风格和特色,即案例故事+理论依据+启智增慧。

图A 沟通模型

案例故事。 这是我们管理故事的核心。为做到有趣、有料,我们借鉴了《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推崇的“YUE管理”理念。

一是新鲜的(young),讲新时代的新鲜事儿,讲自己亲身经历的事,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没有时代意义的不讲。例如,淄博烧烤火爆、春晚最红小品《坑》等热点话题,我们都从管理的视角发出了鲜明的声音。

即便是经典的故事,我们也会讲出点新花样来。2022年4月30日,我们发布了第23个故事——《专心致志的男人最性感:从〈廊桥遗梦〉电影细节说起》。一位电影爱好者私信我说,他特别喜欢看这个电影,也看过很多影评,但还是第一次看到从管理学角度写的影评,内容很新颖,文字也很细腻。

二是有用的(useful),每一个故事都曾带给我灵感和启发,有效地指导了我个人或事业的发展,自己不信和认为无效的不讲,感觉不靠谱的不讲,没有普适性的不讲,没有理论验证过的不讲。2022年6月12日,我们发布了第35个故事——《以心理资本理论破解安迪越狱密码》。一位多年从事心理资本理论研究的教授私信我说,没想到那么复杂的心理资本理论,你们竟然用一部电影就解释清楚了,深入浅出的做法很好,而且读者在看电影、读故事的同时也完成了学习充电。

三是有长期价值的(effective),这些故事不仅当前有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也有用,不仅对自己有用,推而广之也具有普适性,昙花一现的不讲,很快过时的不讲,单纯吸引眼球、博流量的不讲。有些读者反映,现在看我们之前发布的故事仍然有用,一点儿也不感觉过时。2022年12月12日,我们发布了第79个故事——《重温经典电影〈教父〉,品味王道人生》。在文中,我们应用施振荣先生的王道人生理论,从天道、地道和人道三个维度来解读永不过时的老电影《教父》。长江师范学院的朱建峰老师很喜欢这篇文章,将其纳入课堂讨论,要求学生在认真阅读文章的基础上观看影片,并运用需求、领导、沟通等理论进行案例分析。

理论依据。 这是我们的管理故事区别于其他故事的特色所在,我们的故事不仅根植于真实的生活,源自经典的题材,而且有着深厚的理论支撑,更重要的是,它们是经过实践检验且确实行之有效的。恩格斯曾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深以为然,如果将这句话放在我们的管理故事场景中就是,一个故事要想广为传播、行以致远,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支撑。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认为,战略就是做正确的事,管理就是把事做正确。“做正确的事”与“把事做正确”不是调整词序位置的文字游戏,而是一个辩证统一体,两者缺一不可。我们的管理故事会基于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通过理论依据,告诉大家什么是正确的事;然后通过表述启智增慧,与大家探讨如何把事做正确。

启智增慧。 在创作管理故事会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问自己:这个故事真的对我有用吗?真的值得我花时间整理吗?真的需要分享给读者吗?只有在说服自己后,我才开始动笔,写下的每一句话都源于我的真情实感,每一个故事都记录着心灵的成长,每一段体会都是发自内心的深切感悟,每一个工具方法都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和打磨。

为了向大家输出更多的干货,在“启智增慧”部分,我们坚持“形散而神不散”,在看似闲侃漫谈的同时,聚焦、聚焦再聚焦,将落脚点放在分享行之有效的工具方法、落地执行的操作要领以及具体实施的解决方案上,这样可以方便读者想好就干、拿来就用、用之可行、立竿见影。

随着目标定位越来越明确,读者的关注和反馈越来越多,我们的IP形象越来越鲜明,策划团队越来越壮大,采写变得越来越顺手,工作越来越开心。我们的工作逐步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

2022年10月23日,我们发布了第68个故事——《悲催的70后,压力山大的90后:要想生活过得去,关键是和压力做朋友》。自这期开始,我们开始与湖北大学商学院教授王圆圆合作,今后文中的视频统一由王老师提供。从此,管理故事会栏目实现了有图、有文、有视频的升级。

2022年10月30日,我们发布了第70个故事——《同理心说说容易,真正做到其实很难》。我们与喜马拉雅的知名主播陆海洋达成合作,今后视频的配音统一由他提供。从此,管理故事会不仅可以坐着看,还可以躺着听了。

回顾昨天,朋友的支持是我们创作的动力源,真实的职场是我们创作的素材库,五彩的生活是我们创作的最佳佐料,读者的启发是我们创作的源头活水。在创作过程中,因为有爱,我们信心更足,方向更明,干劲更大。

展望明天,我们将继续坚守初心,开放共享,讲好工作和生活中的管理故事,努力打造一个有趣、有料、有温度、有价值的管理故事会平台。

“我有酒,你有故事吗?”为让更多的人受益,影响更多的读者,我们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精选了一部分管理故事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提升,以“幸福领导力”为主题,以幸福大厦模型为基础框架,融合积极心理学、领导力等多学科知识,提出了以“一基五柱”为特征的幸福领导力框架结构。其中,“一基”是指自我性格优势和美德,它们是筑牢幸福领导力大厦的地基,我们将在第2章中介绍;“五柱”分别为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投入(engagement)、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意义(meaning)和成就(accomplishment),我们将分别在第3至第7章详细介绍。

在统稿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在结构上,全书内容浑然一体、环环相扣,各章节独立成篇、各自成文;在行文上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集思想性、理论性、操作性、趣味性于一体,力争让专业学者不觉得浅,让普通读者不觉得深,让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不觉得俗套,让职场小白可以得到启发。我们希望你可以从中汲取有营养的知识,更希望你读完后给我们反馈,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BnbmjRRWZ4Nb0tqsJyR0GKETLl7LIeqMb7To53b43jTeqeeOSCmxhawT2tqZWRy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