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国内外研究状况

1.4.1 国外研究

国外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研究明显少于国内。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影响力不断扩大,国外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多,研究角度涵盖战略规划、经济效益、面临的挑战、未来趋势等诸多方面。

1.4.2 国内研究

随着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与实施方案研究的深入,相关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研究专著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数量增长迅速,涉及领域众多。有些学者从宏观角度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概况、内涵和意义进行了研究:黄茂兴等人 [1] 详细阐述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顶层设计、建设内容、合作机制和重要意义;张开城 [2] 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是我国构建海洋强国的必经之路;刘卫东等人 [3] 梳理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的背景,着重分析了对地区和世界的重要意义;谷源洋 [4] 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长期过程,涉及众多利益攸关方,对我国周边安全、地缘政治都有重要意义;朱翠萍 [5] 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是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之下,与沿海利益相关国家通过港口、贸易、工业等共同发展,寻找共同利益点,实现合作共赢的举措;张勇 [6] 从历史角度,探讨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历史渊源和现代经纬,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在开创全新的国际海洋秩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有些学者从微观角度探讨了沿线国家和地区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态度及举措,以及在参与合作项目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杨程玲 [7] 认为,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东盟国家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我国与东盟国家开展全方位合作的意义和对策;刘文波 [8] 认为,东盟国家由于地理位置等独特优势,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傅梦孜等人 [9] 详细探讨了个别国家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误解与担忧,以及这些误解与担忧阻碍我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诸多复杂情况;宋秀琚 [10] 深入分析了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加强合作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重要意义。

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风险和挑战的研究,谢博等人 [11] 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面临沿线个别国家的干扰和海盗活动等诸多安全威胁和挑战;王盛 [12] 梳理了当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面临的各种安全挑战及应对策略;丘小颖 [13] 认为,南太平洋地区形势变得日益“拥挤而复杂”,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开展和推进带来了隐患和挑战。

在对策建议方面,马文婷 [14] 基于海事航运的研究,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海域的航行安全和航道安全保障,以及如何更好地拓展融资和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葛洪亮 [15] 就我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相关合作,提出了增进政治互信、推动经贸互利和加强安全合作等方面的建议;全毅等人 [16] 提出我国应在外交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港口建设与互联互通、发展海洋产业、创建融资机制、建设贸易平台等领域,创新合作模式与发展理念;张林等人 [17] 着重强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需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合作推进;朱时雨等人 [18] 针对航道安全问题提出了秉持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多方协调与互通等建议;侯利民 [19] 提出了经济融合、文化包容、政治互信等多条加强合作的发展路线。

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持续推进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涉及领域不断拓展,研究内涵不断丰富,研究层次不断提高,新的研究成果与建设实践将与时俱进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1.4.3 问题与困难

目前,许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价值、安全问题和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对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应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面临的自然环境、地区安全和地缘政治形势严峻,风险因素众多,利益纷争多样,亟待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尤其需要开展客观、定量、系统性的研究。

1.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优势互补和交叉融合匮乏

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研究不仅涉及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等诸多自然学科领域和统计运筹、系统优化、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方法,还与社会、文化、经济、法律、外交、民族、宗教等人文学科和地缘政治密切关联。目前,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研究更多地表现为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相对独立的研究体系和技术方法,缺乏应有的交叉融合和优势互补,制约了研究工作的深入和研究成果的拓展。

2.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系统性风险研究不够

在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风险的研究工作中,大多侧重于某一类风险中的某一具体问题,如政治风险中的地缘政治安全问题、经济风险中的信用风险问题等,缺乏系统性的规划,特别是缺乏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效应的综合风险评价体系。目前,跨学科、跨领域、有针对性地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综合风险的研究很少,研究成果操作性不强,缺乏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的有效平衡。

3.量化研究方法和智能技术手段欠缺

在人文学科方面,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风险的研究主要以定性描述为主,现有的量化研究方法多限于简单的专家打分和加权平均。

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风险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一方面,自然环境数据虽然较为丰富,但依然面临重要数据提取困难、精度不足及风险等级划分标准缺失等问题。

●另一方面,地缘人文数据资料同时包含定量数据和定性资料两种类型:定量数据存在量级相差过大、部分国家数据缺失、数据结构不一致等问题;定性资料评价中往往存在专家意见不统一的问题。

上述问题用简单的专家打分和加权平均会降低评估精度,在一定程度上,主观成分较多,在实现定性资料与定量数据转化时,单一的数据不能反映语言评价的不确定性,且加权平均也不能反映计算过程中的非线性与不确定性,直接的加权平均还会丢失专家语义中的重要信息。 b3B87lDP472KNcoxSebUd6pU88C1H5OXOrxDoTL699KyB5YtNmSTHUjc9Nhob7e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